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胃病!燒開水中加入1勺它,胃不疼了,幽門螺桿菌乖乖投降

心理與健康紛說 發佈 2020-01-14T11:56:15+00:00

胃是一空腔臟器,外形有如人們背在胸前的包裹袋,有兩壁、兩緣和兩口。上緣為凹緣,較短,稱為胃小彎,其最低點有較明顯的轉角,叫胃角切跡,胃鏡下這一部位又稱為胃角。

胃是一空腔臟器,外形有如人們背在胸前的包裹袋,有兩壁、兩緣和兩口。兩壁即前壁和後壁。上緣為凹緣,較短,稱為胃小彎,其最低點有較明顯的轉角,叫胃角切跡,胃鏡下這一部位又稱為胃角。下緣較長,稱為胃大彎。胃與食管連接處為入口,稱為賁門。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為出口,稱為幽門。

全球範圍內,胃病的三分之二發生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中國是胃病的高發區,其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於肺癌。每年約有17萬新發病例,平均2~3分鐘就有1名中國人死於胃病。

  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的數據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到胃病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上海胃病平均發病率為41.90/10萬(這一數據在國內僅為中等發病地區)。男性高於女性,隨年齡增加逐漸增多,從35歲以後開始逐漸增加,到80歲時達到250/10萬,且男性(400/10萬)明顯高於女性(150/10萬)。

根據近年來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胃病的發病年齡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青年人胃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35歲以下青年人胃病占5.4%。青年人胃病發病率的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胃病發病率的地區差別很大,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等因素密切相關。


  胃病有何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病的主要病因,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為革蘭陰性微需氧菌,長2.5~4.0微米,寬0.5~1.0微米,呈彎曲螺旋狀,一端帶有2~6根鞭毛,僅寄居於胃上皮細胞表面,在胃小凹上部胃上皮表面和黏液層中最易找到,亦可侵入到細胞間隙中,其致病機制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幽門螺桿菌產生多種酶如尿素酶及其代謝產物如氨、過氧化氫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對黏膜有破壞作用;

  ②幽門螺桿菌分泌的細胞毒素如含有細胞毒素相關基因和空泡毒素基因的菌株,可導致胃黏膜細胞的空泡樣變性及壞死;

③幽門螺桿菌抗體可造成自身免疫損傷。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幾乎均可引起組織學胃炎。長期感染(約5~25年)後,部分患者可有胃黏膜萎縮和化生。


  2、物理因素:長期飲濃茶、烈酒、咖啡,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可導致胃黏膜的反覆損傷。

  3、化學因素: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黏膜攝護腺素的合成,破壞黏膜屏障;菸草中的尼古丁不僅可影響胃黏膜的血液循環,還可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造成膽汁反流;各種原因的膽汁反流均可破壞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改變。

  4、免疫因素: 電子顯微鏡下的幽門螺桿菌是部分慢性胃炎的病因,以胃體胃炎表現為主,患者血清中能檢測到壁細胞抗體,伴有惡性貧血者還能檢出內因子抗體。壁細胞抗原和壁細胞抗體形成的免疫複合體在補體參與下,破壞壁細胞。內因子抗體與內因子結合後阻斷維生素B 12與內因子結合吸收,導致惡性貧血。

5、其他因素:慢性胃炎的萎縮性病變的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胃黏膜營養因子(如胃泌素、表皮生成因子等)缺乏,或胃黏膜感覺神經末梢對這些因子不敏感,可引起胃黏膜萎縮。



  燒開水中加入1勺它,胃不疼了, 幽門螺桿菌乖乖投降

  這1勺是指繡球菌菇粉,是歷代醫家養胃護胃的良方,可以緩解胃不適、提高胃動力,其中的單糖和糖蛋白能養護脾胃,還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增強胃動力,避免外來物質侵害胃部。

  這裡不建議喝太熱或太涼的水,40℃左右水溫是最合適的。過燙的液體進入食道,會破壞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誘發食道癌,這已是醫學界的定論。而攝入冷飲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使平滑肌痙攣,可以引起胃腸不適或絞痛甚至是腹瀉。

  胃不好的人,切莫空腹吃這3種食物

  01、黑棗:黑棗的某些成分與胃酸結合,會在胃內結成硬塊,形成胃結石。

  02、山楂: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機酸,空腹食用會使胃酸猛增,對胃黏膜產生不良刺激,導致胃脹滿、吐酸水;且空腹食用 會增加飢餓感,加重胃病。

  03、紅薯:如果空腹食用紅薯,容易刺激胃壁分泌更多的胃酸,導致胃部不適,或加重胃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