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走出的李宗義:十七歲被迫退學,自學苦練成為京劇名家

聽戲app 發佈 2020-01-14T12:01:16+00:00

一、天津小戲迷天津與古城北京近在咫尺,對於京劇,天津人有著象北京人一樣的喜愛。他幼年聰慧好學,當年在李家附近,有個「遵道堂」,是道教設立的誦經奏樂組織,在七、八歲時就參加進去,細心揣摩,漸漸知音明律,對笙、管、鍾、鼓諸般樂器,盡能操之。

一、天津小戲迷

天津與古城北京近在咫尺,對於京劇,天津人有著象北京人一樣的喜愛。近百年來在天津曾湧現出不少對京劇藝術造詣頗深的票友,如王君直、王頌臣、王庾生、王付生、李克昌、劉叔度、韓慎先(夏山樓主)等。他們的技藝精湛,馳名沽上。天津票友「下海」而成名者也大有人在。李宗義就是其中之一。

李宗義,祖居天津,生於一九一三年。他幼年聰慧好學,當年在李家附近,有個「遵道堂」,是道教設立的誦經奏樂組織,在七、八歲時就參加進去,細心揣摩,漸漸知音明律,對笙、管、鍾、鼓諸般樂器,盡能操之。李宗義從小受到音樂的薰陶,這對於他後來愛好京劇以至成為專業演員是不無關係的。

他在上小學時,遇上了一個愛好唱京劇又會拉胡琴的同學,二人志趣相投,經常在一起拉拉唱唱。所學的唱段主要來自留聲機,有時也溜進戲院裡去聽「蹭戲」。在李家不遠,有一家收音機修理店,店主人發現了這兩個小戲迷,為了招攬生意,便讓他倆在課餘時間到店裡的麥克風前演唱幾段京劇,藉以吸引顧客。李宗義幫了修理店的忙,自己也受到了鍛鍊。


二、參加票房

後來,在天津三義莊有一個開「槓房」的老闆,愛好京劇,成立了一個名為「同志國劇杜」的票房。李家離槓房不遠,他當時剛剛十幾歲,就成了這個票房的少年票友。他的嗓音條件好,又肯學,逐漸為人們所注意,並常受到一些老票友的指點。他十四歲時,結識了天津名票王夢鴻(王庾生之弟),認王為師,受益很多。他十六歲時,被邀參加一場義務戲的演出,登台者都是少年票友。李宗義表現出了才華出眾之處,天賦的一條鐵嗓鋼喉,一鳴驚人。從此,李對京劇的研究日益勤奮,堅持喊噪子,苦練基本功,真像是從事戲劇這一行的人了。

當時李宗義的家境比較困苦。他的父親在他十一歲時故去,全家生活依賴他哥哥的微薄工資收入維持。在李十七歲時,被迫退學,到頤中菸草公司去做工;但不到一個月,又因資方裁減員工而失業。又經本族叔叔介紹到天津電話局工作,不料幾個月後因患病被迫離職。一九三一年他十八歲時,經姐丈介紹到河北電影院工作,才算找到了得以餬口的棲身之地。河北電影院工作為他學戲提供了有利條件。每天上午影院沒有營業,舞台空著,他就利用這個機會練功、吊嗓,每天如是,不論酷暑寒冬從不間斷,扎紮實實地苦練了三年。他省吃儉用,遇有北京來的名角演出,他絕不放過觀看的機會,如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等人來津時,每演必到。他默解能力極強,更認真觀摩,苦學不輟。在河北電影院任職期間,李經常與一些著名票友登台演出,相當活躍。


李宗義的姐丈看到他對京劇事業的追求如此迫切,日後必有發展前途,因此在李二十四歲時,姐丈動員他辭去影院工作,專心致志地從事京劇事業,並以自己的積蓄為其購置了「行頭」,鼓勵他正式組班演出。

三、登台演出

河北電影院有一段時間業務不振,院方決定在每周六和星期天加演京劇,便邀請李宗義與中南國劇社的票友演出。李上演的劇目有《借東風》、《失空斬》、《四郎探母》、《白蟒台》、《法門寺》等,都是唱工重頭戲。同台演出的票友有卞勵吾、崔景雲(下海後改名崔熹雲)、李象鈐等。一時轟動津門,河北電影院車馬盈門,座無虛席。這一段時間的舞台實踐,是李宗義藝術成長最有實效的時期。

