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到底有沒有軍事指揮才能?從夷陵之戰探尋蜀漢慘敗的歷史真相

鐵馬冰河wu 發佈 2020-01-14T13:06:16+00:00

引子三國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發生於蜀漢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間,其起因在於孫權乘關羽發起襄樊之戰,率軍大舉北進之時,派呂蒙襲取荊州、擒殺關羽而造成吳蜀交惡,劉備的戰略目標在於復奪荊州,間接為關羽報仇,重新取得三國對峙中的優勢地位,但最終結果卻是空國而出、志在必得的劉備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


引子

三國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發生於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至章武二年(222年)間,其起因在於孫權乘關羽發起襄樊之戰,率軍大舉北進之時,派呂蒙襲取荊州、擒殺關羽而造成吳蜀交惡,劉備的戰略目標在於復奪荊州,間接為關羽報仇,重新取得三國對峙中的優勢地位,但最終結果卻是空國而出、志在必得的劉備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徹底喪失了對戰略要地荊州的控制權,從而被牢牢羈縻在三峽以內的巴蜀促狹之地。

夷陵之戰身經百戰的劉備敗給初出茅廬的陸遜,從此國力大損,令剛成立不久的蜀漢 走上了由盛轉衰的下坡路。從古至今,人們大都將夷陵之戰的慘敗歸咎於劉備不善用兵,認為導致蜀軍大敗虧輸的主因是劉備下令在崎嶇難行、雜樹叢生的夷陵古道上連營七百里,於是給了陸遜施以火攻的有利時機。

那麼,劉備到底有沒有軍事才能?他究竟會不會統兵作戰?


劉備順江東下討伐東吳前的各項準備

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敘述了劉備出兵伐吳的各項軍事安排:「遂命諸葛亮保太子守兩川......川將數百員,並五溪番將等,共兵七十五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 。彼時諸葛亮從大局考慮,反對劉備傾國伐吳,但最終無力諫阻。於是劉備命他保太子(劉禪)守兩川,這點與歷史記載相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共兵七十五萬」上,這點沒有任何史料為證,只能根據《三國志》記載的司馬昭發兵滅蜀時「(蜀漢)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的記載來推算,建立初期的蜀漢政權絕不可能擁有七十五萬兵力,按裴松之、王隱、呂思勉等人的估算,參與夷陵之戰的蜀軍最多在五至七萬之間。

吳大都督陸遜之登場

戰事初期,蜀軍進展順利,一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竟然長驅直入吳國境內數百里。在此期間,孫權遣使求和,劉備盛怒不許。臨危受命的東吳大都督陸遜則步步退讓,採取誘敵深入之策,針對來勢洶洶的蜀軍,指揮吳軍且戰且退,最後在夷陵猇亭(今湖北宜昌以北)一帶據險堅守。


吳蜀兩軍在夷陵猇亭一帶對峙時,東吳安東將軍孫桓被蜀軍圍困在夷道城,危若累卵,諸將認為孫桓是宗室成員,應該火速發兵救援,而陸遜卻認為孫桓平素善於治軍,愛惜士卒,甚得軍心,加上夷道城「城牢糧足」,所以不必憂心,他自信的對部將說:「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 。諸將對陸遜擅自退卻數百里本已不滿,如今孫桓被圍又不發兵去救,於是都以為陸遜在說大話而實際是畏敵如虎。

由於東吳諸將對陸遜堅守不戰、避弱待疲的作戰策略不能理解,紛紛求戰,均被駁回,難免口出怨言。這些吳軍將領中,有孫策舊部,也有宗室親貴,資格都比陸遜老,他們「各自矜恃,不相聽從」。對此,陸遜召集諸將,拔劍說道:「劉備是聞名天下的人物,就連曹操都懼其三分。如今他率軍犯我疆土,必欲取我荊州。這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不容小覷。諸君深受國恩,應當和睦團結,共同對付劉備,以報主公恩典。而如今大家不服從主帥指揮,如此怎能禦敵衛國!吾雖乃一介書生,卻受命於主上擔當指揮之任......大家要各自承擔責任,否則,軍有恆規,軍法無情」!


陸遜一番話,柔中帶剛,言之有理,諸將自然不敢再造次,否則一旦被軍法處置,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大家暫時按捺住心中不滿,依照陸遜軍令,令出而行,全力以赴。

吳軍拒不出戰,劉備無計可施,竟祭出昏招,犯了兵家大忌

這時,屯紮在猇亭的劉備大軍求戰不得,進退失據。劉備本欲速戰速決,見陸遜堅守不出,長久對峙對己方明顯不利,卻又不能輕易退兵,否則前功盡棄,於是只能做好與吳軍打持久戰的準備。他認為,吳軍長於水戰,而己方善於陸戰,為揚長避短,他竟然下令「 舍船就步」,令全軍一齊棄船登岸,在崎嶇險峻的山道上設立四十餘座營盤,再樹柵連營七百餘里。

這種結營禦敵之法,恰恰犯了兵家之大忌,就連遠在中原的曹丕聽說劉備樹柵連營七百里時,立刻就預感到蜀軍的敗局。《三國志》記載,曹丕得知吳蜀對峙夷陵,劉備連營拒敵時,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吳蜀之最後之決戰

對劉備之舉感到最歡欣鼓舞莫過於吳大都督陸遜了。他最擔心蜀軍水陸並進,夾攻夷陵。如今,令他最害怕的事不但沒有發生,反而是劉備依山傍岩樹柵連營,正合自己以逸待勞的初衷。見劉備如此「配合」,陸遜感到自己已穩操勝券。據史料記載,他非常興奮地給孫權去信說:「備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才,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查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

