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何沒有極力勸阻?原因並不簡單

情懷歷史 發佈 2020-01-14T05:42:32+00:00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眾所周知,在夷陵之戰中,劉備被陸遜擊敗,導致蜀軍損失慘重。正是因為夷陵之戰帶來的重創,成為蜀漢衰弱的重要原因。

所以,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自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對此,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就站出來極力勸阻,認為蜀漢不應當伐吳,而應當繼續匡扶漢室,攻打曹魏。不過,在趙雲勸諫的時候,諸葛亮卻選擇沉默,這是為什麼呢?



《雲別傳》中記載: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劉備準備發動夷陵之戰,趙雲表達了極力勸阻的態度。當然,這也符合趙雲耿直的性格。並且,在蜀漢五虎上將逐漸凋零的背景下,趙雲也有義務來勸諫劉備。不過,諸葛亮卻在這個時候選擇沉默,也即在《三國志》等正史中,並沒有諸葛亮極力勸阻劉備的記載,只是等到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才感嘆:如果法正的話,一定可以勸阻劉備的。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何沒有極力勸阻?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方面,不奪回荊州地盤,隆中對無法實現。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了「跨有荊、益」的主張。而自從《隆中對》提出之後,就基本上成為劉備勢力的戰略規劃,也即蜀漢的建立,正是以《隆中對》作為理論基礎。現在,蜀漢沒了荊州,「跨有荊、益」的說法沒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劉備要去討伐東吳,奪回荊州,諸葛亮自然無法極力勸阻了。

從劉備的角度來看,《隆中對》是你諸葛亮提出了,我劉備對此言聽計從,現在發動夷陵之戰,也是為了實現《隆中對》的目標,因此,諸葛亮不僅不應該反對,反而應該支持劉備討伐東吳。進一步來說,從長遠來看,失去荊州的蜀漢,無疑是自斷一臂,因為益州這一州之地,看似易守難攻,實際上也限制了蜀漢,比如增加了北伐的難度,如果可以益州、荊州同時北伐,顯然勝算可以更大一點。



另一方面,在偷襲荊州、斬殺關羽後,孫權聞劉備將來伐,遣使求和,遭到劉備的拒絕。緊接著,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哪知道諸葛瑾的這封信,更加激怒了劉備。在此背景下,諸葛亮因為和諸葛瑾是兄弟關係,出於避嫌的考慮,就更不應該勸阻劉備了。

也即你的兄長諸葛瑾勸我不要伐吳,你諸葛亮也跟著表達類似的觀點,即便劉備再信任諸葛亮,也會心裡不舒服的。因為兩人的特殊關係,諸葛亮之前和諸葛瑾見面的時候,都是只談公事。所以,在諸葛瑾的這份書信之後,諸葛亮就更不好勸阻劉備了。或許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諸葛亮才在夷陵之戰後感嘆法正若在就好了,因為法正沒有避嫌的需要,可以極力勸阻劉備。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其實夷陵之戰發起時,蜀漢的勝算並不小。夷陵之戰前,雖然東吳斬殺關羽,獲得荊州,不過,因為是剛剛占領,人心還沒有完全歸附。拋開荊州,蜀漢和東吳的實力,還是相差不大的。更為關鍵的是,東吳大都督呂蒙,正好在公元220年病逝的,除了呂蒙,甘寧這位大將,也在公元220年前後去世。雖然陸遜已經嶄露頭角,但是,和呂蒙比起來,陸遜還缺乏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場大戰,並且其在東吳將士中的威望,也無法和呂蒙相提並論。而這,自然是一個進攻東吳的良好時機。

因此,在筆者看來,或許是看到這一情況,諸葛亮也認為蜀漢存在不小的不算,這才沒有反對劉備伐吳。結合第一點來看,如果夷陵之戰是以劉備獲勝而告終的話,那麼荊州很可能重回蜀漢,這樣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自然有了實現的基礎,也即可以繼續「跨有荊、益」了。綜上,所以,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趙雲極力勸阻,諸葛亮卻選擇沉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