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加薪500遭拒,扭頭跳槽同行,老闆花費過萬人難招回

管理大智慧 發佈 2020-01-14T13:59:36+00:00

最近聽到一個朋友的故事:朋友在一家創業公司當開發,團隊只有4個人,工資都不高,年前一起和老闆商量,說能不能每人加薪500,老闆安撫了一下,說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賺了錢就給大家加薪。



最近聽到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在一家創業公司當開發,團隊只有4個人,工資都不高,年前一起和老闆商量,說能不能每人加薪500,老闆安撫了一下,說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賺了錢就給大家加薪。

結果,朋友出去轉了一圈,找了個工資多4000的工作,立馬就跳槽了。

剩下3個人不幹了,紛紛出去找工作,也找到了比之前多4000的工作,準備離職。

老闆一下子慌了,連忙答應加薪,每人漲4000,但只有一個人願意留下來,其餘2個人都走了。

沒辦法,老闆只能再請兩個新人回來,估計價格也不低。

我朋友和我說起這事時,一臉幸災樂禍:

「原本花500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要花上4000,活該。」

寧可1萬月薪請新人,也不肯給5年老員工加薪,這是不少公司都存在的問題。

拒絕給老員工加薪時,估計老闆們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賺到了,殊不知這樣只是給公司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1、老闆也有苦衷?他們給出了3個理由

老員工被壓榨、新員工拿高薪的故事,在生活中絕不少見。

有個朋友一畢業就加入之前的公司,兢兢業業做了3年,月薪5500,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月薪1萬。

他覺得自己在公司做得還不錯,所以跑去和老闆談,說只要漲薪到8000,他就願意留下來。

誰知道老闆一口回絕了,還在話中有意無意地暗示,隨便走,他隨時能找到合適的新人。

他非常失望,接受了新公司的offer,後來才知道,前公司請了新人填補他的空缺,月薪1.2萬。

他就想不明白了,怎麼老闆願意花1.2萬找個新人,就不肯給自己月薪5500的加點工資?

有老闆曾經向記者哭訴,這不怪我,我也是有苦衷的!

(1)不敢開先例,怕老員工們跟風

老闆不怕給你一個人加薪,但害怕給一群人加薪,如果大家都跑來加薪,自己又要多掏一筆錢,心裡也不捨得。

既然這樣,還不如先給你畫畫大餅,把你安撫下來再說。

(2)鲶魚效應

有些老闆覺得,公司老員工太多,大家都沒了幹勁,所以需要新員工的加入,激發老員工的創造力和拼搏力。

這就像往生性安靜的沙丁魚裡面加入鲶魚一樣,讓大家多點活力。

(3)物價漲了,高工資才能招到新人

有些老闆會解釋,新人高工資,也是無奈,因為現在物價不比幾年前了,要高工資才能招到新人,所以才會比老員工的工資高。

2、不加工資就算了,怎麼你還有理了?

以上幾條原因,站在老闆的角度,看起來很有道理,但細細一想,全部經不起推敲。

老實說,會說出這些理由的老闆,可以說是目光短淺,或者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1)趕走老員工,請一個新員工,成本到底有多高?

《財富》雜誌算了一筆人力成本帳:

「一個員工跳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離職人員工資的93%到200%;一個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需要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企業招新員工所花費的招聘費,相當於一個員工4個月工資;即便如此,企業招聘一個新員工,依然存在超過40%的失敗率。」

簡單來說,老員工離職,需要重新招人,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找到的人不僅工資高,還不一定合適!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乾脆給老員工加點工資,然後讓他安心工作,這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嗎?

你說怕老員工集體要求加薪,公司受不了。但你想想,不加薪,員工就離開,在新公司拿到高額薪水,回頭和留守的員工聊一聊,你猜會發生什麼事?

留守的老員工們會覺得,原先那個誰誰誰,能力不比我強,跳槽就拿到了翻倍工資,那我還留在這裡幹嘛?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就不是一個人離職,而是大部分人離職了,公司還要不要開了?

有個資深HR說得好:核心員工的離職,不亞於一場人事地震。

(2)老員工活力不夠,真的只是因為懈怠了?

不少老闆發現公司活力不夠了,立馬下判斷是老員工懈怠了,於是想招新人來刺激一下老員工。

問題是,這是老員工懈怠了,還是公司的制度、氛圍出了問題?

一朋友開公司,剛開始員工幹勁很足,後來慢慢懈怠下來,公司業績也在下滑:

他沒有立刻把責任推到員工身上,而是開始思考,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此,他一個個找來員工,與之深入交談,再在日常工作中仔細觀察,最後發現幾點原因:

一是公司結構不合理,員工之間分工不夠明確,溝通成本很高,之前還能靠熱情撐著,現在大家撐不下去了;

二是創業時許下的獎勵沒有發到位,員工心裡有意見;

三是所從事的行業有起伏,員工覺得不安心。

找到了原因,他連忙對症下藥:修改公司架構,明晰人員權責;補發獎勵;定期給員工交流行業消息,給員工打氣...

