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真的是因大意才失了荊州?並非因大意而是敗於仁慈

小魚仔仔說歷史 發佈 2020-01-01T00:24:56+00:00

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劉備將奪取西川,兼并荊州,然後再去等待天局勢的變化。到那時蜀國將派遣一名上將領導荊州之軍,通過宛,洛二地匯合益州之兵出師秦川。

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劉備將奪取西川,兼并荊州,然後再去等待天局勢的變化。到那時蜀國將派遣一名上將領導荊州之軍,通過宛,洛二地匯合益州之兵出師秦川。

​在諸葛亮的規劃中那時劉備將親自奪取西川,而關羽則鎮守荊州,等待合兵的時機出師秦川,爭奪天下。關羽領命鎮守荊州時,正處於體能和智慧的巔峰時期,承擔起如此重任並不在話下,歷史的軌跡也正是如此。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陽大戰,水淹七軍,斬殺龐德,俘虜于禁。那時的曹軍的降卒,大約有兩三萬人。面對兩三萬投降的曹軍,關羽是有些仁慈的。三國時期天下動盪,各路諸侯爭奪天下的資本有三點:領地,人口{人才},糧食。

​曹操在官渡之戰時,曾擊敗了袁紹。當時袁紹麾下的八萬多人選擇了向曹操投降。而曹操卻將這八萬人盡數坑殺。雖然曹操的手段有些過於殘暴,但他的做法卻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因為八萬多降卒就意味著八萬多張嘴,曹操要想全部接納就需要有大量的糧草。

接納袁紹的八萬降卒,曹操不但要提供大量的糧草,還要分兵去監視他們。這樣不但會牽制曹操相當大的兵力,甚至有可能會影響未來整個戰局。如果曹操將這些降卒釋放,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帶著袁紹的後裔捲土重來呢?所以當時對於曹操而言,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將這八萬人盡數坑殺。

​面對和曹操同樣的選擇,關羽就顯得有些過於仁慈了。他接納了所有的降兵,於是擺在關羽面前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糧草,養活這兩三萬人。《三國志》對於關羽做法的描寫是:羽盡擒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這就是說,關羽擒獲了于禁並接納了數萬人馬,但軍中糧食變得有些匱乏,於是關羽就善作主戰奪取了湘關的米糧以養降卒。

​湘關是東吳屯糧的所在,關羽卻自作主張奪取了湘關,並將裡面的糧食給降卒食用。此時劉備剛剛奪取西川,蜀國和東吳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雙方從盟友關係轉為了隱晦的敵對關係。但好在雙方雖然衝突不斷,但依然沒有撕破臉。孫權先是向關羽提出聯姻。但可惜卻遭到了關羽的譏諷。處於隱忍狀態的孫權,在得知關羽私自奪取了湘關之內的米糧,又怎麼會咽下這口氣呢?

​孫權隨即決定向關羽展開報復。縱是關羽英勇無敵,但也難抵擋魏軍和東吳大軍的聯手。東吳呂蒙白衣渡江,截斷了關羽的後路,奪取了荊州。關羽孤軍難以抵擋,只能匆匆向西而逃。當關羽率軍走到麥城,又遇到了伏兵。可惜關羽一世英名,卻留下了大意失荊州的故事。但人們並不知道的是,關羽並不是因為大意丟失的荊州,而是因為心存慈悲,才導致了兵敗身死的結局。如果他效仿曹操誅殺降卒,也許戰局就會發生重大的改變,蜀國未必沒有機會問鼎天下。但反過來看,如果關羽像曹操一樣,那麼他也不會被後世之人所敬仰。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侵權刪除

撰稿者:月光下的懷草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