史載,吳蜀兩軍相持到二二二年(章武二年)閏六月,陸遜知道反攻的最佳時機已到,於是召集諸將商議作戰細則,可大多數將領卻認為:進攻蜀軍的最佳時機應在戰爭初期,如今蜀軍已經深入吳境五、六百里,與我對峙長達七、八個月,一些要害之地已被其占據並固守,此時發起反攻未必對咱有利。

陸遜力排眾議,說:「劉備老奸巨猾,經歷複雜,見識廣博,進兵之初,他思慮周密,兵鋒甚銳,我們不一定拼得過他。而今相持已久,蜀軍遠來,未占到便宜,將士疲憊,軍心渙散,對我已無計可施,現在發起反擊,正是時候」。


夷陵之戰的過程很簡單,陸遜令諸將分頭縱火,夾擊劉備,蜀軍猝不及防,大敗虧輸。

戰役之初,陸遜先派一支兵馬嘗試進攻蜀軍一營,卻遭挫敗。他卻從中找到了破蜀軍連營的火攻之法。他命諸軍每人手持一束乾草,乘天黑殺入蜀營,再順風防火,火借風勢,一下就席捲了整個蜀軍大營。 待火勢形成,陸遜便下令全軍發起反擊。大將朱然接令後率五千兵馬擊潰蜀軍前鋒,接著向劉備主力側後迂迴包抄,準備截斷劉備退路。劉備見大勢不妙,忙下令撤退,吳將韓當等率軍緊追不捨。蜀軍且戰且退,張南、馮習、沙摩柯等大將相繼陣亡,杜路、劉寧等無路可退,被迫繳械投降。

劉備沿途收集潰兵,北撤到馬鞍山,在此挖壕築壘,準備陳兵自衛。陸遜絲毫不給劉備喘息之機,他指揮吳軍從四面猛攻馬鞍山。蜀軍本已是驚弓之鳥,面對吳軍的猛烈圍攻,很快土崩瓦解,先後損失了兩、三萬人馬。當晚,劉備乘夜組織突圍,好不容易殺出條血路,繼續沿三峽向蜀境撤退。陸遜命安東將軍孫桓以及原巫山、秭歸守將李異、劉阿率軍銜枚急追。


面對兇猛追殺的吳軍,蜀軍將士也進行了頑強的抗擊,負責斷後的蜀將傅肜,率部拚死搏殺,部下死傷殆盡,只剩他一人,仍在堅持,吳軍勸其歸降,他怒罵曰:「吳狗!哪有漢將軍投降的」!遂力戰而死。

《三國志》記載,從事祭酒程畿,隨蜀軍敗逃,溯江後撤。眼看追兵將至,部將勸他:「後追已至,解船輕去,乃可以免」。程畿正色道:「吾在軍中,從未因敵進攻而逃跑,更何況現在是隨從天子而遇險呢」 ?他拒絕解舟逃跑,而是持戟迎戰,大批吳軍船隻追至,程畿英勇戰死。

劉備狼狽不堪的退到秭歸,在此收集殘兵敗將,準備依託舊有的防禦工事穩住陣腳。但吳軍窮追不捨,根本不給他有立足的機會。秭歸一戰,蜀軍再遭重創,數萬大軍基本全軍覆沒。

秭歸慘敗後,蜀軍已無還手之力,劉備率殘軍繼續西逃,為了遲滯追兵,他命人在大道上焚燒鎧甲。之後,他翻山越嶺,搶在孫桓前面奪路而逃,這才倖免罹難。就在此時,趙雲率軍抵達白帝,閬中太守閻芝也派部將引五千兵馬前來接應。趙雲等率軍抵禦追兵,劉備方才脫險,驚魂未定的回到白帝城永安宮。


劉備知兵否?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劉備雖起於細微,但身上卻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品格,譬如夙有大志,意志堅韌,雄才大略,禮賢下士,知人善任......但他最大的缺點是喜歡聲色犬馬,華服音樂,不喜讀書。如果劉備像諸葛亮那樣博覽群書,他就會明白,出川攻伐東吳是非常艱難之事。

劉備討伐東吳採取的是水陸並進的作戰方針。蜀漢以步軍為主,水軍輔助攻戰,水軍的作用是為大舉壓上的步軍掩護側翼。因為夷陵四周山勢險峻,河流湍急,吳軍很難從南面向蜀軍側後迂迴包抄,所以劉備才敢於下令水軍「舍船就步」,並樹柵連營七百里。然而,在夷陵北面的長江卻給了善於水戰的吳軍提供了可乘之機。

《三國志》記載:「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遜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劉備將數萬大軍部署在長江南岸,陸遜才有機會率水軍溯江而上,將蜀軍分割包圍,再施以火攻,大敗劉備屯紮在南岸的大軍,劉備最後敗退西逃。

連曹丕都知道,劉備在「苞原隰險阻」之地紮營是一定會被敵方打敗的,何況他為防敵軍斷其退路還連營七百里,這是犯了兵家大忌啊。劉備不曉軍事,必敗,孫權必勝。七天後,南方果然傳來了劉備慘敗的消息。

綜合劉備一生的作戰成績單,發現他勝少敗多,確實不善統兵打仗。若不是得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盡心輔佐,加上麾下猛將如雲,他能不能三分天下得其一還不一定呢。



【插圖源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