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體檢,有「警」無險---人民醫院體檢中心歡迎您

晨懷化 發佈 2020-01-09T21:27:19+00:00

第三類人已有慢性病的人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因此,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複診和檢查。

常做體檢

有「警」無險

什麼是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就是在身體尚無出現明顯病痛前對全身各重要器官做篩檢以了解身體健康狀況的檢查。

健康檢查的方向:

1.生命徵象:如身高、體重、血壓、呼吸次數、心跳等身體外觀與整體檢查。

2.器官的功能性:如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心電圖、聽力、視力、肺功能等各項在器官功能方面的檢查。

3.器官的結構性:如胸腹X光、胃腸道攝影、超聲波等在器官結構上的檢查。

由以上三大檢查方向來鑑定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是否有潛在的疾病,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疾病加重的機率。

健康檢查的目的:

趁著致病危險因子或疾病潛伏人體,但尚未有症狀顯現出來時,可以先檢查出來加以治療,期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增加醫療效果,減少疾病繼續惡化,以期保持身體的健康。

需要定期體檢的三類人群

健康檢查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三類人群更應定期健康檢查。

第一類人 白領族

資料顯示,白領的脂肪肝、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病率比整個人群患病率高,可能是因為白領人不規律的飲食方式,擾亂了其正常的代謝,為脂肪肝等發病提供了條件。如果每年做一次認真的體檢,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第二類人 40歲以上的亞健康人群

亞健康狀態在中年以後變得明朗化,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肩負事業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萬不要小視亞健康狀態,否則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三分之二將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十分之一死於腫瘤,五分之一將死於肺部疾病和糖尿病以及過勞和意外,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才有希望安享天年。

第三類人 已有慢性病的人

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在醫生的治療下能暫時得到緩解,但絕非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良方,因此,這些病人仍然應定時進行疾病的複診和檢查。糖尿病人至少應每一個月檢查一次血糖,並檢查是否有合併症發生。B肝病人每半年要檢查一次肝臟超聲波,以便及早發現肝臟的病變。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隨時掌握自己的疾病發展,及時調整用藥,達到治療的最好效果。

定期體檢—長壽之道

基因圖譜的研究預測人們壽命將會更長。不過,從目前已有的條件來說,我們怎麼能活得更長壽呢? 答案是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環境,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等,使儘量不發生疾病;另一方面就是定期體檢,有了病後及早發現診斷治療。

要知道有許多病待到有症狀時才就醫診斷治療,往往為時已晚。例如癌症,待到長得很大有症狀才手術切除,往往已有轉移而存活不久。如果在早期發現則手術切除後復發率很低。還有一些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在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靠檢查才能發現。而到晚期有症狀而且有併發症時,治療就很棘手。因此,無論如何,及早發現疾病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如何及早發現疾病呢?主要靠體格檢查。 一般在40歲以後定期體檢。有些病甚至在二、三十歲開始就應定期體檢。 21歲就要定期測血壓。30歲以上定期測血脂。40歲以上定期測血糖。如工作、生活緊張者考慮高血壓,體胖、營養過剩者考慮高血脂,年老體胖者考慮糖尿病等。 婦女在20~39歲應由專科醫生每3年查一次乳房,40歲以上間隔短些,以排除乳腺癌。 中年以上生育過婦女應每3年查一次子宮頸刮片,以排除宮頸癌。 男性50歲以上應每年檢查一次攝護腺,包括肛門指檢及抽血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此外,體檢中應包括胸部X線透視以排除肺癌,以及抽血測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等以排除肝癌等。必要時作超聲波檢查肝、腎及攝護腺等部位。

【來源:辰谿縣人民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