經過幾年的舞台鍛鍊,李宗義在藝術上日臻成熟,決心出門跑跑碼頭,尤其是京劇的發源地--故都北平。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由信義社經勵科劉德珍幫忙約請了北平的「四梁四柱」,湊齊班底,安排好戲碼,一九三七年他二十四歲時赴北平演出。

四、勇闖北平

北平名家薈萃,若無獨到之處是不容易受到觀眾注目的。李宗義以其高亢挺拔、響遏行雲的嗓音,英姿勃發地出現在北平的舞台。第一場打炮戲為《四郎探母》。當時已享盛名的奚嘯伯,看了這齣戲以後說:「這個演員今後是我的勁敵!」接著,他又演出了《群英會》、《借東風》、《楊家將》、《大探二》、《蘇武牧羊》等戲,與他合作的有姜妙香、茹富蕙、李多奎、馬艷芬、梁慧超、哈寶山等。北平的觀眾對李宗義的演出深為嘆服,他竟然在這京劇的發源地站住了腳跟。

李宗義來北平也是為了求師訪賢。一九三八年,他拜著名演員鮑吉祥為師。鮑吉祥舞台實踐經驗豐富,門徒很多。李宗義誠意求教,潛心學藝,從而藝術造詣不斷加深。


人們稱道李宗義是髙派老生,可是他始終沒有機會直接受業於高慶奎。他演的髙派劇目完全是從唱片中學來的。在一九三八年的一次宴會上,他曾與髙慶奎相遇,席間,李宗義對傾慕已久的高慶奎表示極大的敬意,髙對李也亳無掩飾的流露出愛才之情。李宗義雖有拜髙為師之心,但因高身體多病,此願一直沒有實現。

關於李宗義的戲路宗派問題,他曾對人說:「我不是完全學髙派,是根據個人條件,博採眾長,誰的唱作好,我就學誰。」他不拘各種髯口的戲,一律都學都唱。如《戰太平》、《奇冤報》宗譚富英,《甘露寺》、《四進士》宗馬連良,《白帝城》宗王又宸,《轅門斬子》摹劉鴻聲,至於《逍遙津》、《斬黃袍》則摹髙慶奎。到晚年他專攻高派。

一九四○年李宗義定居北平。以後,他帶領劇團奔波濟南、青島、漢口、上海、南京、蕪湖以及西安、天津等地演出,此時已南北馳名矣。

五、排演新戲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挑起內戰,田漢寫了一個新京劇《琵琶行》,歷史題材,具有反對蔣介石倒行逆施的現實意義。北平進步人士馬彥祥等決定演出這個劇本,並想通過這個戲對京劇作一次改革性的嘗試。馬彥祥知道李宗義對京劇改革有興趣,便邀他參加排演《琵琶行》。這無異是在國民黨統治區掀起一個「新平劇運動」。思想內容的新,必然要求表演形式的新,需要突破一系列舊的框框。

當時北平戲曲界的保守勢力根深蒂固,革新面前障礙重重。京劇界內外那些認為傳統的京劇是完整無缺不可改變的人,議論紛紛,而最直接的阻力是欺行霸市的經勵科。他們把持著各班社的演員,不允許配角甚至龍套演員加入新劇排演。倘若未經他們同意而參加了這個戲,得罪了經勵科,從此就無法搭班演戲,就吃不上唱戲的這碗飯。

馬彥祥是排演《琵琶行》的總負責人,為了打破經勵科對演員的壟靳,他邀請四維劇校的在校同學參加,馬彥祥任導演並負責全面業務,李紫貴參加導演工作兼演員,畫家葉淺予負責舞台美術,音樂方面有琵琶專家楊大鈞教授參加,負責宣傳工作的是何海生、劉乃崇。主要演員有李宗義、梁小鸞、白家鱗等。四維劇校的同學有謝銳青、劉秀榮、袁國棟、王葳蕊、王為松、梁久榮,張春孝、朱秉謙等。排練場地就在李宗義的家裡。

經過兩個月的排練,第一次演出在長安大戲院,連演七天,受到觀眾熱烈歡迎。田漢從上海拍來電報,祝賀新京劇《琵琶行》演出成功。此後繼續演過多場。報紙上紛紛發表評論,以讚賞的口吻肯定這齣戲具有現實意義,並對京劇有所革新,推崇演出者的革新精神。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