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前就要管好血脂!收下這張「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表

生命時報 發佈 2020-01-15T11:26:44+00:00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劉 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許頂立本報記者 | 李爽 本文編輯 | 徐文婷45歲前,血脂干預的關鍵期血脂是血液中脂類物質的總稱,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等。

提到管控血脂,有些人覺得那是老了之後才需要注意的事兒,然而國際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日刊登的一項研究卻給了人們一個提醒。

該項聯合研究對來自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19個國家近40萬人的膽固醇水平、性別、年齡、吸菸及血壓狀況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參試者平均年齡51歲,隨訪時間平均在13.5年。

結果發現,如果能在早期管好膽固醇水平,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生命時報》微信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專家解析新研究,指出血脂管理的關鍵年齡,並介紹預防高血脂的方法。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劉 健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許頂立

本報記者 | 李爽

本文編輯 | 徐文婷

45歲前,血脂干預的關鍵期

血脂是血液中脂類物質的總稱,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等。

其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臨床上,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作為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為「好膽固醇」。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會代謝為LDL);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附著在血管壁上,容易導致動脈硬化,被稱為「壞膽固醇」。

上述研究發現,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年輕人的影響最大。以年齡小於45歲的女性和男性為例,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若超過5.7毫摩爾/升(mmol/l),75歲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會增加3.3倍和3.6倍;當他們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50%,75歲時心血管疾病風險會明顯降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劉健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這項研究提醒我們,45歲以下人群的血脂水平與長期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密切相關,因此大家應及早關注血脂。

上述研究還根據數據為大眾繪製了一個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模型:

(點擊放大查看圖片)

圓心代表性別;根據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分為5個部分(灰色圓環),每個部分按照年齡分了3個區間,每個區間又根據已有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及肥胖)個數分為0~1和≥2(白色圓環)。

人們可以按照上述順序找到自己相應的患病風險,紅色圓環處數字代表75歲時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綠色圓環則代表將現在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50%後,75歲時的患病風險。

例如:一名50歲男性,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在3.7~4.8毫摩爾/升之間,有吸菸、肥胖兩個風險因素,那麼他在75歲時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可能性為27%;若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一半,75歲時患病風險就會降為9.1%。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許頂立評價該模型時說:「這個錶盤模型十分清晰明了,通過它來預測患病風險十分方便,有利於提高大眾的防治意識。」

高血脂犯壞需要時間累積

在這項新研究發表之前,《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刊登了一項涉及9000多人的研究,建議注重控制青壯年時期血脂水平的上升速度。為何中青年時期高血脂的危害會更大呢?

許頂立解釋道,高血脂是一個沉默的「殺手」,它引發心臟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從中青年時期血脂升高,到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人體還會經歷很多變化——血脂升高增加血液的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乳糜微粒在血液中游離,從而降低血液的流速。

當血液流速變慢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皮上;長期黏附和沉積就會造成血管硬化,進而血管腔內變窄,冠狀動脈腔血流變小造成心肌缺血,導致心絞痛、腦卒中、外周血管病等。

小於45歲的中青年人正精力充沛,通常對健康沒那麼在意,血脂高了也少有察覺。但是,等到幾十年後出現了心血管疾病症狀,情況就較為嚴重了。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很多高血脂患者可能在此之前都沒有表現出心血管疾病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新研究中,高血脂對年輕人的影響更大,但由於老年人常常存在高血壓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不能單看血脂一項指標,還是應該提高警惕,進行完整的風險評估。

趁著年輕管好血脂

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修訂版)》(以下簡稱《指南》)介紹:

  •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總體患病率高達40.4%,人群血清膽固醇水平的升高將導致2010~2030年我國心血管事件約增加920萬例。

  • 我國兒童青少年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明顯升高,這預示未來中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及相關疾病負擔將繼續加重。

許頂立提醒,以前大家可能更擔心總膽固醇,但這項新研究提示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重要性,根據《指南》及這項新研究,人們應儘量將其控制在2.6毫摩爾/升以下,但最低限度並未有統一結論。

中青年人預防

中青年人血脂高主要源於生活方式不當(如長期熬夜、吃夜宵、缺乏運動及吸菸等)和家族遺傳(部分高脂血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尤其是直系親屬有早發病者)。

因此改善生活方式是第一要務:戒菸,控制血壓、血糖和體重;

如果父母中有早發病者,體檢時要格外關注自己的膽固醇水平,或有針對性地去醫院進行血脂檢測;

若醫生建議服用降血脂藥物,要堅持服用,不能擅自停藥、減藥。

老年人預防高血脂

包括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針對自身並沒有心血管疾病,但是高血脂的高危人群,需要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必要時還需遵醫囑服用藥物。

  • 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的婦女、有高脂血症或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健康人、超重或肥胖者、糖代謝異常患者及腎功能不全患者。

二級預防則是針對患有冠心病或其他部位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者,需要戒菸限酒、低膽固醇膳食(每日不超過200毫克)、堅持體育鍛鍊、保持心情愉悅等,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最後要注意的是,由於不少老年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藥物之間可能會起反應,因此服藥或調整用藥前一定要看醫生,謹遵醫生開出的藥方和劑量,才會給健康多一份保障。

本期編輯:鄧玉

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