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墓:西漢時封舞陽侯,鴻門宴上凜然正氣,其墓地竟分散於四地

繾綣風鈴 發佈 2020-01-01T00:36:31+00:00

樊噲是漢朝的開國將軍,這次整理出遊資料時得知:武漢龍泉山明楚王陵原是漢朝舞陽侯樊噲墓地,被楚昭王遷至一旁,現仍保留有樊噲墓。

樊噲是漢朝的開國將軍,這次整理出遊資料時得知:武漢龍泉山(原名靈泉山)明楚王陵原是漢朝舞陽侯樊噲墓地,被楚昭王遷至一旁,現仍保留有樊噲墓

遊覽過楚昭王陵回到檢票處問工作人員,樊噲墓在哪裡?一位女青年指著東面的樹林說,在這片樹林的東北面。

按照她指點,我們穿過一片稀疏的樹林,便看了立於基座上的一尊銅像。走近看,一位長滿絡腮鬍子的壯漢立於基座之上,只見他身穿鎧甲,左手持盾,右手提劍,滿臉殺氣。看著這付打扮,不禁想起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描繪的「鴻門宴」場景: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幾次看﹚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講祝賀的話),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遮擋)沛公,莊不得擊。

於是,張良於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同歸於盡)!」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身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眼睛圓睜)。

項王按劍而跽(挺直上身兩膝著地)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坐在右擔任警衛的人)樊噲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杯)酒。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豬蹄)!」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大口地吃)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

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楚)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意,而聽細(密探)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司馬遷筆下的樊噲是何等的蠻強勇武,但他粗中有細,講話理直氣壯,直逼得項羽無言以對。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一篇《樊噲墓記》:

樊噲(?—前189年)漢初名將,沛縣(今江蘇西北)人,少以屠狗為業,初隨劉邦起義,以功封成賢君,後隨劉邦入咸陽,勸劉以天下為重,勿貪戀秦宮女子財貨,又在鴻門宴上持盾直斥項羽,劉邦乃得脫走。


漢初又有破臧萘、陳豨、韓王信謀反之功,得封舞陽侯(舞陽在今南陽以東)。噲夫人呂嬃為高皇后呂雉娣,被封為臨光侯。

高后又以江夏黃武之地封噲孫樊建。後朱虛侯劉章誅滅呂黨,殺建父樊伉,建遂造樊噲墓葬於江夏靈泉山。


漢文帝時樊建復封,故地有樊湖(梁湖)、樊山(黃岡西山)、樊口(梁湖出江口),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楨奪樊噲墓地自葬,遷噲墓於此。

樊氏後人明初有洪武巡江道樊時中,進士樊鏞,楚王奪樊噲墓地後樊氏子孫遷往黃岡。


看了這段文字,不禁想起之前遊覽襄陽古隆中時看到的「明襄王朱見淑墓碑」,有介紹說,朱見淑在明弘治二年(1489年)襲封襄王,弘治三年去世。生前他看中古隆中風水好,下令將「諸葛草廬」等建築拆掉,修建自己的陵墓,後襄王陵被李自成起義軍搗毀。

清康熙五十七年(1720年)鄖襄觀察使趙宏恩重修「諸葛草廬」時,在旁邊保留了一塊明襄王朱見淑墓碑,以昭告後世:侵占先賢墓地,決無好下場,參見晚霞客全部博文第14頁《襄陽古隆中》。

樊噲雕像旁邊立有一塊石碑,上刻「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樊噲墓」。朝前面看,一條青石板鋪築的甬道盡頭立有一塊墓碑,碑上刻有一行隸書「漢舞陽侯樊噲之墓」

抬頭遠眺,天馬峰上建有一座亭子。據說該亭原是樊噲孫子樊建襲封舞陽侯之後建的「遠眺亭」,意在東眺沛縣,西望長安,緬懷祖父樊噲一介平民,南征北戰,封侯拜相的顯赫歷史。

在整理這篇博文時發現,樊噲墓另外還有四處:

一是河南舞陽縣馬村鄉郭莊村有樊噲墓,墓碑上書「漢左丞相樊噲之墓」,墓碑背面刻有銘文:「煌煌將軍,威蓋不當,操盾千鈞,拔主項堂,興漢破楚,矯矯忠良,卒為丞相,帝室以康。」相傳銘文為《後漢書》作者班固所撰;

二是陝西省城固縣五郎廟鄉黃家村有樊噲墓,墓碑上刻「漢舞陽侯樊將軍墓」,碑文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畢沅,江蘇蘇州人),參見晚霞客全部博客第4頁《蘇州畢沅紀念館》所題;

三是山東省平原縣有樊噲墓,《山東通志•平原縣》載:「樊噲墓在縣南一里,有明知縣李嘉瑞碑」;

四是西安城南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有一片平川,漢高祖劉邦曾將此平川封給樊噲作食邑,樊川由此得名。北宋宋敏求撰《長安志》載:「樊川本樊噲食邑,故名」。樊川亦有兩處,另一處在江蘇江都縣千年古鎮樊川。

馮夢龍《醒世恆言》第六卷「小水灣天狐詔書」一節寫到王臣到揚州,「不一日,來到一所在,地名樊川,乃漢時樊噲所封食邑也。」

到底那一處是真正的樊噲墓,時隔二千多年,看來已很難辨得清了,不過樊噲為建立漢朝而勇猛作戰的無數故事,以及「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等成語將世代流傳,已成為中華文明史的精彩片段。

樊噲(前242年—前189年),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西漢開國元勛,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

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封舞陽侯,諡武侯。四川宣漢縣有樊噲鎮。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