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社會也同樣需要

果媽育兒之道 發佈 2020-01-01T01:17:06+00:00

父母如果想要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很多家長自以為陪伴了孩子幾年甚至十幾年就很了解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孩子,也許換一個角度去看他們,就可以找到他們的優點。

因材施教這個成語我們每位老師都非常熟悉,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和孔子有關,甚至認為就像"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樣,子也曰過"因材施教"這樣的話。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於是對孩子實施了一番自以為正確的教育方式,覺得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變的優秀。可是他們完全不想一下,這些教育方式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真的有用嗎?家長沒有好的方法,怎麼可能會將孩子真正的潛能激發出來呢?

由於孩子所成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和孩子本身實踐的和遺傳的素質不一樣,孩子不僅擁有年齡的特徵,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也就成為了我們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而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關照到孩子的特徵和所有的差異,並對孩子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分析,對每個學生都採取不同的方法,實施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孩子的特長和優點,都可以得到一個好的發展。

有一些家長面對學校對孩子指出來的缺點,更是毫無反應,甚至還會為孩子說話,包庇孩子的缺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配合度不夠,經常將孩子往學校一丟,不聞不問,根本就不去溝通,學校也無法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

大部分都是運用非打即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家長認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樹立起權威,而且面對孩子還會說"打你其實是為了你好"這一類的話。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成才,卻忘記了先讓自己的子女成人。

有些家長會過分的溺愛孩子,有些家長會過分的壓榨孩子,只抓孩子的學習,在孩子休息時間還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厭惡學習。

父母如果想要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很多家長自以為陪伴了孩子幾年甚至十幾年就很了解孩子。其實並沒有,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既然你給予了孩子的生命,那就要對孩子負責到底,去試著和孩子進行溝通。

因材施教所提倡的觀念一樣,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他之所以在某一些方面表現得笨拙,其實只是他們的天賦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不能契合而已。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孩子,也許換一個角度去看他們,就可以找到他們的優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