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治百病、硬核開「腦洞」、直腸熏菸草……這些「治病良方」也太可怕了吧

中信出版集團 發佈 2020-01-14T05:57:45+00:00

又到了感冒的高發季節,對於現代人來說,感冒算不上什麼大病,嚴重一點,發熱流感的話就要去醫院了,雖然難受了一些,大多數時候吃點藥,在家休息一下就能好。

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嚏!

又到了感冒的高發季節,對於現代人來說,感冒算不上什麼大病,嚴重一點,發熱流感的話就要去醫院了,雖然難受了一些,大多數時候吃點藥,在家休息一下就能好。

然而,對於我們的老祖宗而言,感冒是可是致命的疾病,其實很多我們現在看起來「不以為然」的疾病,在幾百年前,都能將人置於危險邊緣,對人體的薄弱認知,更讓「尋醫問藥」也成了一件冒險的事情。

這就要說到醫學史上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迷之操作」,還有「古代醫生」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每一場手術都是一場live

現在大多數的手術都是在一個潔凈舒適的空間進行的,手術過程也一般是封閉式的。

圖/《無影燈下》

而在以前,有一個叫「手術劇場」的地方,就像我們現在會相約去看話劇一樣,19世紀的人們會相約去看別人做手術。

那時候的手術可不像現在一下,病人安安靜靜地躺在手術台上。因為無法止血,就用鐵燒紅直接按在傷口上,讓血管燒凝結;沒有麻醉,旁邊必須有兩個人按著病人以防「逃走」;沒有消毒,既便病人忍過了手術的疼痛也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死。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做手術。

所以看一場手術live就像看一部恐怖片,伴隨著3D立體音效(病人的尖叫),血光四濺的的沉浸式體驗,刀刀到肉的視覺衝擊,可以說比恐怖片真實多了。

而一場手術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醫生的手速,截肢的最快記錄是一位被稱為「倫敦第一快」的快刀醫生李斯頓。他最快的一次截肢手術,僅僅用時28秒。

但是快也不能保證安全,李斯特就曾經製造了一場死亡率300%的手術,有一次他給病人做手術時,因為太快了,切斷了助手的兩根手指頭,助手因此失血過多而死。還把病人的一部分生殖器切掉了,導致病人因感染而死亡。據說現場一個觀摩者因為受不了血腥場面突發心臟病而死,一場手術死亡了三個人

直到20世紀,在逐一攻克並驗證了血管縫合、麻醉、細菌等障礙之後,現代手術才發展起來。



畫面太美:煙燻直腸

一直以來,腸道都深受人們的重視。一方面,以前的人們認為便便這樣骯髒的東西,一定有毒,如果便便長時間不排除的話,就會在體內積累毒素,於是清除便便就成為了一個重大任務。

如果無法自動排出的話,就要上傢伙了。

最早的灌腸工具比較「自然」,管狀的骨頭、樹木,空心的葫蘆,都可以作為灌腸工具,搭配各種各樣的藥液和藥品(說是藥品,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用蜂蜜、肥皂、啤酒、牛奶等)來使用,比較耐人尋味的是,這還催生出一個職業「吹送工」——以嘴吹氣將藥液送入深處。

這還不算什麼,更窒息的操作還在後面,18世紀的時候,有一個英國人的面對自己溺水的妻子無計可施,於是就想到了在當時興起的菸草灌腸法,他將菸斗插入了妻子的直腸並吹入煙霧,妻子竟然在煙霧繚繞中醒了過來。

說起這個,就要說一說菸草在當時的各種「妙用」。15世紀,西班牙探險家來到美洲,發現這裡的人長時間來都用菸草作為驅散病魔的儀式輔助和醫用草藥來使用,對於歐洲的探險家們來說,就像發現了醫學界的「新大陸」,菸草也開始作為治病妙藥風靡歐洲。

大熱的菸草也很自然地成為了「萬能灌腸」的新藥劑。直到人們發現菸草裡面的尼古丁對人體有巨大的傷害之後,這種療法才被漸漸拋棄。



吃土「包治百病」

當代年輕人喜歡用「吃土」來自嘲,比如「窮到吃土」,但是沒人會真的吃土。

事實上,吃土,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治病良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在地中海區域,希臘利姆諾斯島上,每年都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人們到一個特殊的山上收集一種紅色的醫用黏土,再由島上的女祭司,一邊祈福,一邊用她們的印信蓋在土塊上,這就是風靡歐洲的解毒神器——印土

《西遊記》中,也有吃土治病的描寫——孫悟空用「鍋底灰」製成的「烏金丹」朱紫國國王治病。

土為什麼這麼令人上頭?以前的人們認為吃土能夠緩解消化系統對藥物的吸收,起到解毒的作用。

羅馬醫師蓋倫(記住這個名字,下面要考)也是吃土大軍中的一員,甚至還專門去了利姆諾斯島,親眼觀看印土的生產過程,並帶走了2000片印土藥片。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印土已經不僅僅作為解毒藥被廣泛推崇了,還可以用來治療潰瘍、發燒、腎病、炎症等等,可謂包治百病。

如果你覺得人們是治不起病才吃土的,那你就錯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食土癖「者,有人就是覺得土很美味,很多年來,食土都還是美國南方料理的一部分,在中國民間,也依然流傳著關於土的傳說。

寫到這裡,阿信的腦子裡緩緩打出一個問號:吃這麼多土,難道不會便秘嗎?



