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先老心,還是先老腎?斯坦福科學家從七個組學層面分析人體數據,首次提出四種衰老分型,有望精準干預衰老丨科學大發現

奇點網 發佈 2020-01-15T11:31:29+00:00

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雖然說隨著年華逝去,衰老是自然而然的,但「殺豬刀」砍到每個人身上的方式,卻很不一樣。

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雖然說隨著年華逝去,衰老是自然而然的,但「殺豬刀」砍到每個人身上的方式,卻很不一樣。

有人早生華髮滿臉風霜,有人在不該患病的年紀,就開始早早被慢性病困擾,還有些人卻「凍齡」到讓人嫉妒。同樣都是人,為啥衰老還要走不同的流程呢?這可不是靠整形美容、人生經驗就能徹底解釋的。

在今天的《自然·醫學》上,一項最新的發現,也許能給這個問題來點新思路: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衰老和很多疾病一樣,也是可以在基因和分子層面,分出四大不同類型的

萬物皆可基因分型,耶

(圖片來源:Pixabay)

這項發現,是來自一項對100多個健康人進行的兩年研究,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從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腸道和鼻腔微生物等七大層面,解析了不同人衰老過程中的不同變化。

根據這些基因和分子的變化,科學家們劃分出了四種不同的衰老主要類型:免疫型、代謝型、肝型和腎型,每種類型的衰老,都對應著相關疾病的風險上升

比如代謝型衰老的人,對應的就是糖尿病等代謝相關的疾病風險高。而且有些人可能橫跨多種衰老類型老得快,有些「凍齡」的人就什麼都不占。

知道了這些分型,將來我們也許就能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節,藥物的使用,來精準地延緩衰老進程。這對於人類的意義有多大,不用奇點糕多解釋了吧?

到時候應該就有抗衰老靶向藥了……

(圖片來源:Pixabay)

用論文通訊作者Michael Snyder的話來說,斯坦福團隊這次的研究,是第一次在微觀角度,全方位觀察了「衰老在身體的什麼地方,體現得最明顯」

奇點糕們介紹過的,和衰老相關的研究真是不少,但那些研究里用到的衰老標記物,和這次真不在一個層面。就拿「心理治療延緩衰老」來說吧,關注的是端粒酶和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斷食抗衰老」就去分析炎症標誌物、甲狀腺激素。

但不管是用什麼標記物,這些分析都是間接層面的表現,追溯到根源的話,那還是得看基因、蛋白組學之類的變化。而且分析衰老,還得從全局出發,進行全身層面的分析。

斯坦福團隊的分析全方位到什麼程度呢?前面說是七大層面,這七大層面包括了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細胞因子檢測、常規血檢、鼻腔和腸道微生物的分類和基因分析。

聽聽,就算只分析100多個受試者,查這麼多項目也太土豪了……

上萬個基因,上千種代謝產物和蛋白質,真的是有錢任性啊……

研究團隊發現,不同的受試者之間確實存在衰老模式的差異,有人心臟病相關的基因表達就特別高,說明心臟老得快,而有些人就是腎臟老得快。

而且這種衰老模式的差異,並不能用年齡、生活方式、服藥情況、肥胖之類的原因來解釋。如果關注到個人的話,這些基因和分子層面的「衰老密碼」,在隨訪期內還是相當固定的,很少發生非常劇烈的波動

根據43名隨訪頻率最穩定,檢查也最詳細的受試者的數據,研究團隊在衰老模式上,劃分出了上面提到的代謝型、免疫型、肝型和腎型四種衰老亞型。

有些人可能只表現成一種類型,而有些比較倒霉的嘛,就是四種型全沾,老得特別快了。(友情提示,不要拿這個互相傷害……

至於具體涉及哪些基因和分子特徵,你們自己看論文,寫不過來的……

但還有15個受試者,真的是「逆生長」的——年齡老了兩歲,但各項檢測匯集起來,衰老模式體現出的卻是生理年齡不增反降,簡直沒地方說理去啊。至於這背後的原因,研究團隊暫時也沒給出明確的解釋。

不過要說衰老真的是天註定,倒也不是。像一些表現為免疫型的受試者,在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之後,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的指標有所改善,衰老的整體速度就變緩了。

論文通訊作者Michael Snyder表示,「很多人到了年紀就會擔心自己老,但他們並不知道該怎麼去應對。有了衰老分型,我們就可以進行精準干預,比如心臟型衰老的人,可能就要多做些心血管相關的篩查和預防。」

但這些研究還在『嬰兒期』,我們還不能判斷,提早干預是不是真的能延緩衰老,甚至延緩死亡,這還需要更多更廣泛的研究才行。」[2]

而且據說這四種亞型還能繼續細分呢……

(圖片來源:Pixabay)

都說這年頭癌症治療是「切香腸」,切成一種一種的基因亞型,然後分門別類開發藥物去治療,奇點糕覺得,應對衰老也可以這麼做啊。不過,這得求各位科研大佬們趕快點,別光顧著讚美師娘什麼的……

當然啦,想要科學養生,健康地老去,也可以從現在做起。怎麼做?去聽《醫學趨勢50講》吧,竅門都在裡面呢。

編輯神叨叨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鐘,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幹細胞、微生物、人工智慧、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資料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鬆鬆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參考資料:

1.Ahadi S, Zhou W, Schüssler-Fiorenza Rose S M, et al. Personal aging markers and ageotypes revealed by deep longitudinal profiling[J]. Nature Medicine, 2020, 26(1): 83-90.

2.https://www.nbcnews.com/health/aging/there-are-least-4-different-ways-aging-scientists-say-n1112796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