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理學,可以療愈自己的心理問題麼?

中科壹心理 發佈 2020-01-14T12:23:41+00:00

原因是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交匯的學科,包含非常理科的內容,也有人文色彩的內容,甚至還有臨床醫學的內容,加之心理學門派眾多。

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遲毓凱曾說:

「其實,心理學不適合自學,尤其是非功利的以解決自我心理問題為目的的自學,最容易走火入魔。」


原因是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交匯的學科,包含非常理科的內容,也有人文色彩的內容,甚至還有臨床醫學的內容,加之心理學門派眾多。自學者往往按興趣來閱讀或學習,難免會丟掉全面性,變得片面。


其實這個問題本質上還是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自學心理學,最後成為了心理學家,不僅幫助了自己還有能力幫助他人。但有些人可能因為跳不出自我的局限,心理問題不減反增,誤入歧途。


總的來說,我們都不建議大家埋頭苦學,閉門造車。


如果僅僅是希望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找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解決是最高效的方式,因為比起日日夜夜受困於這個問題而長久無法解決的痛苦,花費金錢高效解決也許是最小的代價了。


如果希望從事心理學相關的職業,也需要一個好老師來幫助你更快成長!



01

嚴重心理問題並不提倡自己解決

看完了你的敘述對自我學習心理學的一些疑惑。能否自己學習心理學,解決自己的問題。
答案是能。問題是能解決多少?我所知道的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名字我忘了,他自己就是通過寫作來進行自我治療。原本就是想自我療愈,沒想到在自我療愈的過程當中,成為了一個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其實有很多著名的心理學家,他都是帶有自己的一些問題,然後進入到心理學的這個殿堂。這就是所謂的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但是不得不說明一點,當一個人對心理學有興趣,或者帶著一些疑問進入到心理學。剛開始是沒有基礎的,是非常淺的狀態,這個時候你看一些市面上的書籍,簡單的做一些調整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當你積累到一定知識量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那個時候會產生迷茫困惑。到了這麼一個階段的時候,就該找老師進行學習。所以換句話講,入門是可以很快,但是到了一個坎兒以後,還是要有老師來帶。


當然不排除一些悟性很好的,他本身的個人天賦很適合做心理諮詢這一行業。也可以很快的舉一反三,然後幫助自己解決一些龐大的心理問題。但是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作為我個人並不提倡自己一個人解決。因為那樣會走很多的彎路。

有時候會處於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狀態,這個時候作為一個老師,他從第三方角度來看你的狀態和你的學習進度會非常的清晰,對你非常有幫助。本身自己可能是帶著一些心理問題來學習的這個時候這個問題可能就會給你帶來干擾。
我個人是經歷過這個階段的,如果你個人的情緒控制不是很好,意志力也不是很強大,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且你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不建議你去做。如果你只是碰到生活中的一些困擾,你自我感覺並不算很大的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可以去嘗試。

最後一點不得不提示一下。也可以說是一種警告。有很多心理學愛好者,也是因為自己身上一些困惑和問題來尋求答案,可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從心理上認可了自己某些問題。這就好像找到了依據。

然後把一些心理問題的特徵,往自己身上貼。結果是感覺自己找到了原因,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依然沒有過好他的生活。現在還會得到更多的困擾。

比如說為什麼我知道了原因,這還是不知道怎麼做。會陷入到一個漩渦當中,這個時候就體現出老師的作用。因為他是一個旁觀者。


02

書籍僅是輔助

重點需從關係中去療愈


以心理行業從業者身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大學一年級開始接觸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一直感覺沒有什麼幫助,就像看科普文的樣子,能夠拿出來談,但是跟自身的聯繫太少。

出來工作後,真正遇到一些情緒困擾和問題,也看了好一些分析的文章,還是沒有太多可以跟自己連結的點。

後面由於一些現實問題終於情緒崩潰了,才真正去學了心理諮詢。

注意,是心理諮詢,不是心理學。心理諮詢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專門講心理治療和諮詢的。

真正開始產生療愈是學了精神動力學,一開始叫精神分析,後面因為理論不斷發展,融合修正了許多,所以叫精神動力學。

因為精神動力學,講的是你潛意識的東西,我之前一直沒有多大效果,是因為都是在意識層面在給自己做分析。這樣效果是不明顯的,而且大多數用自己主觀的角度去看,更加難以看得清自己的一些慣有的難以覺察的行為模式或心理,人格特點等等。

所以,光看書的話是不夠的。

然後談到精神動力學療愈的幾個關鍵點。


  • 在關係中療愈


這裡涉及一些專業術語,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一顆種子,他在一個相對不好的環境下生長了一段時間。很遺憾,他長得歪歪斜斜,快要倒了。然後他找到了心理諮詢,諮詢師在治療中,提供了一個他從來沒有過的環境,這個環境是他需要的,滋養他,給他力量,慢慢地他可以活過來,然後開始用他最本真的方式去成長,慢慢長直長大。

