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元朝是商人的天堂?淺談元朝經濟繁榮的根本原因

冷賦憶史 發佈 2020-01-14T04:43:10+00:00

元朝,一個飽受非議的王朝,因其由草原遊牧民族建立,後人對它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人分四等」「主荒臣專」的程度。

元朝,一個飽受非議的王朝,因其由草原遊牧民族建立,後人對它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人分四等」 「主荒臣專」的程度。但這些說法多處於明代,而後世王朝又以靠貶低前朝來證明自身的正統性,因而明代的評價多少有些片面性。那麼真實的元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元朝是一個被人們極大忽略的朝代,其並非如人們口中描繪的那樣不堪。相較於明代,元代的經濟就十分的繁榮,可以稱之為是商人的天堂,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淺談元朝經濟繁榮的根本原因。

眾所周知,古代王朝多以農業經濟為主,農業稅是國家主要的經濟來源。因此能否保障農業的稅收,便成為歷朝歷代興衰的標誌之一。而元代與其他中原王朝的最大不同之處便是對於農業稅的重視程度。


元代發源於蒙古大草原,其前身為大蒙古國,雖然在入主中原之後吸收了不少儒家的治國理念,然而,其封建貴族制並沒有被廢除,因此,元代的貴族仍然享有許多特權。正因為元代貴族特殊的政治地位,從而導致元代的選官制度難以採用面向全體士人的科舉制,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縱觀中國的古代王朝,大多是通過控制士人的方法,進而控制地方行政,最終達到控制經濟的目的。但這一點在並未全面普及科舉制度的元代則很難實現。

因此,在元代,農業稅並不是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北游路·紀文·上大司農陳素庵》說道:「當元之初,閩廣稍警,旋即安枕,吳浙晏然。以苦宋公田之累,以釋重負;有祝而無詛,則輕徭薄賦,實有以招徠而深結矣。」可見,元代的農業政策是十分寬鬆的,這種寬鬆政策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科舉不興,導致國家對地方把控能力的下降。


元代的商業政策也是十分寬鬆的。「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而「征商之稅,有住稅而無過稅」,即貨物只有交易成功以後才收取說稅費,而在往來運輸的過程之中不需要納稅。這種政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另一個促進元代商業發展的因素便是其官大的疆域。元代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區再加上四大汗國,其疆域基本上覆蓋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因此帶來的好處便是:從歐洲出發經絲綢之路到達元大都,只需要二百七十天左右,且一路上平安無事。這種便利的條件極大地刺激了元代貿易的發展。

北方的絲綢之路為元朝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在南方,元代的海上貿易同樣發達。「厘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正是描繪的元代海運貿易的繁榮。即便是相比於海上貿易空前繁榮的宋代,元朝無論在貿易對象的數量上,還是貿易貨物的種類上也都超過了宋代。元代商業繁榮的另一個重要標誌便是紙幣的普及。這顯然是受到了宋朝的影響,原政府本打算依靠紙幣的發行來進一步控制經濟,但無奈其國家制度依然保留了大量的遊牧民族特色,分封與集權並存,這種政治制度極大的削弱了皇權,因而導致終元一代,元朝政府始終不能做到對國家各個領域的有效管控。

但也正是因為元朝政府的寬鬆政策,給了商業空前的發展空間。即便是在元朝將「人分四等「的前提之下,依然出現了 「漢人、南人之地主富商更易發展,財富之數量日增,潛在之勢力日大」的情況,可見元代政府對於地方管控的無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元代的商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商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從事商業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造就了「工商淫侈,游手眾多,驅壟畝之業,就市井之末」的景象。由於元代缺乏對糧食的有力把控,因而民間糧食貿易盛行。

在元代重商的大環境下,由唐宋時期就已經形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格局被打破,年輕人不再以讀書做官為唯一目標大多轉而經商,出現了「小民爭相慕效,以牙儈為業,習成奢僭攘奪之風」。而元代這種重視商業,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也成為後世對元代「嗤之以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得不承認,元代確實有很多民間士子依靠經商成為巨富的例子。浙江寧波的夏榮達,原本生活困苦,後從事海上貿易,積累了財富。以致最後家財萬貫,「定海之言富室者歸夏氏」。更有揚州張文盛「北出燕齊,南抵閩廣,憊遷絡繹,資用豐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充分地表現出了當時元朝政策的寬鬆以及商業的繁榮。

總結:

元代是一個不同於歷史上其他時期的特殊時代。它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是由遊牧民族所建立。是建立在落後民族擊敗先進民族的勝利之上的。占據中原的蒙古人由於其自身的局限性,因而不能完全照搬漢族的制度,因此其政策多蒙漢雜糅且「朝令夕改「不能長久。再者元朝疆域廣大,民族眾多,元代一直試圖調節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但始終沒能成功。這也是有著時代的局限性。在元朝時期,他們既沒有調節的能力也沒有達到調節的時機,因此許多政策都難以真正貫徹實施,這就造成了元代中央政府的管控能力大打折扣,為社會創造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發展時期。元代的商人正是抓住這一時機,建造起了空前繁榮的商業帝國。

參考資料:

《元史》

《北游路·紀文·上大司農陳素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