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研究帕金森病20年 煙臺毓璜頂醫院巴茂文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大小新聞 發佈 2020-01-14T13:27:56+00:00

巴茂文分析患者病情因在帕金森病領域的深入探索,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對獲得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獎勵,煙臺毓璜頂醫院巴茂文團隊完成的「帕金森病及運動併發症發病機制新發現與防治策略」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大小新聞客戶端1月14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術業有專攻。專注帕金森病領域20年,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巴茂文逐漸研究出了些「門道」。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如伴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後期極易產生認知障礙,對這類患者提前干預可儘量延緩認知障礙。此外,通過藥物選擇和精準用藥量來延長「蜜月期」幫患者對抗運動併發症帶來的困擾,巴茂文和他的團隊通過實驗和臨床得來的這組用藥量數據和國際運動障礙協會指南相互印證,讓他在業內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也標誌著煙臺毓璜頂醫院在帕金森病的診治方面邁入了新台階。

巴茂文(左一)分析患者病情

因在帕金森病領域的深入探索,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布《關於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對獲得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獎勵,煙臺毓璜頂醫院巴茂文團隊完成的「帕金森病及運動併發症發病機制新發現與防治策略(JB2019-3-83)」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睡覺「不老實」,小心背後潛伏著認知障礙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直接就會想到震顫、僵硬、運動遲緩等,殊不知便秘、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減退等一些非運動症狀才更複雜。

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巴茂文告訴記者,目前業內關注較多的是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的認知障礙,但這類患者被發現時一般病情較重,再進行干預效果會大大折扣。如果能提早識別帕金森患者的認知障礙,將預防和治療提前,效果將會更明顯。

以此為契機,從2016年開始,巴茂文和他的團隊在臨床工作中對3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根據有無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 進行了病例對照研究,經過三年跟蹤隨訪,得出早期存在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患者,隨著病情進展會更大機率出現認知障礙。

「晚上睡覺不老實,容易大喊大叫或者拳打腳踢的這類患者和家屬應該格外注意。」巴茂文稱,這個實驗的意義在於優化藥物選擇。以此試驗的結論為依據,對早期伴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帕金森病患者進行精準藥物選擇,可以避免加重認知障礙,延緩病情的發展。

巴茂文進一步解釋說,針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藥物有很多種類型,這個結論可以提示醫生在進行藥物選擇時,對早期有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患者儘量避免安坦、金剛烷胺類藥物的使用,並通過神經保護性藥物的改善來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進一步延緩甚至避免認知障礙的到來,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精準用藥,讓「舞蹈樣症狀」遠離帕友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已經成為世界性老年病的第三大殺手,也是患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的神經系統疾病。在臨床上,帕金森病首選藥物治療,且需個體化和終生治療。隨著病情加重,很多患者在服藥後會出現手舞足蹈、扭頭擺腰等「舞蹈性動作」,給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近年,帕金森病也逐漸出現年輕化的特點,給很多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精神負擔。如果能通過藥物選擇減輕甚至避免異動症的發生,進而延長「蜜月期」,則可能讓更多「帕友」更好的回歸社會。

煙臺毓璜頂醫院主任醫師巴茂文團隊項目聚焦帕金森病及運動併發症發病機制與防治策略的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系統研究PD運動併發症的發病機制,提出阻斷非多巴胺受體等關鍵環節以治療的藥物選擇;更新了金剛烷胺用於PD異動症的治療的證據,並確立了其最佳治療劑量;闡明了伴有RBD的早期PD認知障礙的分子基礎,提出RBD聯合腦脊液Aβ1-42檢測有助於確認認知功能下降的高危早期患者,解決了這一領域的難點問題。為推動學科人員知識更新、實驗技術提高及學術梯隊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些是我們臨床中很常見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旦解決將有很多患者受益。」 2017年巴茂文和他的團隊對多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行了萃取分析,確定了帕金森病患者每天對金剛烷胺類藥物的精準計量,即每日用量在0.2g-0.3g之間,對控制異動症發生的效果是相對最佳劑量。他的這一發現對臨床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並和去年國際運動障礙協會指南中的指導用量相互印證。

此外,巴茂文和他的團隊通過大量研究獲知,太極拳運動不僅對延長帕金森病的「蜜月期」有著重要作用,對於一些非運動症狀焦慮、抑鬱、便秘、認知障礙等均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這一系列研究結果直接用於臨床治療,也為諸多港城的帕金森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與「帕友」相伴,耐心細心很關鍵

二十年前,國內神經內科的重點領域集中在腦血管病和神經變性疾病兩大方面,對「帕金森病」的研究剛剛起步,讀研期間將眼光聚焦在「帕金森病」方向的巴茂文並沒想到會因此與「帕友」結緣。

二十年間,巴茂文在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攻堅克難,先後獲得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他負責建立「山東省煙臺地區帕金森病診療體系」,這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此外,他還做了大量帕金森疾病的基礎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向臨床轉化,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讓患者受益匪淺。

「帕金森病早期患者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治療難點在於早期難以發現和確診。」巴茂文說,僅帕金森病綜合症中大概就可以粗分為四五十種,每種疾病都有不同的發病體徵,這就需要醫生根據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並結合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來確診,給患者對症治療。期間需要信心、耐心和陪伴,也需要不斷增進業務能力,鍛鍊識別疾病的「慧眼」。

天道酬勤。多年來,巴茂文潛心埋首在帕金森病領域,其部分成果已向臨床轉化,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巴茂文

專家介紹:

巴茂文,醫學博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目前在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內科工作,主任醫師。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老年醫學會神經醫學專委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腦血管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老年醫學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教學:青島大學神經內科碩士研究生導師;榮譽稱號:山東省城鄉醫師對口支援先進個人。

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老齡化醫學中心臨床學習1年。擅長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及腦血管病的診治。擅長帕金森病與老年性痴呆臨床大數據建立及臨床轉化醫學研究。多次榮獲煙臺毓璜頂醫院中青年技術標兵。

主編《帕金森病與與運動併發症臨床新進展》一書。發表帕金森病與運動併發症方面的文章40餘篇,SCI文章20餘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煙臺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申請專利2項。

責任編輯:高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