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永遠不會對孩子做這3種事

心理相先生 發佈 2020-01-14T04:07:13+00:00

那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說,真正愛孩子,健康地愛孩子的父母,就不會對孩子做這3種事:1、不用「我是為你好」綁架孩子在心理諮詢室里,經常會有來訪者向我傾訴,父母總是對他們說「我是為你好」,你要聽我的話。


從事心理學工作越久,越發現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因為一個人最初的心理反應習慣就是在和父母的關係里形成的,而形成的方式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言行舉止,就是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做的事。那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說,真正愛孩子,健康地愛孩子的父母,就不會對孩子做這3種事:

1、不用「我是為你好」綁架孩子

在心理諮詢室里,經常會有來訪者向我傾訴,父母總是對他們說「我是為你好」,你要聽我的話。可是父母很少在乎他們過得開不開心。

我有一個來訪者,他叫李強(化名),他今年28歲,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學習的是化學專業,現在在一家科研院所做助理。但他喜歡文學、畫畫,不喜歡自己喜歡的專業。

他說他從小就很聽話,高中的時候喜歡文科,可是爸爸說理科容易找工作,他猶豫了,結果媽媽說我們都是為你好,他就聽了爸爸媽媽的話了。其實這句「我是為你好」就是媽媽的口頭禪,媽媽經常給他說這樣的話。

小時候他喜歡吃梨,可是媽媽買水果的時候,總是買很多的蘋果,說一天吃一個蘋果,不生病。他如果說他不喜歡吃蘋果,媽媽又會說是為了他好。

現在他參加工作了,可是他總是悶悶不樂,對現在的工作不感興趣,並且他已經發了很多文章,創作了很多文學方面的好內容。他想過辭掉研究所的工作,進入一家雜誌社工作,可是父母堅決反對,並對他說,如果他膽敢辭職就和他斷絕關係。

2、不用付出感來綁架孩子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論述過這樣一個觀點: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如果自己的心理層面是非常匱乏的,就不能給予孩子真正的愛,否則就會產生付出感。

所謂付出感就是犧牲感,而這個感覺是會讓接受付出的一方產生內疚的。我的一個朋友他老家是農村的,通過努力奮鬥在城裡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和家庭。他經常給我說他的爸爸媽媽給他付出了一生,他很感恩。

但是現實情況是他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甚至過年的時候也不回家,只是給他們打錢。我們倆仔細分析了他的經歷和目前的心理狀態。他的爸爸媽媽,特別是他的媽媽經常會對他說,我和你爸為了你付出了一切,你一定不要讓我們失望。

我這個朋友的爸爸媽媽給孩子的付出確實多,他的爸爸為了他上好的學校,辭掉了外地的,在那個年代的鐵飯碗工作,他的媽媽在有了他之後做了全職主婦,全心全意照顧他。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其實一直以來很內疚,這份內疚化作壓力讓他總是抑鬱、焦慮和失眠,即他的爸爸媽媽給他的愛很沉重。

他平日裡不會笑,不會去主動性的玩樂,因為他的爸爸媽媽為了他過得很清貧,他們從不曾為了自己的慾望花費金錢、時間,一切都為了他付出,所以他很內疚。

這份內疚使得他不敢為了自己開心,因為一旦他那樣做,他就會覺得他對不起爸爸媽媽。當時此同時,他在上學、工作的時候都下意識的選擇了遠離父母,如果從潛意識的角度來分析,這可以說是他下意識地選擇遠離內疚的體現。

3、不用道德優越感來綁架孩子

生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個答案會五花八門,但是從事了心理學這麼久我有一個感受,生孩子如果是為了讓孩子聽話,按照自己的方式報答自己,那一定是有問題的。

很多的父母喜歡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犧牲了這麼多,你如果不聽話,你就不是個好孩子,甚至還會說你不道德,不孝順。

那孩子為了避免這樣的評判,就會壓抑自己,順從父母,於是孩子的自我就會一直被束縛著,或者換一個更貼切的詞來說,孩子的自我一直被父母傳遞過來的道德優越感綁架著。

我們經常說孩子是愛的結晶,我想這是生孩子,做父母最好的解釋了。所以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在孩子還在年幼的時候,請給予他們真實的愛,這愛是包含著愛與自由的,這愛是不道德綁架,不情感勒索的。

唯有這樣,他才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大的空間,唯有這樣他才會活出自己的生命力,過得開心快樂,孩子過得好,不就是父母最希望的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