乾隆出了上聯,考生直呼「太難,對不上」,為何最後卻成了狀元?

飛魚說史 發佈 2020-01-09T20:07:53+00:00

影視中的乾隆通過了殿試的考生又被稱為進士,這個名詞背後代表的才是真正的人上人,而進士也有名次之分,前三名分別為探花、榜眼、狀元,由此可見狀元其實就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最高榮譽。

文|飛魚說史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春秋戰國之前,選拔人才看的是血緣,即出身決定了高度,春秋戰國之後到隋朝之前,舉薦制度則成為了選才的重要途徑,直到隋朝時期出現了科舉制,考試則成為了選才的主流方式。

科舉制自隋朝出現,經過了宋、元、明,直到清朝光緒帝的時候被廢除,經歷了近1300多年,當然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據統計在這100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近800名各類狀元,平均下來一年還出現不了一個。

所以能夠當上狀元,也就意味著走上了人生巔峰,進入了封建統治階層的核心,擠破頭也在所不惜,則是一種態度。

其實這樣看來,對於古代的人來說,想要成名很簡單卻又很難。

簡單是因為成名的途徑比較單一,努力學考個狀元就齊活了,難是因為每年的考試那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想要脫穎而出又談何容易,狀元也就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但是乾隆時期卻有一個人走到了最終的殿試環節,卻主動放棄狀元的考題,結果卻成為狀元。

乾隆出的考題是一個上聯:煙鎖池塘柳,這名考生一聽當即回道:太難,對不出來,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乾隆為何會欽定這個放棄考題的考生為狀元呢?

這件事,我們還得從古代的科舉制度說起。

考試第一名就是狀元?

古代的科舉制,是層層選拔制度,也就是自下而上一級一級往上考,類似於現在的打遊戲,想要開啟更高的關卡,前面的關卡通關了才行,科舉考試自下而上分為三輪,鄉試、會試和殿試,當然想要參加鄉試還得先通過院試,這樣才能成為了我們熟知的秀才。

在科舉考試中考了第一名被稱為「元」,鄉試第一稱為解元,會試第一稱為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也就是說狀元可不就是經過一次考試就行,那是要層層選拔,而最終的殿試,說通俗點就是皇帝的面試,作為封建最高的統治者,皇帝的喜好遠遠要比制度重要。

通過了殿試的考生又被稱為進士,這個名詞背後代表的才是真正的人上人,而進士也有名次之分,前三名分別為探花、榜眼、狀元,由此可見狀元其實就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最高榮譽。

被嘲諷為「百無一用」的書生,為了讓自己有用,為中狀元而奮鬥終身的也大有人在,其中的代表就是唐代的尹樞,七十多歲還奮鬥在科舉考試的第一線,最終如願以償,著實精神可嘉。

歷史上可查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朝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朝的劉春霖,據說這個劉春霖中狀元是因為慈禧太后覺得這名字好聽,大筆一揮就他了,不過歷史上狀元幾乎全是男人,只出現了一位女狀元,她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傅善祥。

文藝范十足的乾隆。

乾隆皇帝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文藝范十足的皇帝,他喜愛文學,也熱愛創作,據後世統計,乾隆的作品竟高達數萬篇,我們先不說他創作的作品如何,單單這股精神勁那也讓無數自詡為文學愛好者汗顏。

而在乾隆時期的科舉考試中,最後殿試的把關者當然非乾隆莫屬,乾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長壽皇帝,在位幾十年,舉行了20多場科舉考試,所以乾隆時期出現的狀元也不少。

其中有一年,科舉考試又到了殿試環節,乾隆很興奮,因為他熱愛文學的他,又可以看到「小鮮肉」的才華,順便用自己的積累,考考他們,以彰顯自己的才華。

這次殿試的考題,很簡單,只有一個上聯,乾隆的上聯為:煙鎖池塘柳,上聯一出,進入殿試的考試,其中一個立即回答:太難,太難,對不出,就放棄了,而其餘的考生則苦思冥想,最終也未能對出下聯,而乾隆皇帝大筆一揮,欽定了那個放棄的考生為狀元。

聽到這,不少人會有疑惑,為何放棄考題的考生能當狀元,而苦思冥想的反而不能,這是因為這個對聯難,確實很難,而放棄的那位考試明顯看出了這個對聯,知曉對不出,所以當機立斷選擇了放棄,這讓乾隆認為這個考生的水平高,所以也就成為狀元。

此外還有一說乾隆南下,在江南的科舉考場遇到了兩位才華不相上下的才子,於是就出了這副上聯來考他們,具體出處,暫不深究。

乾隆出的對聯難在哪?

煙鎖池塘柳,單單五個字的上聯,按理來說並不難,不就是找五個字對嗎,你們看,飛魚也能對,比如說:小雞燉蘑菇,可是這樣的下聯完全不叫下聯好嗎,對聯講究的是工整、意境。

乾隆的這個上聯,五個字的偏旁對應了「火金水土木」五行,而意境也相當優美,簡直是用最少的字勾勒出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畫,所以想要在短時間內對上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主動放棄的考生自然是參透了這上聯的難度,主動放棄也成為了當時最識時務的選擇。

這不禁又讓讓飛魚又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對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副對聯當真是絕妙,而這副對聯多出現的背景,也是極為貼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讓人不服都不行。

我們接著繼續說乾隆的這個上聯,這副對聯最早出於陳子升的《中洲草堂遺集》,被認為是歷史上的絕對,不過這並不是說這副對聯沒有下聯,陳子升就為這句上聯作了三個下聯,分別是燈垂錦檻波、烽銷極塞鴻、鍾沉台榭燈。

不過我們如果細細品味,發現這三個下聯不僅讀起來拗口,更沒有煙鎖池塘柳所表現出的那種意境,似乎單單是為了對對子而作的。

不過後世不少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文學功底,也曾挑戰過這一絕對,我們就來說說其中的幾個下聯,桃燃錦江堤、炮鎮海城樓、銀棲靈海坨,顯然這幾個對子還是極為工整的,遠遠要比飛魚的「小雞燉蘑菇」好太多了。

不過說到這上聯是絕對,現在很多人也表示不服,紛紛給出了下聯,飛魚就挑出其中幾個讓人服氣的下聯,第一個「深圳鐵板燒」,第二個「銹堵油煙機」,第三個「板城燒鍋酒」


這幾個對聯,你還別說,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極其工整,當然意境也有,比如說第一個,讓人一聽就流口水,第二個讓人眉頭大皺,第三個則讓人饞的不輕。

結束語:

乾隆​:煙鎖池塘柳,考生:太難,對不出來,結果卻成了狀元,看完飛魚上面的解釋,是不是覺得這位考生能夠被乾隆欽點為狀元是在情理之中呢?

此外,飛魚在上文提到的那些下聯中,您認為哪個最好呢,不少人認為是「深圳鐵板燒」,您還有其它的下聯可對嗎?

參考資料:《清史稿》、《中洲草堂遺集》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