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成儒眼裡,娛樂圈全是穿著新衣的皇帝

新周刊 發佈 2020-01-14T02:41:44+00:00

雇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麼寬頻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

《私人定製》中李成儒飾演了一位「雅過敏」的導演。


人人都知道小鮮肉演技差,為什麼市場還是對他們趨之若鶩?



人人都知道老戲骨演技好,為什麼他們常常沒戲演,演了以後又沒排片?


雇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麼寬頻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


樓上邊有花園,樓裡邊有游泳池,樓子裡站一個英國管家,戴假髮,特紳士的那種。


業主一進門,甭管有事沒事,都得跟人家說:may i help you sir?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倍有面子……

1分26秒,328字,一氣呵成,不假思索。這是十九年前,演員李成儒在電影《大腕》里交出的答卷。


這一段落能成為留名影史的經典片段,除了對於房價的預言一語成讖之外,與李成儒的精湛演技也分不開。

李成儒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位精神病人,在他的理解里,精神病人沒有思維,不能停頓,這對表演提出了極大挑戰。他認真準備了三個小時,然後一條過。這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表演,也成就了他演技的高光時刻。

在商海浮沉過十餘年的李成儒,認為相比人心叵測、隨時有翻船危險的生意場,當演員要單純得多。

「做演員,你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別到處胡說八道(就行)。」

沒有微博,沒有微信,只在好友之間發發信息,李成儒一度覺得自己很安全。說這話時,是2015年。

兩年後,浙江衛視一檔名為《演員的誕生》的綜藝橫空出世,拉開了國內演技競演類綜藝的序幕。


李老師對演戲要求有多高?鄭少秋的面子他都不會給。

毒舌評委的誕生

《演員的誕生》不僅貢獻了「螞蟻競走十年了」的年度熱梗,捧紅了尚未油膩的冠軍周一圍,也讓演技類綜藝成為炙手可熱的題材,引得一眾同行紛紛效仿。

於是,市面上的演技類綜藝開始肉眼可見地呈井噴態勢生長。

這一邊,浙江衛視趁熱打鐵推出了第二季《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另一邊,視頻網站三巨頭也不甘人後——愛奇藝上線《演員的品格》,騰訊與優酷也分別推出《演員請就位》和《演技派》應戰。


演技類節目扎堆,綜藝想教演員什麼是戲。

到了2019年,演技類綜藝占據了半壁江山,甚至出現了同一時間有三檔同類綜藝在battle的局面。

可以說,在各大電視台及視頻網站的竭澤而漁下,只用了兩年時間,市面上的演員就顯得不太夠用了。相比之下,隔壁《我是歌手》是用了六年,做了七季,才將過氣歌手庫存用盡。

這年頭,你要沒上一兩個演技綜藝,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演員。

李成儒也上了其中兩檔綜藝,以評委或嘉賓的身份。總之,他不是去演的,他是去點評你哪演得不行的。

之前成為爆款的《演員的誕生》,精華不在哪位演員的表演,而在章子怡訓人。她的可貴之處在於,在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虛假恭維中,刺破了流量小花小生們那美麗而虛假的泡沫。


《演員的誕生》截圖

天下苦流量明星久矣,人們需要這樣一位毒舌評委。

於是,你能見到《演員請就位》剛播第一期,李成儒就不負眾望地貢獻出「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的犀利點評,批評的對象還是能言善辯又充滿爭議的導演郭敬明。

而節目組數次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更是讓李成儒瞬間置身風口浪尖。上了年紀的觀眾們或許還記得,他上一次擁有這樣高的關注度,還是因為二十年前在《重案六組》里扮演了大曾。


許多年後,李成儒再次一懟成名。/《演員請就位》

「不求其好,但求流量」

從1981年在《西遊記》片場擔任場記算起,李成儒進入演藝圈將近四十年,摸爬滾打了這麼久,委實也是老資格了。

《西遊記》截圖

儘管如此,但李成儒並不願意被稱為「老戲骨」。這個從香港傳過來的詞,讓他感覺「就是一老油條」。

在圈內浸淫多年,種種怪現狀李成儒見得多了,但同樣地,看不慣的也多。

「老戲骨怒斥小鮮肉」,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有心人不難發現,其他老戲骨批評流量明星,從來都不指名道姓,只有李成儒,一上來就當面質問:「練過十幾年台詞嗎?」

在《演員請就位》的最後一期里,李成儒再現了《大腕》里的名場面,原片中1分26秒的經典橋段替換成了諷刺娛樂圈怪現狀的台詞,可以說是從頭懟到尾。


被李成儒全程懟的《演員請就位》選手們,確實實力普遍不佳。

早在開播之前,騰訊就曾經放出一波「演員小考」的短視頻物料,當時部分演員擠眉弄眼式的演技就招來了不少嘲諷。



但如果你以為李成儒只捏軟柿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隔壁《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李成儒也沒少懟人。

