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一曆法篇(學生速記版)

中學教育研究工作室 發佈 2020-01-14T12:13:21+00:00

1.紀年法 (1)干支紀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兩字相配,用以紀年,如辛亥、戊戌之類。



1.紀年法

(1)干支紀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兩字相配,用以紀年,如辛亥、戊戌之類。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為六十,因而經六十年,周而復始,循環不已,經久不亂,永無窮盡。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與妻書》)

(2)帝王年號紀年法

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稱元年。從漢武帝起有年號,後多用年號紀年。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張衡傳》)

(3)王公年次紀年法

這種紀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戰國時代。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廉頗藺相如列傳》)

(4)年號干支兼用法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梅花嶺記》)

2.紀月法

(1)序數紀月法

古代紀月,常用序數。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後來又按夏曆把一年分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個月,並以此來紀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禪山記》)

(2)時節紀月法

有時用「孟」「仲」「季」分別表示一季中的三個月份。如「孟春(1月)」「孟冬(10月)」。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古詩十九首》)


(3)地支紀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荒村建子月(農曆十一月),獨樹老夫家。(《草堂即事》)

3.紀日法

(1)干支紀日法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石鐘山記》)

(2)序數紀日法

初八日,始開靖海門及大南大東二城門。(《三元里抗英》)

(3)特定稱謂紀日法

①朔 農曆每月的第一天。

諸生許用德者以閏六月朔……(《閻典史傳》)

②望 農曆每月的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賦》)

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與妻書》)

③晦 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登泰山記》)

(4)傳統節日紀日法

①元日 農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 農曆正月初七日。

人日題詩寄草堂。(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③三元 上元,農曆正月十五日。舊俗以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叫燈節。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合稱為「三元」。

④社日 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兩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杜甫有詩:「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


⑤花朝 農曆二月十五,相傳為百花的生日。

傷懷同客處,病眼即花朝。(《早春》)

⑥寒食 農曆清明前二日,冬至後一百五日,又謂之「寒令」,須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為「寒令」的代稱。溫庭筠《寒食節日寄楚望》詩:「時當一百五。」

⑦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 農曆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終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總稱「三伏」。

⑨初七、下九「初七」,農曆七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叫「七夕」。傳說每年此夜牛郎織女在天河鵲橋相會。「下九」,指農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為「中九」。漢時,初七、下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孔雀東南飛》)

⑩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人們以為這時的月亮最亮,故以此時為賞月之佳節。

⑪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日。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所以稱為重陽。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

⑫冬至 冬至節,古人把冬至看成是節氣的起點,從冬至起,白晝時間一天天長起來,叫作「冬至一陽生」。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揚州慢》)


⑬臘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風俗。

⑭除夕 農曆一年最後一天晚上,「除日」是「除舊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或「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紀時法

(1)天色紀時法

古人主要根據天色把一晝夜分為若干段。一般地說,日出時叫旦、早、朝、晨,日入時叫夕、暮、昏、晚,太陽正中叫日中,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太陽西斜叫昃(太陽偏西)。

具體如下:夜半(23~1點)、雞鳴(1~3點)、平旦(3~5點)、日出(5~7點)、食時(7~9點)、隅中(9~11點)、日中(11~13點)、日昃(13~15點)、晡時(15~17點)、日入(17~19點)、黃昏(19~21點)、人定(21~23點)。

古人一日兩餐,朝食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段時間叫食時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段時間叫晡時。日入以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人定以後是夜半,夜半以後分別是雞鳴和昧旦,這是天將亮的時間。此後是平旦、平明,這是天亮的時間。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木蘭詩》)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孔雀東南飛》)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 (《孔雀東南飛》)

(2)十二地支紀時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古人把第一個小時叫作初,第二個小時叫作正。例如:子時的兩個小時就叫子初、子正。

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十三點是午時。蘇軾《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雖每遇潮上,閉得一兩時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自須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晝短夜長,差了三個時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個時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5.五更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6.農曆

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

7.二十四節氣

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8.四時

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