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能力—英國「決心」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背景(一)

軍事評論 發佈 2020-01-14T03:42:05+00:00

作為一個中等核大國的威懾基石,4艘前衛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構成了當時英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全部。英國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馬不停蹄,僅僅在原子彈爆炸一年之後的1953年11月,第一批"自由落體"式的核航彈"藍色多堪河"交付給駐威特靈的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使用。


裝備16枚"北極星-3"的"決心"級(Resolution Class)彈道飛彈核潛艇

冷戰中皇家海軍擁有的"決心"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是一支決定性力量。作為一個中等核大國的威懾基石,4艘前衛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構成了當時英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全部。然而,在探究英國皇家海軍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技術成色之前,這4艘戰略核潛艇是在怎樣的一種動機和能力背景下被決定建造的?這是首先需要搞明白的一個問題。也是令人感興趣的一段歷史……

前言

1956年英國皇家海軍上將蒙巴頓參觀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

戰後,英國原子彈研製的基礎很好。由於戰時跟美國的核合作,戰爭結束時,"(除美國外)英國比任何其他大國都更接近為核國家"。1952年10月3日,英國第一枚杯239原子彈在澳大利亞的蒙特貝洛島(Monte Bello Islands)附近海域停泊的一艘軍艦上試爆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現了英國人多年的夙願。光有原子彈還不能說具備了核威懾能力,它還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投擲系統。英國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馬不停蹄,僅僅在原子彈爆炸一年之後的1953年11月,第一批"自由落體" (Free Fall)式的核航彈"藍色多堪河"(Blue Danube)交付給駐威特靈的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使用。1954年後期,英國政府決定發展比千噸級原子彈威力更大的聚變核彈。並在1955年3月的國防白皮書中宣布,"製造氫彈。"此後3年多的時間,轟炸司令部指派聯隊指揮官約翰.羅蘭茲(John Rowlands)領導專門小組,對相關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使之對核武器的科學技術、後勤和儲備以及訓練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英國一系列"核練兵"活動的頂峰,1956年10月11日第49轟炸機中隊的"勇士"轟炸機在南澳大利亞馬拉林加的演練中成功投下了一顆"藍色多堪河"實彈。1957年5月15日,皇家空軍一架機身註冊號為XD818 的"勇士"戰略轟炸機又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現在叫基里蒂馬蒂環礁Kiritimati Atoll)投下了英國第一枚氫彈,行動代號"鐵錨"。這標誌著英國獨立核威懾政策的形成,英國從此真正的跨入了核俱樂部的大門。說它是"獨立"核威懾政策形成的標誌,是有依據的。因為這是自蘇伊士危機以後歐洲國家所表現的第一次自行其事,令美國大為光火,同時皇家空軍"3V"系列型號轟炸機表現出來的核打擊能力也令美蘇刮目相看,不可小覷,這表明英國真正"重新"擁有了對國際事務施加獨立政治影響的能力。然而,此後的英國核戰略卻經歷了由空軍為主導向依靠海基戰略核力量的轉變,其表現則是兩代9艘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建造。

對戰略核武器沒有熱情的皇家海軍

"3V"轟炸機中的"火神"(Vulcans)

1956年3月的國防白皮書宣布,英國決定製造氫彈,並以熱核武器武裝的戰略轟炸機為主要核威懾手段。這實際上是將英國核戰略的主導權,交到了英國皇家空軍的手裡,而這種選擇有著非常充份的理由。事實上,阿爾弗雷德.古德伯格(AlfredGoldberg)在《英國核威懾的軍事起源》一文中便直接指出英國核威懾深深植根於皇家空軍的歷史經驗當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皇家空軍的英勇表現,為未來空中威懾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廣島和長崎的轟炸增強了皇家空軍對戰略轟炸效力的信心,它的需要是英國核威懾的軍事起源。更何況,在遠程彈道飛彈技術成熟以前,空軍的作戰飛機一直是原子彈唯一的實戰投擲系統。英國人當時認為,空中兵器具有高速突防能力,既是運載核武器的工具,又是支援地面和海上作戰的手段,因此空軍在其軍事戰略、特別是核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1956年英國防務報告明確指出:"主要的戰爭威懾手段是空中原子力量。"顯然,英國國防部把組建空基核打擊力量作為優先考慮的重點進行支持。這是原子彈發展初期其運載工具發展的必然。當時,其他國家也在重點發展空基戰略核力量作戰平台----重型轟炸機。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裝備大量新型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改進型B-50轟炸機,,以及研製體積更大、航程更遠的B-36 轟炸機;蘇聯則根據美國的B-29仿製了圖-4轟炸機;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時,美國的戰略空軍由 B-36、B-47以及B-52戰略轟炸機的早期版本構成;差不多同一時期,蘇聯也研製出圖-95 "熊"式(釆用禍輪螺槳發動機)和米亞-4"野牛"等對等機型。各國重點研製重型轟炸機的世界潮流和趨勢,再加上皇家空軍在戰略轟炸中傳統強勢地位,英國投擲核武器的戰略性任務首先落在皇家空軍的頭上當屬自然。

