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談文房-----道光瓷器收藏,知識點都在這裡

默默談文房 發佈 2020-01-14T06:28:06+00:00

清道光 綠地粉彩纏枝蓮紋雙耳瓶 清道光 茶葉末釉綬帶葫蘆瓶 清道光 胭脂紫地粉彩纏枝蓮紋「吉祥如意」雙耳瓶 清道光 釉里紅蒼龍教子圖筆筒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紋蓋碗,清道光,通高10cm,口徑11.5cm,足徑4.7cm。

道光時期(1821—1850年)社會動盪。國內外矛盾進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內憂外患不斷,隨著經濟、文化的衰落,景德鎮瓷器生產也受到了影響,景德鎮的瓷業生產與嘉慶時期相比,燒造規模進一步縮減,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的產量和質量都明顯下降。《陶雅》記有:「嘉道而降,畫工、彩料,直愈趨愈下」。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葫蘆瓶


道光皇帝素以儉樸著稱,即位之初,首先裁減宮內脂粉費數百萬兩,對於瓷器也力求簡樸,控制費用,但作為宮中生活、陳設用瓷,其製作還是非常嚴格的,其中不乏壹些精美之作。《陶雅》記有道光瓷器 「極精之品,猶自有不可理沒處」 。「大清道光年制」款和「慎德堂制」款的瓷器為皇帝禦用品,工藝製作精細,代表了道光瓷器的製作水平。 


 道光瓷器承襲乾嘉時期瓷器的藝術遺風,燒造品種和造型創新少,紋飾多採用寓意吉慶的圖案,繪製技法工筆多於寫意,道光時期瓷器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一、燒造品種

  

  道光時期瓷器燒造品種有彩瓷和顏色釉瓷。彩瓷主要有粉彩和青花瓷等。粉彩是道光彩瓷的主流,有珊瑚紅地粉彩、綠地粉彩、黃地粉彩、抹紅粉彩等,另外還有少量的鬥彩、五彩,多見於官窯器。


清道光 黃地粉彩福壽紋雙耳瓶

  道光時期青花瓷使用國産料, 早期的青花呈色穩定,色澤亮麗濃豔,晚期呈色淡雅,層次清晰。民窯器青花色調暗淡漂浮。淡描青花的製作在道光朝非常流行。青花瓷有青花描金、青花描金墨彩、青花粉彩、青花鬥彩、青花紅彩、青花黃彩、哥釉青花、青花加紫、青花釉裏紅、冬青地青花、青花堆粉等品種。青花粉彩器大量出現。青花堆粉,又稱為「堆粉青花」或「青花加白」。堆粉青花瓷最早始於康熙時期,雍正、乾隆時有燒制,但數量不多,嘉道時期比較盛行。


清道光 白釉仿青銅壺


  道光時期燒造顏色釉有霽紅釉、霽藍釉、豆青釉、天藍釉、白釉、窯變釉、醬釉、仿官釉、仿哥釉、木紋釉、爐均釉、孔雀綠釉、松石綠釉、珊瑚紅釉、胭脂紅釉等。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葫蘆瓶


  二、 器物種類

  

  道光時期瓷器基本上繼承前朝傳統器形式樣,創新較少,多為日用器皿。有盤、蓋碗、墩式碗、賞瓶、玉壺春瓶、梅瓶、錐把瓶、將軍罐、花觚、燈籠尊、洗、盆、燭台、魚缸等。小件器物豐富多彩,酒杯多種多樣,有套杯、臥足小杯、鈴鐺式小杯。形制較小的器物有筆筒、冬瓜罐、鼻煙壺、鳥食罐等都較為新穎,均為道光時期的典型器。新出現形狀像冬瓜的「冬瓜罐」,造型別致。道光瓷器製作無論是仿古代名窯,還是仿乾隆、嘉慶朝的製品大多都很粗笨,胎體往往厚薄不一,比例不協調。但也有精品例外。


清道光 仿哥釉琮式瓶


清道光 豆青釉描金花卉花盆一對

  

  三、胎釉特點

  

  道光瓷器胎體細白,多數胎質疏鬆,胎釉結合不緊密。大件器物胎體厚重,小件器物胎質比較輕薄。器物釉面肥厚,釉面大多數是粉白釉,大件器物白釉泛青,釉面不平,往往出現波浪狀,稱為「波浪釉」,俗稱為「浪蕩釉」,為道光瓷器的主要特徵之一。

  

  四、裝飾紋飾特點

  