所以,你可能需要在你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可以提供你這樣的關係的人。通常他們會是心理諮詢圈裡的人。


  • 培養自己的覺察感知能力


有個術語叫心理防禦機制。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用來保護我們的,但是用的不好用的過度反而就是阻礙我們的。

而大部分心理相對不夠健康的人,就是在生活工作中,過多的使用一些不太恰當的防禦機制,導致了很多的困擾和麻煩。讓人絕望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連意識層面都沒有覺知,就這樣惡化下去。

所以,你需要去學習和識別自己常用的防禦機制是什麼。需要挺高自己的感受性。能夠看到問題所在,才慢慢有應對的可能。

提供感受性,也是一個慢慢練習提高的過程。還有很多,暫時說一兩點,有興趣可以加我私聊。

回到心理學的範疇上。

心理學上有很多的分支,比如社會心理學,基礎心理學這些,測量心理學什麼的,大部分是科普類的,可能只給到你知識層面上的幫助。


真正想幫到自己,還是需要切入到心理諮詢這個版塊。


心理治療有很多流派,總的來說,他們提供了一種我們理解人的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他不是絕對的,他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他也有適合我們的部分,我們被恰當地理解,看見,然後得到療愈。

相信你也可以。


03

勸解自己永遠比勸別人難


心理學存在的意義就是先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再遍歷他人~

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別的,所以有些人單純的學習心理知識並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還是離不開諮詢師的幫助。

自己心中有困惑,想通過學習心理學解決,不知道能否有效?

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堅守本心,把知識轉化為動力,那麼確實可以治癒自己。

但是如果無法堅守自己,也可能陷入心理怪圈,讓自己更加困惑。

當然,想要學習心理學當然是可以的,技多不壓身嘛。但是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心靈怪圈,坦然的勇敢的做自己,讓一切不好的感覺像水流一樣流經自我,最終自然消逝,自我也可以得到洗禮和新生。


應該怎麼學習比較好?


當然是從最簡單的做起,那就是看書,看文章也行。

平台也有很多關於心理學的文章和書籍,你可以參考一下啊,對於初學者的你來說,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閱讀之後記得自我總結,很多進步和成長都是在總結中產生的。


大家是怎麼通過心理學自我療愈的呢?


這個問題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更有收穫,就我而言,學習心理學知識興趣愛好,至少這個學習的過程我是快樂的。

我們總是很容易去勸解別人,但在自己遇到心結時卻很難化解。其實,最難勸的總是自己。

遇見你看看這本書,《自我療愈心理學:為什麼勸自己永遠比勸別人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est regards

Levi


04

一知半解的學習

更容易誤入歧途


首先澄清幾個名詞:


心理學:這是一門非常廣泛的學科,其中只有諮詢、臨床心理學,才針對心理問題開展工作,而教育發展、社會、認知、工業等方向,並不關注心理問題。

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治療抑鬱焦慮障礙也是解決問題,但是需要藥物幫助;暫時緩解情緒也算是解決問題,其實和朋友聊聊天就能達到;讓自己人格有所改變也算解決問題……等等。如果自學心理學,可能有哪些效果?

了解事情的發展規律:心理學能告訴你心理問題的發生髮展規律,於是你就能看到自己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你的反思能力足夠強,且心理問題並沒有嚴重影響到你的反思,那麼你很有可能自己想到解決方法。例如學習家庭生命周期後,主動與伴侶改變關係模式。

學習操作化方案:辯證行為療法對一些障礙提供了操作化的方案,可以按照操作手冊去執行。但是它有一個弊端,就是你自己並不能準確評估自己究竟是什麼障礙,而且在操作時,很有可能走偏,這就類似於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自己增肌,不僅效率低下,搞不好還會弄傷自己。

改變看問題的視角:學習心理諮詢有可能幫你改變看問題的視角,你開始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而非一味指責埋怨別人;你開始發現真正影響你的不是事情,而是你對這件事情的理解;你也可能發現,你現在對待你伴侶的方式,和你媽對待你爸的方式如出一轍。

這種思考非常有價值,但往往僅停留於「知道」這個層面,如果要做出改變,往往動力不足,這種動力不是知識能帶給你的,而是需要一段真實的咨訪關係。

緩解焦慮:很多時候,你感覺到抑鬱和焦慮,但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抑鬱焦慮,於是你又會因為這個「不知道」而更焦慮。學習心理學,能幫你了解自己目前究竟怎麼了,緩解因為「不知道」而產生的焦慮。


總結:

自學心理學並不是一個好的策略,雖然看上去它不用花很多錢,還能讓自己多一項技能,但實際上它的代價是低效和偏頗。


很多人自學心理學後,開始把自己的問題歸因給原生家庭、伴侶、環境;或者給自己貼上各種精神障礙的標籤;


或者用一種「自以為正確」的思路重新解讀自己的問題,導致距離問題本身更遠;甚至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否定心理諮詢的價值,堵上了自己的一條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