硬核「開腦洞」

在史前時代,如果你不幸患上了嚴重的偏頭痛,或者重度抑鬱症和嚴重的雙相障礙(那時候還沒有這樣的醫學名詞),那麼你可能就要被「開腦洞」了。

所謂的「開腦洞」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手術——環鋸術

手術方式就是使用燧石邊緣切割或用鑿子來移除骨頭,有時是一點兒一點兒地切除,有時是在頭骨上鑿出一圈細槽以整體摘除骨頭。

這是一種激進的手術形式,會破壞頭骨,使覆蓋大腦的組織膜(腦膜)暴露出來,有時候甚至會暴露出腦組織本身。

對於環鋸術,古老的解釋是「為了從身上驅逐出惡靈,病人會將取出的頭骨作為護身符保存,以防惡靈回來」。

從青銅時代出土的顱骨,能夠看出這種手術過程的痕跡。

這個頭骨的主人是相對幸運的,在這些洞的邊緣,有開始重新生長的骨頭,表明這名病人挨過了這場風險極高的手術,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挨過去。

直到18世紀,環鋸術仍然十分普遍,進行手術的工具也變成了更加鋒利的、金屬制的鑽頭。

1952年12月,一種叫氯丙嗪的小藥片在法國上市。氯丙嗪是第一種有效的精神抑製藥物,儘管算不上完美,對於飽受無數折磨的精神病患者來說,他們再也不用忍受「開腦洞」這樣硬核的治療方式了。



有病沒病放點血

希臘醫生開始認為疾病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是人體內四種被稱作「體液」(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粘液)的物質失衡所導致的。

很難想像,體液說在西方醫學上的核心地位竟然保持了2000多年之久。

在體液說中,特定的體液導致了特定的疾病,這是因為每種體液都有其特性,其特性不僅與經典的四種元素相關,而且與身體某一特定部分,甚至一年中的某個季節都有關。

公元1世紀,羅馬醫師蓋倫認為四體液中最有力量的血液對健康有巨大影響。大量的疾病被認為本質上是由多血質引起,所以治療就要放血來減少血量。

醫生們甚至會讓健康的人放血來保持健康。最常見的放血方法是靜脈切開放血術——用止血帶扎住病人手臂,讓血管鼓起,然後切開血管進行放血。

家裡條件好一點的,就可以用醫用水蛭——一種吸血淡水蠕蟲,放在患者的皮膚上,水蛭有三個顎,可以咬破皮膚吸出血液。

除了放血,催吐也是維持體液平衡的另一「時尚療法」。

銻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均有礦藏的灰色金屬,自公元前3000年就被廣泛用於催吐。銻被神話主要是因為在1658年的時候,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重病,就在垂危之際,服用了一劑銻。然後他神奇的康復了,這下就沒人質疑銻的奇蹟了。

在之前的文章中,阿信說過美國總統華盛頓因為放血而死的故事,其實死於放血療法的人有很多很多,我們熟知的音樂天才莫扎特也是死於放血,在他重病的時候,醫生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放血療法,有人估測,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星期可能失血至少4品脫。他生前所創作的最後一首作品是《安魂曲》。

莫扎特的父親還是灌腸的忠實愛好者,他曾經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頭痛醫屁股。」



看完這些奇奇怪怪的治病方法,阿信深感欣慰,否則感冒就不是吃白加黑而只能吃土了。


參考資料:

[英]史蒂夫·帕克. 李虎 譯. 《DK醫學史》 中信出版集團 2019

[美] 莉迪亞·康 / 內特·彼得森 . 王秀莉 / 趙一傑 譯.《荒誕醫學史》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

[英]理察·巴奈特.郭騰傑 譯.《手術劇場》 理想國|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2019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羊欲窮 果殼

其實吃土能治病,跟窮沒啥關係 醫聯 20

去劇場看話劇算什麼?以前都是去劇場看截肢Live的… 怪物旅行社

紀錄片:《無影燈下》


荒誕不經的醫療手法,事出偶然的重大發明,用一本書收藏醫學的歷史。點擊查看圖書詳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