這樣下來,員工的士氣慢慢恢復,公司也慢慢振作起來。

可以看出,員工們士氣低落,和「新」、「老」並無多大關係,公司架構不合理、工作內容僵化,也有很大一部分責任。

如果制度的問題不解決,哪怕再招入多少新員工,恐怕也是於事無補,反而會進一步打擊老員工的士氣。

(3)新員工一定比老員工好?

這個問題,讓馬雲來回答最合適,因為他曾在這上面狠狠摔過一跤。

創立阿里兩年後,馬雲曾在一次演講中告訴「18羅漢」,別想著靠資歷任高職!

「你們只能做個連長、排長,團級以上幹部得另請高明。」

他不僅這麼說,也這麼做了。2006年前後,一大批國際級人才被引進阿里巴巴。

衛哲、吳偉倫、曾鳴、謝文、崔仁輔、黃若、武衛等...但這些人除了曾鳴外,現在早已離開阿里。

2014年阿里在美國上市,當年的18羅漢有7位被寫進合伙人名單。

馬雲後來在演講中回憶:真沒想到,10年以後,我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他小瞧了自己,也小瞧了當年和自己一起成長起來的老員工。

2014年阿里在美上市,馬雲和18羅漢合影

恕我坦白,寧願花高薪請新員工,也不願給老員工加工資的老闆,不是蠢就是壞。

所謂壞,就是有些老闆就愛裝傻充楞,他知道員工做得很出色,公司給到的工資確實配不上他的能力,但既然員工不提,他也樂得裝沒看到。

一旦員工提了,他就開始哭窮,最後勉為其難加一點,能把人哄住就得了。

所謂蠢,就是有些老闆,把員工只當做一枚棋子,總覺得中國那麼多人,要找到人幹活再容易不過,老員工想加工資就是造反,要走就走,另外再招人就算了。

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什麼?老員工走了,業務沒人管,只能花大價錢重新招人,新人價格貴不說,還需要磨合,一時半會也不能上手,業務也耽誤了。

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試錯成本、磨合成本...這些加起來,難道還比不上給老員工加幾千塊工資嗎?

目光短淺至此,不是蠢又是什麼?

3、離開不是為了錢,而是咽不下這口氣!

我曾和不少有過跳槽經歷的朋友聊過,他們都在原公司待了很長時間,其中有一個甚至待了5年。

他們說起跳槽的事情,都對原公司一肚子火:

「我不是在乎這一千幾百塊錢,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其實,老員工心裡也是有一桿秤的,不是說新員工拿著高工資,他們就一定會不開心。

如果新來的員工,學歷高能力強資源多,能夠一手撐起一個團隊,業績一流,那麼即便賺得比老員工再多,恐怕大家也沒話可說,誰讓別人有本事?

不僅不會說閒話,老員工們沒準還會趕緊過去抱大腿,跟著有能力的人才有肉吃!

再說,如果自己也沒什麼能力,每天混日子,哪裡好意思嫉妒別人拿高工資?

問題是,如果新來的員工才剛畢業,學歷比你低,崗位比你低,什麼都不懂,需要你手把手教他,工資卻比你高,你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你在公司待了那麼長時間,每天勤懇工作,從不偷懶,下班後也在想辦法提升自己,結果到頭來,自己想加個幾百塊都被老闆拒絕,那些新人一進公司就拿著遠高於自己的工資。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憑什麼?」

隨手搜一下,不少網友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意想吉祥:三線城市,當時已在崗位工作三年多,得知自己拿著二千八的工資教拿四千工資的學弟做工作時候,說真的,那一刻我也覺得自己不是被辜負了,而是被侮辱了!__cc31114__:親身經歷 ,新人什麼都不會,我作為老人工作幾年,工資比新人少一半,新人工作1年了還是業務都不會,續簽合同的時候幾個跟我一起的老員工直接就說辭職了,領導才把我們的工資調到跟新人一樣,就福利好一點,主要是新人業務能力太低,平時基本就靠老員工做事,幾個新人就兩個能做事的,完全離不開老員工。文仲7:感同身受!曾經在一公司,拿5500,干多少事呢,不細說,離職以後,公司招了4個人(一個管理者)才勉強把事情做了。

正如網友說的,這已經不僅僅是公平與否的問題,這更是對老員工的侮辱了!老員工,就活該被欺負嗎?

幾千年前,孔子就說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錢固然重要,但老員工更看重的,是錢背後的那份尊重、認同。

《羅輯思維》中,老羅就說:

「理想和現實利益之間的關係,就是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理想,我們互相尊重。如果你想把我的理想,納入到你的理想體系中來,可以!請用利益來說話,用利益的方式尊重他人!

4、中國老闆最缺的一課:如何好好對待員工?