在這檔節目裡,他給佟大為的表演打了低分,說秦昊演的軍人形象不夠貼合角色,連演技得到一致好評的張國立,也逃不過他在細節上的「挑刺」。

然而,毒舌的李成儒,也並非一懟到底,他很真誠地讚賞了演員文淇,誇她在表演時「打嗝」的細節處理得好。

對角色的理解要帶有生活化的觀察,常問自己「你是這個人物了嗎?」。這也是他的老師,台詞名家董行佶對他的教導。

董行佶對朗誦的要求,表演更應如是。

由此看來,懟天懟地的李成儒只是太認真了,認真到有些較真。

儘管李成儒在《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懟的秦昊、佟大為、張國立遠比《演員請就位》里的董力、郭俊辰在演技方面要成熟得多,但反而是後者為李成儒招來了更多的罵名。

除了有兩檔節目知名度不同的原因,《演員請就位》中眾多年輕演員自帶的流量也不可小覷。

這就是娛樂圈十分常見的現象了。

總有一些明星,你既搞不懂他是怎麼火的,也想不通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忠實粉絲,但他就是火了,火得理直氣壯,賺得盆滿缽滿。

職場中有一種現象叫「薪資倒掛」,指的是入職時間短、資歷淺的新員工收入高於入職時間長、資歷深的老員工。

而「薪資倒掛」最嚴重的地方恰恰就是演藝圈。

如果說職場中的年輕人尚有體力好、技能新、肯加班的優勢,那麼娛樂圈裡小鮮肉勝過老戲骨的,到底是什麼呢?


《演員請就位》里,李成儒質問台上的年輕演員,「練過十年台詞嗎?練過一年、兩年、三年嗎?」

他是練過的,但現在的影視大環境似乎不認這個了。

「敢說真話」,

還是「倚老賣老」?

李成儒並不是第一個因為言論引起爭議的老戲骨,跟他一樣搞不清狀況的,還有王景春。

在憑藉影片《地久天長》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帝之前,幾乎沒有人記得王景春。

儘管他出演過《都是天使惹的禍》《都市男女》《粉紅女郎》等經典電視劇,也早已憑藉《警察日記》獲得過東京電影節的影帝。

然而,當他質疑《復仇者聯盟4》的高排片時,還是因為不恰當的表達成為了眾矢之的。

在王景春的道歉里,他承認自己「酸」了,但酸的是環境。

比一部電影的撲街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已經習慣了「文藝」一定是「小眾」的,藝術片的票房註定比不上合家歡的爆米花電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演藝圈又興起了用老戲骨作為賣點,給年輕演員鑲邊的風氣。

這其中既有不少口碑尚可的作品,如《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更不乏爛味十足的「詐騙片」,如《遠大前程》。

悲哀的是,儘管觀眾們被這種操作捉弄得不勝其煩,但不少老戲骨正是因為在熱門作品中貢獻了出彩的演技,才能在觀眾眼裡逐漸擁有姓名,比如《小歡喜》扮演季區長的王硯輝,再比如《琅琊榜》里扮演梁王的丁勇岱。


《人民的名義》證明觀眾不是只愛鮮肉。


相比之下,流量明星們可能賣個腐,擺個酷,輕輕鬆鬆就能收穫關注度與話題度。

任誰看了都得哀嘆一句「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然而,對這種現象的批評沒有錯,但不止於批評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如今觀眾已經看膩了對小鮮肉的聲討,開始期待更深層次的追問與思索。


這或許也是演員柯藍在《圓桌派》上的一番話被網友熱轉的原因。


誰給小鮮肉的錢?

誰在小鮮肉身上能真正得到利益最大化?

人人都知道小鮮肉演技差,為什麼市場對他們趨之若鶩?

人人都知道老戲骨演技好,為什麼他們常常沒戲演,演了以後又沒排片?

這是屬於一個時代的迷思。

李成儒們的憤怒,如果只簡單理解為「酸」或者「倚老賣老」,那就未免太遺憾了。

[1] 《鏘鏘三人行》,2014-03-24

[2] 《李成儒:幹什麼吆喝什麼》,男人裝,2015-04-03

[3] 《可凡傾聽》,2016-09-17

[4] 《李成儒:儒者懷誠 》,北廣人物,2017年第36期

[5]《王景春懟<復聯4>後道歉"我有點酸"》,時光網Mtime,2019-04-29


✎作者 | 路一鳴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