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看看大宋朝的百姓如何過年

大董酷評 發佈 2020-01-14T04:08:28+00:00

其實和如今比,不論是普通百姓也好,還是下層的皇帝大臣,最基本的還是注重驅疫逐鬼,這還是和現代的醫療條件有關,所以不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希望能有一個好身體,都希望家裡和和睦睦,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

過年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節日,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可是很多人感覺現在的年越來越少了年味,還是小時候的年更加的熱鬧,更像是過年,由此可見,越早時候,年越像年,那麼,在古代,年是不是更像年了啊?那麼我們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過年的!


古人怎麼稱呼過年?

我們現在人大都把過年叫做過春節。很多人認為春節就是古人對於慶賀新年的叫法。實則不然,在民國以前,古人很少用「春節」,大部分都是用「元日」一說。「元」代表著吉祥,如意,而「元日」被古人用來指代一年的開始,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大年初一」。

從夏朝到漢朝,每個朝代對於一年的算法都有所不同,元日的到底是那一天也並不一致。商朝將臘月1日定為元月,而秦朝則將10月1日定位元月。到漢武帝時期,曆法被大改,此時,《太陽曆》也出現了。後人在《太陽曆》的基礎上逐漸制定出來我們今天看到的陰曆。元日才正式被統一下來。

而春節這一概念其實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民國時期,公曆被引進,而農曆成為了進行農事的標準。1941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故,春節這一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古人過年的一般習俗

1、祭祖

祭祀先祖,是中華民族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春節時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因各地習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後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開家門前祭拜。在北方地區,大年三十的時候要「請家堂」,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到初二早上,送走家堂,然後上墳祭祖的,俗稱墓祭。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應該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祭祀是很隆重的,大家還記得魯迅的《祥林嫂》嗎,祭祖的時候祥林嫂都不能動手參與的。

祭祖的同時,有時也祭祀天神、土地神。我就見過自家老人在過年的時候祭拜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小年的時候,是灶王爺上天述職的時間,是日起,家家戶戶要做黃面糕,堵住灶王爺的嘴,還要大掃除。

2、放爆竹

唐代詩云:「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在火藥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藥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藥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藥線串在一起的鞭炮。還有二踢腳,明代有詩:「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

3、吃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源於中原宛城,產生於一千八百多年前,據說是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

4、貼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是用來辟邪的,到現在人們還認為桃木辟邪。據《宋史·蜀世家》,後蜀主孟昶令人在桃木板上寫了一副聯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之一。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

大宋朝的人民如何過年

《東京夢華錄》記載了很多北宋時期的過年習俗,一同來看看:

現代大年是農曆24,到了這一天首都人早晨會請道士,僧人誦經,而且還要備下酒菜果子送神,要幫灶君燒一匹紙馬,在灶君的嘴上塗上糖,希望灶君上天匯報任務時,能爲百姓多說壞話。

早晨睡覺的時分,要在床下點燈,古人稱之爲照虛耗,是爲了祛除鬼怪的,聽說有一種鬼叫虛耗,躲在床下會讓人錢財損失,放個燈是爲了嚇跑他。古人都是蠟燭,覺得還是挺風險的。

過了農曆二十四,家家戶戶就進入過年的形態了,街上很多賣門神,鍾馗,桃板(辟邪的),桃符,當然很有很多賣吃的。

普通窮苦的百姓,到了這個時分,普通是三五成群,打扮成婦人,鬼神沿街乞討,這樣的行爲還有個稱謂叫打夜胡,這樣做可以幫人家驅疫逐鬼,普通人家都給錢財,圖個吉利

到了元旦這一天也是十分繁華的,這一天皇宮裡要舉行大儺典禮(驅疫逐鬼),普通百姓人家元旦這一天是不睡覺的,一家人圍著爐灶聊天說話,不斷到天亮,雖然不曉得守歲是什麼時分呈現的,但是最少北宋時期就存在了,這個在《東京夢華錄》中有記載。

最繁華的大年終一

大年終逐個直都是熱繁華鬧的,繁華就少不了鞭炮,鞭炮還有個名字叫爆竹,其實這個是有緣由的,火藥爆竹沒呈現之前,都是燒竹子的,由於竹子燒的時分會響,這個響聲的目的就是爲了嚇跑叫年的怪獸,後來用火藥開端做爆竹之後,才開端改名爲鞭炮的。但是爆竹的名字不斷還存在。

對百姓來說,這一天還有個特例,開封城允許賭博三天,事先叫開方關撲。看來過年還有有特別之處的。但是有一點比擬奇異,女人都是早晨才出來看賭博遊戲,包括歌舞場所的上演。不曉得是不是白晝不讓出來,這點《東京夢華錄》中沒說。

百姓可以縱容文娛,但是皇帝大臣們不行,他們這天是不放假的,不只不放假還有個大活動,天子要承受各國使臣的朝見。遼,西夏,高麗,大理以及其他周邊國度都要前來朝賀,進貢。當然了,也不會讓他們空手回去,普通還要送些禮物給他們。

其實和如今比,不論是普通百姓也好,還是下層的皇帝大臣,最基本的還是注重驅疫逐鬼,這還是和現代的醫療條件有關,所以不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希望能有一個好身體,都希望家裡和和睦睦,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由此可見,美好的願望古今相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