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流傳百年的民謠,背後的故事卻不那麼美好

瑞鳴音樂 發佈 2020-01-14T04:57:57+00:00

《哦,蘇珊娜》這種歌曲類似於我國的「顛倒歌」,也就是「說反話」的歌曲,比如:雖然是天上下著大雨,卻要說氣候乾燥、地上乾淨;明明太陽又大又暖和,卻又說凍得要死;明明阿拉巴馬在紐奧良的東北,卻說「打從南方來」;至於那位可愛的蘇珊娜,一面為情人哭泣,一面嘴裡還嚼著蕎麥餅,以及「我」找

2019年12月31日晚,首次舉辦跨年晚會的嗶哩嗶哩大獲成功。其中,國樂大師方錦龍和現代交響樂團合作的表演真正做到了「出圈」,引起各大媒體競相報導。這段表演混合了尺八、西塔爾、二胡、中阮、鋸琴等9種樂器,並與交響樂團、電吉他合奏,以音樂為主要載體,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而其中最令人吃驚的就是《哦!蘇珊娜》中,方錦龍直接用手來進行演奏,這段炫技簡直直擊靈魂,網友直呼方大師為「人形樂器」。不過說到這段改編的歡快歌曲,《哦!蘇珊娜》背後的故事卻沒有那麼令人快樂了。



《哦!蘇珊娜》是著名作曲家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Collins Foster)的代表作。關於蘇珊娜,在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哦!蘇珊娜》中的名字」蘇珊娜」可能是史蒂芬·福斯特的姐姐:夏洛特·蘇珊娜·福斯特,她在史蒂夫·福斯特三歲時病逝。而另一種說法據著名譯配家薛范先生介紹有關《哦,蘇珊娜》的有關資料是這樣的——在匹茨堡擔任倉庫點收員的福斯特,在親友們的慫恿下組織了一個名為「方桌騎士」的業餘男聲五重唱團。其中有位團員的妻子叫蘇珊•肯特萊特,相貌十分美麗動人,除了一頭金色的捲髮外,她爽朗、活潑、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愛。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為靈感,創作出本曲的。歌中表達了主人公對蘇珊娜的刻骨銘心的愛。為了這份愛他可以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愛人黃土埋身也心甘情願。他遠離家鄉,四處尋找心上人,冒著酷暑頂著烈日心卻像冰一樣的冷,但此心不變。



不論是哪一種說法,福斯特的這首民謠在發行後逐漸深入人心。在這首歌曲出現之前,沒有哪個美國歌曲能夠賣出5000份,而《哦!蘇珊娜》則售出超過10萬份,可見其當年的流行程度。幾乎與此同時,美國西部發現金礦,到1849年大批淘金者就是唱著這支生動、活潑的歌直奔加利福尼亞的。後來這首歌曲又飄洋過海,傳到了整個世界,並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小的時候,我們會作為兒歌來學習;上學時,它的旋律會被做成上課鈴或者下課鈴。每當這段熟悉的音樂響起時,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哼起旋律,也會想到很多溫暖的回憶。



《哦,蘇珊娜》這種歌曲類似於我國的「顛倒歌」,也就是「說反話」的歌曲,比如:雖然是天上下著大雨,卻要說氣候乾燥、地上乾淨;明明太陽又大又暖和,卻又說凍得要死;明明阿拉巴馬在紐奧良的東北,卻說「打從南方來」;至於那位可愛的蘇珊娜,一面為情人哭泣,一面嘴裡還嚼著蕎麥餅,以及「我」找不到她就活不成——福斯特以詼諧俚俗的文學語言和風趣輕快的音樂語言寫出了這首滑稽歌曲,表現了一種善意玩笑的快樂情緒,所以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歡,從而不脛而走,以至於廣泛流傳於全世界。


我來自阿拉巴馬,帶上心愛的五弦琴;

要趕到路易斯安那,為了尋找我愛人。

晚上起程大雨下不停,但是天氣還乾燥,

烈日當空,我心卻冰冷,蘇珊娜,別哭泣。

用極其溫暖歡脫的旋律烘托出主題內容的無奈與悲涼,也是他短暫與苦難的一生的真實寫照。福斯特自幼就是一名天才兒童。他6歲會吹《友誼地久天長》,7歲可以無師自通《哥倫比亞之歌》,16歲就出版了自己的歌曲。後來,他接觸的黑人歌曲為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寫出了《哦!蘇珊娜》、《我的肯德基故鄉》、《老黑奴》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但由於當時的版權費不高,《哦!蘇珊娜》這首歌只賣了100美元的版權。貧窮導致了福斯特的酗酒,而他在37歲就去世了,只為世間留下了一些優美的民謠。



那些有關於人生、信仰以及自由的民謠都被譜寫在這一支支古老而又深情的旋律中,傳奇而又充滿激情的時代已經褪去,唯有純真的愛,以及閃亮的希望,被這繾綣樂聲永遠留存在世人心間。


文字丨可樂噸噸機

圖片丨網絡

編輯丨Yvonne




數字音樂

瑞鳴新專輯《世界的民歌,金色的布魯斯》數字音樂已在網易雲音樂全面上線,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試聽全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