道光瓷器追求乾嘉時期官窯的藝術風格特色,裝飾以繪制為主,所繪紋飾不如乾隆時生動活潑,紋飾圖案式化,寫意畫較少,圖案缺少層次變化,構圖趨於疏朗。瓷器紋飾雖然官窯產品還盡力保持工整細致的特點,但用筆拘謹板滯,缺乏活力,寓意吉慶幸福的圖案增多。民窯器畫面更是趨於草率和簡單化。官窯器常見紋飾有纏枝蓮、鴛鴦荷蓮、菊花、石榴、佛手、三果、雲龍、雲鳳、龍鳳、夔鳳、花鳥、魚藻、博古、八寶、瓜蝶、三羊、獅球、花蝶、草蟲、四季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三果、人物紋有八仙、仕女、嬰戲圖等,繪英雄人物的無雙譜較為流行。風景圖案有燕京十景、廬山十景、西湖十景等,以及梵文「壽」字、「喜」字、「萬壽無疆」、戒菸歌、禦題詩句等多種文字裝飾,尤以戒菸歌最具時代特徵。

清道光 粉彩八蠻進寶圖雙耳瓶


清道光 粉彩花卉榴開百子圖雙螭耳瓶


  道光時期的紋飾除延用乾嘉時的傳統紋樣外,新創紋飾也別具特色。喜繪動物紋多達十餘種,有貓、蝶、狗、牛、羊和象、鴛鴦、鴨、仙鶴、喜鵲、鴿子、燕子、螞蚱、蟈蟈、蜻蜓、蝙蝠、雉雞等,為沉悶的官窯紋飾增添了一些清新的氣息。這些動物圖案與多種花卉、瓜果組成吉祥紋樣。鬥雞、戲狗的通俗畫面開始盛行。


清道光 綠地粉彩纏枝蓮紋壺

  

  五、款識

  

  道光官窯器多銘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以青花為主,也有抹紅及描金款,字體有力,筆畫較粗,排列工整,風格與嘉慶款相似。道光朝堂名款極為盛行,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御用款和王公貴族的私家用款,瓷器製作甚為精緻。道光帝在未登基以前就用過「薢竹主人」及「薢竹造」的款名。登極以後又使用過「慎德堂」、「頤壽堂」等御用款。「慎德堂」款與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的瓷器製品,都為官窯器物。陳瀏《陶雅》記:「慎德堂系道光官窯,而價侔雍乾之高品,亦一時風尚使然……。慎德堂制楷書款識,以側鋒書寫,字體秀麗。筆法工穩,以抹紅為最多,亦有泥金者」。


清道光 仿官釉直頸瓶



  「慎德堂」為圓明園內的壹組建築,它位於圓明園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於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為道光皇帝夏季避暑、處理政務之所,晚年主要生活在此。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駕崩於「慎德堂」內。道光十壹年(1831年)道光帝曾作《慎德堂記》(收錄在道光《禦制文余集》),將節儉修身圖治聯系起來,闡述了節儉、修身、圖治的關系,表達了他的治政方針。道光皇帝禦用璽印有「慎德堂寶」,常鈐於書畫之上。傳世「慎德堂」銘款器物品種豐富,以粉彩、青花製品多見,製作精美,堪稱道光官窯的珍品。陳瀏《陶雅》記有:「慎德堂為道光窯中無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質地之白,彩畫之精,正在伯仲間。」


  在清代,堂名、齋名一般是帝王、王公貴族和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在道光時期,皇親國戚所訂制的瓷器很多,瓷器落款多是這些人起居室或書齋的名字。 「退思堂制」 、「養園仿古」、「友堂雅制」 、「竹韻山房」款,系道光朝睿王府用瓷。定王府則書「行有恆堂」、「道光××年定府行有恆堂珍藏」等款,多數為青花、紅彩楷書款。「植本堂」、「聽雨堂」、惜陰堂」都是當時王府名堂。

  嘉、道時期還盛行仿製明清款識,有:「大明成化年制」 、 「大明成化年制」 、「成化年制」 、「大明嘉靖年制」 、「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款識寫法與真品相差甚遠。還有一種紅彩滿文款,有粉彩瓷碗、盤,器裏外均畫粉彩紋飾,外壁粉彩繪七珍,加飾青花和金彩,底部紅彩方框內書滿文款,較為別致。

  總之,道光時期燒造的瓷器,承襲乾隆嘉慶時期瓷器的藝術風格,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代表了清代中期禦窯的制瓷水平。


清道光 綠地粉彩纏枝蓮紋雙耳瓶

清道光 茶葉末釉綬帶葫蘆瓶

清道光 胭脂紫地粉彩纏枝蓮紋「吉祥如意」雙耳瓶

清道光 釉里紅蒼龍教子圖筆筒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紋蓋碗,清道光,通高10cm,口徑11.5cm,足徑4.7cm。

  碗直口,圈足。蓋為覆盤式。內壁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裝飾。碗與蓋的主題紋樣為折枝梅花,輔以如意雲頭紋做邊飾。圈足內施白釉,外底及蓋頂抓紐內均署紅彩楷書「慎德堂制」雙行四字款。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圓明園內的行宮,署「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