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交幾萬買的保險,結果保險公司不賠,保險騙人是石錘?

精算貓探險計 發佈 2020-01-14T04:31:58+00:00

近幾年,隨著各種大病眾籌出現的越來越多,大家對於健康也越來越重視,現在不少家庭就通過保險來抵禦風險。

人們常常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誰會先來」!近幾年,隨著各種大病眾籌出現的越來越多,大家對於健康也越來越重視,現在不少家庭就通過保險來抵禦風險。

有保障意識的家庭,會給每個家庭成員買保障,每年交的費用幾萬甚至數十萬。

但隨著拒保和拒賠案例的不斷提升,似乎買保險也不再是靠譜,總感覺保險公司就是在騙人。

難道我們買的保險真不靠譜?我們買完保險,保險公司真的想方設法不給理賠嗎?

但我看過絕大多數家庭買的保險,並不是保險公司不理陪,而是買的產品不對。

不僅達不到降低風險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家庭負擔。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怎麼做才能買到合適的產品?才能達到轉移風險的作用呢?

喵姐覺得,大家在買保險前這幾個問題必須弄清楚:

一、明確買保險的目的!

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經常會問:「有沒有一款保障既全面,又能返本,保費還不高的保險」

但我想問大家,大家買保險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看似很白痴,實際上很多人都沒搞明白。

你們可能知道保險有用,但是具體有什麼用,也說不上來。

保險是一種金融工具,是用來抵抗家庭經濟風險的。

如果不清楚自己買保險的目的,反而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你們是:

擔心得了大病,拿不出來高昂的治療費用?


或者怕自己發生意外,家庭沒了後續收入來源?


還是怕自己得病或身故,車貸房貸沒法還,孩子學費沒錢交,老人無法贍養呢?

看似簡單的問題,體現了每個人、每個家庭買保險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了解清楚購買保險的目的,否則很容易白買。

二、明確保費及保額

確定了買保險的目的,就要確定我們想花多少錢,得到多少保障。

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不就是花錢嗎。

但我們要既要考慮財務壓力,還得考慮家庭風險。

那麼到底要拿多少錢買保險,才是合適的呢?

常規的方法是:雙十原則

即每年交的保費,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 10% 左右,對應的保額做到年收入的 10 倍。

確定了保費,我們買多少額度適合呢?

其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通常:

重疾險:要包含疾病治療費用、五年收入損失、長期康復費用等各項費用。錢在自己手裡,想怎麼治病,自己說了算;

定期壽險:至少要覆蓋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等費用,就算人不在了,通過理賠金,還能保障家庭正常生活;

所以,買保險前先看看家庭可支配收入。否則,買再大而全的保險也起不到作用。

三、保障期限選擇多長時間好?

另外,選擇合適的保障期限也很重要,喵姐一般建議長期保險選擇繳費時間長一點。

可能有同學會問:為啥喵姐推薦繳費期長的呢?不僅交的錢多,而且五六十歲了還要交保費。

主要有三點好處:

1、保險繳費和房貸有些類似,繳費時間越短,總的費用越少;期限越長,總費用就越多。但我們購買保險就是想轉移自己的風險,花最少的錢獲得最高的保額。所以在收入穩定的前提下,應選擇較長時間的繳費方式。


2、我們每年的人民幣都在以一定的速度貶值,幾十年前的萬元戶那是可以登報紙的,但是現在的萬元戶根本不值得一提。


3、有不少產品在保險責任設計中,還有「豁免條款」。當投保人輕症、全殘、身故時,可以免繳餘下的各期保費。

至於意外險和醫療險通常是一年期的,就不用糾結了。

如果選擇理財型保險:選擇短期繳費,收益最大。

雖然,保障期限看似不重要,但會在關鍵時候為我們省去不必要的花費。

四、家庭成員購買順序很重要

很多人都是因為孩子出生,才考慮購買保險的。

而且出於對孩子的愛護,會花不少錢給孩子購買保險。

可這樣就真的對嗎?

這顯然是錯誤的。大家一定要記住,買保險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後小孩。

理性來講,孩子對於家庭來講算是一種「負債」,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都沒辦法給家庭貢獻收入。

所以首先要保證家庭經濟支柱(家裡掙錢最多的人)的意外、重大疾病和壽險已經獲得了充分的保障。

防止風險來臨後,父母一方由於意外或罹患癌症沒辦法繼續工作,孩子可以通過保險理賠得到的至少幾十萬的理賠款而生存下去,並且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對於家庭來講,大人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唯一前提。

所以,不要在大人的保險沒有足夠配置的時候,就為孩子花費重金,否則都是白費。

總結

其實買保險不能光考慮自身,應該從整個家庭來考慮。

而且每個家庭的家庭情況和經濟情況不同,不能具體到所有家庭的配置方案。

所以喵姐還是建議,找專業的保險規劃師做保障規劃,省時省力,還能省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