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監控醫療器械清單,若開啟帶量採購,30%企業將在5年內淘汰

健識局 發佈 2020-01-14T03:53:54+00:00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清單》基礎上,根據各地實際,適當增加品種,形成省級清單,並指導轄區內醫療機構制定醫療機構清單。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醫療器械行業即將迎來行業大整頓。

1月14日,國家衛健委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心臟支架、耳內假體、髖關節假體、球囊擴張導管等18種臨床常用產品被納入。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清單》基礎上,根據各地實際,適當增加品種,形成省級清單,並指導轄區內醫療機構制定醫療機構清單。

同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要求,加強醫用耗材管理,並按照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工作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此次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公布,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繼藥品之後,高值耗材將啟動公立醫院的整頓風暴,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將進入帶量採購的環節。

行業整頓加速

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即將開始

繼藥品之後,醫療器械行業的整頓正在加速。

2019年7月,國務院公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確,加強高值醫用耗材規範化管理,將單價和資源消耗占比相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作為重點治理對象。

此次國家衛健委公布第一批重點治理清單,覆蓋了大部分臨床常用的監控品種,一旦出現用量大且金額異常的情況,這類耗材供應商要時刻警惕了,停用熔斷將成為常態。

事實上,隨著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價格虛高的問題凸顯。有業內人士指出,高值耗材在流通環節的費用占比約為30%,充分說明器械行業還存在相當大的利潤空間。

不可否認的是,高值耗材的使用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就連在公立醫院內部也只是相關科室的負責人最有「話事權」,因此監管部門很難插手耗材的使用管理環節。

圖/ 視覺中國

2019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加強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確提出自2020年起,全國二級醫院要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

同時,在2020年6月底前,各省出台具體實施方案,2020年12月底前完成第一次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2021年起每年6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

隨著醫保局的介入,對耗材的治理也將成為今後醫改的重點,各省市也都在加緊落地新的耗材監管制度。或許,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更大規模的耗材大整治或許即將來臨。

斬斷灰色利益鏈條

30%企業將在5年內淘汰

就在藥品開展4+7全國擴圍之際,耗材帶量採購也提上日程。

此前,京津冀三地醫療保障局2019年11月在津簽訂《京津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合作框架協議》,要求各醫院結合臨床需求和歷史採購情況,申報下一年度計劃採購需求。而具體的計劃採購量,原則上不低於年度總用量的60%。

2019年12月,蘇州市、鹽城市、宿遷市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聯盟帶量採購,對腔鏡下單發不可吸收夾、人工合成骨(骨塊、顆粒)、帶線錨定三種高值耗材,近100個品規現場談判降價。談判結果顯示,最高降幅高達63%。

同月,安徽省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省屬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試點)實施方案》,對骨科植入(脊柱)類、眼科(人工晶體)類產品開展集中帶量採購,採購量分別為2018年度兩類耗材採購量的70%和90%。

安徽省醫保局局長金維加表示,隨著安徽省帶量談判議價工作完成,骨科脊柱類總體平均降價53.4%,單個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體類總體平均降價20.5%。

圖/ 視覺中國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後醫療器械的帶量採購必然是大趨勢,但大幅度的降價可能會給生產企業造成暫時的生存壓力。「高值耗材產品一旦進入帶量採購模式,必將會優化渠道,才能立足於未來的市場。」

事實上,在國家層面實施帶量採購的真正目的,「降價」絕非首要,就是通過新成立的醫保局集「招采、支付、監管」大權一身,斬斷中間環節灰色利益鏈,降低了中間環節的成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政策衝擊下,醫藥器械行業將發生巨大改變,預計有30%企業需要轉型,這個行業在未來3-5年對企業的淘汰會加速。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