"3V"轟炸機中的"勝利者"(Victors)

戰後初期英國發展空基戰略核力量是順勢而為的事情。在1952年10月首次核試驗後,經過改進,1953年11月7日,英國皇家戰略空軍司令部接收了第一枚用於實戰部署的原子彈,該彈重量為4540公斤,被命名為"藍色多瑙河"(Blue Danube)。英國同時展開了戰略轟炸機載具的研製,著名的"3V"系列轟炸機的研製在1952年和1953年被給予"超級優先權"。在50年代中後期它們陸續加入皇家空軍的戰鬥序列:"勇敢者"(Valiants)、"勝利者"(Victors)和"火神"(Vulcans)等三種"V"型轟炸機(V-bomber)以投擲核彈。1954年,駐紮在英國的最後一架B-29返回美國。1955年英國成立了第一支"勇敢者"轟炸機中隊。這三種V型轟炸機重型轟炸機都是亞音速轟炸機,能以高空高速滲透至敵人的領空,其中又以"火神"最為優秀。1956年11月,皇家空軍配備了核彈藥和投彈裝置。由此,皇家空軍具備了實際的核打擊能力。1958年底,皇家空軍V型轟炸機有12個中隊,82架飛機,其中"勇敢者" 7個中隊54架,"勝利者" 2個中隊10架,"火神" 3個中隊18架。大大提高了皇家空軍的核打擊能力。英國針對前蘇聯境內核打擊的目標包括了 98座城市,這些城市全部在距離英國本土 3400公里的範圍以外,覆蓋人口總數達數千萬。英國初步建立了對前蘇聯的核威懾。到60年代初,英國共有約180架"3V"轟炸機。1961年,皇家空軍"3V"轟炸機已經能投擲氫彈。隨著空中核打擊力量的初步形成,英國根據戰略的需要擬定了若干針對前蘇聯境內目標的空中核打擊計劃。1962年,英國空軍開始實施快速反應警戒(Quick Reaction Alert, QRA)計劃,從發布命令到飛機起飛15分鐘全部完成,進一步提高了戰略轟炸機的戰備狀態。

"3V"轟炸機中的"勇敢者"(Valiants)

不過,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不同於皇家空軍,英國皇家海軍對核武器一直缺乏熱情;也不同於美國海軍,因為美國海軍幾乎同美國空軍一樣快的接受了、甚至爭奪原子彈。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曾作為帝國榮耀的皇家海軍仍然設想的是海上傳統戰爭,計劃的是打"非核"戰爭,仍不相信原子彈對海洋的嚴重威脅。傳統的皇家海軍軍官,對原子彈的唯一擔心,只是害怕蘇聯裝核彈的"特洛伊"木馬船隻襲擊英國港口,英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之所以在舊軍艦上進行核試,主要原因就是海軍想檢驗核爆炸對港口的影響。戰後的10年的時間裡,皇家海軍主要集中於反潛力量的建設,不但對核武器"缺乏熱情",甚至認為軍費緊縮的大背景下,接收大量核彈藥,將導致艦隊規模的進一步縮減,因此對在英國核戰略中扮演主要角色持排斥態度,"本能"地逃避可能的"核職能"。英國政府也不認可海軍在核戰爭中的地位。1951年的國防白皮書認為皇家海軍的主要作用仍是保護海上通道免受蘇聯海、空攻擊。1952年的國防白皮書也確認未來世界大戰將是核戰爭,"核後戰爭"雖有可能,但英國政府無力對此段戰事提供積極準備。該白皮書除了批示海軍應多注重其"質"而非"量"的提升外,也進一歩否定了海軍在核戰爭中的地位;1954年邱吉爾首相所特別成立的"斯溫頓委員會"(Swinton Committee)更是在客觀上將皇家海軍的核地位打到了谷底。該委員會在其報告內否定了海軍在核戰爭中的角色與任務。直到1959年,英國皇家海軍才跟核武器接上緣。這一年,皇家海軍得到了首枚戰術核武器------"紅鬍鬚"(RedBeard),裝備在當時皇家海軍航母的艦載機上。然而如果說1959年,英國海軍得到了首枚核武器"紅鬍鬚",可以算作英國海基核力量發展的開始,但由於此時還是利用航母的艦載飛機進行投擲,英國海軍對此並不是特別在意。也不認為幾件戰術性核彈藥的裝備,就會改變皇家海軍的組織形式和發展軌跡,只能算是英國核政策中一種可有可無的補充手段。英國政府也持類似的觀點,因為過度的對海軍進行核武裝,讓其承擔更多地"核職能"是不划算的。

1950-1960年代的英國皇家海軍認為,軍費緊縮的大背景下,接收大量核彈藥,將導致艦隊規模的進一步縮減

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