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後,為何不追諡孫策為帝,而是長沙恆王?

元始談史 發佈 2020-01-14T05:59:04+00:00

雖然建立的時間晚,但是東吳的前身,也就是江東孫家勢力,已經歷經三代人,前後有數十年的積累了。孫堅被吳大帝孫權追諡為武烈帝,孫策則是長沙恆王。

孫權稱帝後,為何不追諡孫策為帝,而是長沙恆王?


東吳是漢末三國時期中,最後一個建立的國家。雖然建立的時間晚,但是東吳的前身,也就是江東孫家勢力,已經歷經三代人,前後有數十年的積累了。當時曹魏和蜀漢已經立國多年,孫權建立吳國,也是順理成章。

孫權稱帝後,自然不能忘記了締造江東勢力的父兄,也就是孫堅和孫策。這兩位吳國的奠基者都懷有一番志向,為了王圖霸業奮鬥一生。可惜孫堅和孫策壯志未酬身先死,看不到昔日的江東勢力發展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孫堅被吳大帝孫權追諡為武烈帝,孫策則是長沙恆王。雖然都是東吳的奠基者,但是他倆在孫權稱帝後的待遇卻是不一樣的。

孫策生前招兵買馬、籠絡豪傑,衝鋒陷陣,身先士卒,這才打下了江東的廣大地區,也就是東吳帝國的初始地盤。如此功勞,孫權卻沒有讓他「稱帝」,這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呢?



為什麼孫權在稱帝後,不追諡孫策為帝,而是長沙恆王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不讓孫策子孫有機會成為皇位繼承人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傳承儒家思想,上至帝王家,下至百姓家,都以嫡長子繼承製作為傳承的根本,這可謂是萬古之法。

孫策由於是孫堅的長子,所以他在孫堅戰死後,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孫堅的位置。孫策過世時,年僅二十六歲,雖然死得很早,但是在他死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長子,也就是年幼的孫紹。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孫紹就是孫策的第一繼承人。



但是孫紹並沒有接過江東基業,因為他的年紀太小。當時江東剛剛平定,不但內部還不太穩固,外部也有一些虎視眈眈的勢力在觀望。

因此孫策的繼承人必須是一個成年人,如此才能統領江東勢力,發展壯大。孫權當時虛歲十九,是最好的人選。


當孫權稱帝後,他的兒子們就是他的皇位繼承人。作為一個父親,孫權自然想將自己的皇位和江山交給自己的親生兒子。


如果他追諡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兒子孫紹也是正統的皇位繼承人之一,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孫權當然不願意看到這一點。

二、保證東吳宗室的穩定、政權的穩固

古往今來,帝王家都不免會有內部爭鬥的現象。當一位皇帝老去後,他的子孫們就會開始爭鬥、甚至是互相攻伐、殺害。當然,如果老皇帝依然有心有力,那麼他的兒子們還不至於明刀明槍地競爭。但是暗地裡的冷箭,也是十分要命的。



孫權稱帝後,東吳宗室就成為了吳國皇權的掌握者。宗室的穩定就意味著皇權的穩定,而皇權的穩定就意味著政權的穩定。

孫權不願意看見宗室的不穩定,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牢牢掌握皇權。如果孫策被追諡為帝,那麼孫紹的地位就和孫權的兒子們一樣。



但是孫權想看見孫紹有資格介入東吳的皇權嗎?當然不願意,因為這意味著宗室內部的爭鬥,也意味著宗室將變得不再穩定,最終將影響政權的穩固。然而孫權雖然阻止了孫紹介入皇權,他的兒子們還是你爭我斗,最終導致了東吳的衰落。

三、強化孫權的東吳繼承人身份

前面說到,孫權並不是孫策的第一繼承人,只是孫權已然成年,是當時最有能力繼承的人選。也就是說,孫權的東吳繼承人身份並不是那麼有力。但是對於孫權來說,他想一直統治江東,想建立帝業,稱霸四海,那他就得強化自己的繼承人身份。



當孫權稱帝時,東吳繼承人的身份又再次變得明顯,而這個不算有力的繼承人身份也變得明顯起來。此時孫權就得強化自己的繼承人身份,所以他追諡孫堅為武烈帝,而自己是他的兒子。

作為孫堅的繼承人,孫權克成帝業,皇位名正言順。孫策雖然繼承了孫堅的事業,卻英年早逝,只能稱霸於江東,因此追諡孫策為長沙恆王。如此一來,孫權就通過追諡,強化了自己東吳繼承人的身份。



綜上所述,孫權不追諡孫策為帝,對他、對東吳宗室和國家最為有利。孫紹也沒有介入江東皇權,東吳宗室內部也少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然而孫權雖然煞費苦心,在兄長的追諡上下文章,卻還是無法避免宗室的內鬥,以及因為宗室的內鬥而導致的國家衰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孫權在世時也看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