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堂」平穩控制血壓,指南推薦為什麼偏愛長效降壓製劑?

中國全科醫學 發佈 2020-01-14T13:38:23+00:00

參考文獻: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基層高血壓管理專家委員會.中國循環雜誌,2017,32:1041-1048.2.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雜誌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1-11.4.DaiL,SongL,LiX,eta


根據2017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治療應以達標、平穩、綜合管理為原則。推薦使用長效製劑,有利於平穩控制血壓、減少心血管併發症[1]。2019年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仍堅持這一原則,明確建議應優選長效降壓藥物,可有效控制24h血壓並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2]。為什麼指南偏愛長效降壓製劑,我們先從血壓波動說起。

異常血壓波動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密切相關

血壓波動是指一定時間內血壓的變化程度,是人類血壓最基本的生理特徵之一[3],又稱血壓變異(BPV)。但是若血壓波動頻率和幅度出現非生理變化,即為異常血壓波動。異常血壓波動與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密切相關,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治療靶點。我國開灤研究顯示,血壓波動越大,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風險越高(見圖1)。BPV每增加4.68%,全因死亡率增加13%(HR1.13,95%CI1.09-1.18),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增加7%(HR1.07,95%CI1.02-1.13)[4]。


圖1 不同血壓波動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變化

清晨血壓增高與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密切相關


2018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提出:24h動態血壓水平、夜間血壓水平和清晨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聯更密切、更顯著[5]。長期的臨床觀察發現,心肌梗死、卒中等惡性心腦血管事件常發生在清晨醒後數小時內,提示清晨血壓的驟升可能是發生惡性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之一,在血壓波動中的意義重大。日本一項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家庭自測血壓中清晨收縮壓≥135 mm Hg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79%[6],是導致心血管事件「早高峰」的重要因素[7]。另外HONEST研究顯示,即使診室血壓正常(收縮壓<130 mm Hg),清晨收縮壓≥145 mm Hg的患者較清晨收縮壓<125 mm Hg的患者心血管風險增加1倍以上(HR 2.47)[8]。J-HOP研究同樣表明,清晨血壓升高會增加卒中風險,且清晨收縮壓越高,風險越大[9](見圖2)。


圖2 與清晨血壓控制良好患者相比,清晨血壓增高患者的卒中風險

長效降壓藥物顯著改善血壓波動 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長效藥物較非長效藥物更加有效降低清晨和24h血壓,改善血壓波動,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國外一項研究比較了4種不同半衰期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RASI;氯沙坦6-9h,替米沙坦>20h,依那普利11h,培哚普利30-120h)的療效,結果顯示,僅長效藥物培哚普利和替米沙坦顯著降低清晨血壓,半衰期最長的培哚普利較其他RASI的24h血壓降幅更大(見圖3)[10]。我國一項針對北京某三級醫院門診患者的調查顯示:服用硝苯地平(半衰期2h)和非洛地平緩釋劑(半衰期11-17h)的患者清晨血壓的達標率分別為29.5%%和26.2%,而服用氨氯地平(長效製劑,半衰期30-50h)的患者達標率約為53.7%[11]。


圖3 不同半衰期RASI的清晨和24h血壓降幅


ASCOT-BPLA研究將19257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組(長效降壓藥物組,半衰期均>24h)或阿替洛爾±苄氟噻嗪組(非長效降壓藥物組,半衰期均<12h)並隨訪6年。結果顯示:長效降壓藥物組6個月後血壓波動(日間/夜間平均連續波動)顯著低於非長效藥物(見圖4);且與非長效藥物相比,顯著降低卒中風險22%(P=0.001),降低冠脈事件風險15%(P=0.002,見圖5)[12]。

圖4 隨訪6個月後SBP波動情況

圖5 與非長效藥物相比,長效藥物對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影響


長效降壓藥物有哪些?


WHO關於長效藥物的定義為谷峰比大於50%,同時,半衰期越長的藥物,作用時間就越長。我國常用的長效(谷峰比>50%,半衰期≥12h,每日服用1次)降壓藥物中,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吲達帕胺、美托洛爾緩釋片分別為各自類別中半衰期最長的藥物(圖6)[5,13-14]。

RASI: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CCB:鈣通道阻滯劑

圖6 我國常用長效降壓藥物的半衰期


小結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血壓波動對靶器官的損傷較高血壓本身更大,與血管性事件的發病率、死亡率密切相關[15]。高血壓患者應優選長效製劑以改善血壓波動、降低清晨血壓,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改善患者預後。

參考文獻:

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基層高血壓管理專家委員會.中國循環雜誌,2017,32(11):1041-1048.

2.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雜誌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4):301-313.

3.中國老年醫學學會高血壓分會.中國心血管雜誌,2017,22(1):1-11.

4.DaiL,SongL,LiX,etal.JClinHypertens(Greenwich),2018,20(2):280-288.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中國心血管雜誌,2019,24(1):1-46.

6.EguchiK,HoshideS,KarioK,etal.JHypertens,2018,36(6):1284-1290.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高血壓學組.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4,42(9):721-725.

8.SaitoI,KarioK,KushiroT,etal.ClinExpHypertens,2018,40(5):407-413.

9.HoshideS,YanoY,HaimotoH,etal.Hypertension,2016,68(1):54-61.

10.NedogodaSV,LedyaevaAA,ChumachokEV,etal.ClinDrugInvestig,2013,33:553-561.

11.汪宇鵬,李昭屏,白瓊,等.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3,41(7):587-589.

12.RothwellPM,HowardSC,DolanE,etal.LancetNeurol,2010,9(5):469-480.

13.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7,9(7):28-126.

14.陳魯原.中華高血壓雜誌,2015,23(7):608-611.

15.田文,周建,景在平.國際心血管病雜誌,2015,42(03):169-171.

專家簡介

馬力

★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全科醫學科常務副主任;

★中國卒中學會全科醫學與基層醫療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家醫工作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青委會主任委員等社會兼職;

★《中國全科醫學》、《中華全科醫學》等雜誌編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