前段時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讓人覺得啼笑皆非:

23歲的李先生是重慶一家商務公司的員工,作為區域經理,他每個月工資加提成約6000元。

做了一年,李先生的業績從來沒有低於前三,但收入一直上不去,他和幾個同事一起和老闆提加薪,老闆不同意,於是他一氣之下辭職了。

後來他才知道,因為老闆沒有同意加薪,公司相繼有四五個人辭職了,公司只能再招人,給出的待遇比原來多出1000多。

新人雖然工資高,工作卻干不利索,業績也不夠高,老闆又開始聯繫離職的老員工,希望他們再回來工作。

這樣一來一回地折騰,時間、金錢成本付出了,幹活的還是原來那幫人...

你說,這又何苦呢?

中國的老闆,最應該學習的,就是如何好好對待員工。

要知道,拋開資本、機遇等因素,能做成事情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只有人才能把事情做出來。

不好好對待自己的員工,還指望事情能夠自動完成嗎?

作者慧超就說:

「一位優秀的HR必須具備的素質,就是應該至少每半年,就會同各部門的老大,列出一張漲薪員工的名單出來,然後呈報老闆,並說服老闆簽批。」

這是對老員工的彌補,讓他們可以安心留下,為員工付出。

如果你的老闆沒有這樣的高覺悟,我也可以給你一點建議

1、多去市場看看自己的價格。

有時候老闆壓你的薪水,完全就是靠著信息優勢,這時候「貨比三家」就很重要。

多去招聘網站上看看,自己這個經驗、崗位的人都是誰在招,能給出多少薪水;或者多認識幾個獵頭,有空和他們聊聊;或者多打聽打聽同行的收入。

這樣再和自己的薪水、工作量做一番比較,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真實價格,不會再任由老闆擺布了。

2、保持隨時辭職的能力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想走的時候隨時有底氣就可以走。

在這個社會,硬實力就是底氣。

3、白紙黑字的待遇最重要

不要相信任何人畫的大餅,畫出來的餅是不能充飢的,如果對方給你什麼承諾,想說服你留下來,那必須白紙黑字確定下來。

如果對方說「把蛋糕做大了才有得分」,那理都不要理,轉身走人吧,如此沒誠意,憑什麼要替他賣命?

要記住,青春很寶貴、生命很寶貴,千萬不要把短暫且寶貴的職業生涯,留給一個不值得的公司。

也在這裡奉勸各位老闆,人才,才是一個公司最大的資本。

張小龍(合伙人)帶隊做出了微信,讓騰訊拿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船票」;

姚曉光(合伙人)做出的《王者榮耀》,讓騰訊營收一路攀升,馬化騰成為首富;

更不用說阿里的「18羅漢」,蔡崇信、彭蕾等人,頂起了阿里集團的半邊天。

張小龍、姚曉光、18羅漢...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有了今天的騰訊和阿里。

萬科郁亮說得更直接:人才,是萬科的唯一資本。

人管人累死人,許多老闆把希望把公司做大,但是公司越大,老闆越累。沒有核心員工合伙人團隊,老闆最終的結局要麼是累死,要麼就是散夥心死。這個道理管理者都懂得。那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高效從容的管理者呢?合伙人制度管理是唯一的出路和辦法。

1. 讓優秀的員工當家做主,成為合伙人!

合伙人是未來必然趨勢,萬科,華為,海爾、小米、龍湖等註明的公司都在紛紛推行合伙人管理模式,讓員工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的共同體。讓員工轉變打工心態,從過去為老闆干轉變為自己干。

2、建立合伙人制度管理是讓員工「重新做人」的系統工程!

讓自己等於為公司干,必須建立合伙人的制度,合伙人的制度包括進入機制、發展機制、考核機制、分配機制、淘汰機制、退出機制等制度。

3. 拋棄熟人文化,建立合伙人文化!

合伙人的文化是契約文化,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部門的管理者,有沒有這樣的情況,你的下屬喊你叫大哥,叫老兄、老弟?如果有,這種「熟人文化」將會導致團隊的規章

為什麼?因為你和下屬是兄弟關係,就算犯了點兒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他們為什麼要叫你大哥?只有一個目的:他要特權,想凌駕於所有人之上,不按規則辦事。

股權激勵已經是時代的趨勢,越早導入對自己越有利,若您的同行比你先一步導入,您培養了很多年的人才就可能離你而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您的員工他們也想買車買房,也想過更加富足的生活,您有想過成就他們嘛?一個人的成就取決於他能成就多少人

所以事業合伙人,合伙人時代已經到來 ,越早導入合伙人機制越早受益。有能力 有資金 有資源 有技術的人為你所用 ,與你共進退 與公司共發展 。公司肯定不一樣 。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點讚和評論一下。

2.如果喜歡股權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相關文章。

3.關注後私信我回復「666」,可以為您提供股權諮詢服務,並且有機會獲得《股權結構設計方案》、《公司股東進入與退出機制》《股權代持協議》和《股東合作協議書》等股權相關資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