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至薄,用之則重:從朱元璋對茶的運用,談茶葉對明朝的重要性

一縷青絲繞 發佈 2020-01-14T14:37:30+00:00

茶葉對於明朝時期的漢族人來講已經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普遍之物,早在北宋年間,四川的茶葉年產量已經到達恐怖的千萬斤,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明朝的產茶業發達,早已不是官宦人家所壟斷的稀缺之物,也就是這小小的茶葉卻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茶葉對於明朝時期的漢族人來講已經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普遍之物,早在北宋年間,四川的茶葉年產量已經到達恐怖的千萬斤,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明朝的產茶業發達,早已不是官宦人家所壟斷的稀缺之物,也就是這小小的茶葉卻對明朝的政治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茶葉雖然對漢族來說唾手可得,但是對於吐蕃的藏族人民來說茶葉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之物,由於自然因素的限制,吐蕃難以自產茶葉。但是吐蕃擁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牧馬體系,與明朝形成互補,以茶馬為宗相互交易。明朝利用茶馬貿易,發揮了小小的茶葉的大大的作用,「以茶馭番」「聯藏抗蒙」「獲取戰馬」,都是茶葉立下大功,所以朱元璋才會說「夫物有至薄而用之則重者,是茶也」。

茶葉為何擔得起如此重的評價,首先就要了解中原王朝對茶葉之優勢和吐蕃茶葉之劣勢。

一 小小的茶葉

茶葉雖然小而且量大,但是對於氣候寒冷的吐蕃西北地區來講,茶葉可是和黃金一樣金貴的東西,在北宋茶馬貿易開始之時,茶葉只是作為一種上層的奢侈品作為交易……

1.茶葉優勢

中國的茶葉產自於雲南、貴州、四川等丘陵山地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產茶的國家,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茶葉的人工種植規模,並且在唐宋時期逐漸走向成熟,陸羽的《茶經》是歷史上最全的用茶百科全書,也就表明在唐朝,茶葉就已經是尋常之物。

但是,無獨有爾,番族由於氣候、地形等先天的原因不適合茶樹的生長,那麼自然,茶葉在西北地區少之又少,在唐朝時期吐蕃取吐谷渾而代之後占據了中國的河湟地區,他們時常劫掠、進犯中原,茶葉就這樣被他們帶到了自己的地盤,由於他們沒有茶葉所以根本不知道茶葉是何種之物也不知如何使用

唐蕃聯姻後,文成公主等待著茶葉和茶葉的用法進入西藏,教會了他們如何品茶,但是此時茶葉仍然是吐蕃上層人物才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明朝,茶葉已經完成了下移成為吐蕃民眾必不可少的日常物品。然而明朝壟斷這一小小的茶葉,掌握主動。

2.吐蕃好茶

吐蕃非常喜歡喝茶,除了茶好喝以外與他們的生活習性密不可分。

《洮州廳志》記載「蓋番地苦寒,五穀不生,所種為青稞菽豆已耳,土人磑作炒麵雜以蕪菁酪槳,非茗茶飲輒病,則茶不可須臾離」。

充分展現了吐蕃難以離開茶葉,再加上他們以畜牧業為主,不善農耕,飲食方面喜歡重油重膩,又因為環境原因缺少能夠促進消化解膩的水果蔬菜等物,很容易就引發疾病,但是剛好茶葉又能夠完美地消食健胃、幫助消化,還能夠醫治吐蕃的地域性疾病,這就使得犯人「不可一日無茶」,茶葉成為吐蕃人民的必需品。

小小的茶葉長在中原,吐蕃自己又種不起,所以只能夠依賴明王朝給他們,像這種生活必需品一旦被壟斷,產生的利益和好處是難以想像的,所以朱元璋利用這「至薄」的茶葉玩起了政治遊戲。

如果吐蕃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地方,那麼明王朝肯定也不會費那麼大勁去出口茶葉。

二 目的

元朝滅亡後餘孽並沒有收到全部的清楚,而是一路北退至大漠地區,《高麗志》將其稱為北元,北元政權的存在就如鯁在喉,讓太祖十分的難受,北方的邊患也讓明朝戰馬奇缺,太祖也說「彼以數萬,我以數千,何以當之」,再加上國內養馬並不樂觀,所以,如何拉攏處在抗蒙前沿的西番成為了明朝的頭等大事。

明朝茶多,吐蕃茶少,正如所說「茶者,生人之所用也。西北諸番之地,非茶不生;中原畜牧之師,非馬不給。於是遂有漢唐互市之法,以有易無而內外交利也。」

所以太祖就構想怎樣用我的特產去換取西番的優良戰馬,並且能夠通過小小的茶葉來達到控制吐蕃,讓他不敢背叛明朝,歸順明朝,希望可以通過這樣來達到「斷匈奴之右臂」的目的。這計劃充滿了可行性,只要統治者能夠調劑餘缺掌握番民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就能夠將番民控制在股掌之間,就能夠「固番之心,且以強中國」。

之後,明朝通過建立眾多的茶馬機構,形成了完備的榷茶體系,以茶貴馬賤來讓番人俯首稱臣,這樣北虜和西番就能夠被明朝從中分化,為明朝消除一個心腹大患,並且為明朝尋找了吐蕃的盟友讓北元政權只能含恨。

明朝茶馬貿易的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取戰馬,而是達到納西番以為中國屏障的政治目的,而且西番的人種與北虜相似,驍勇善戰,明朝和掌握了他們之後能夠獲得大量的士兵和間諜,幫助明朝在北元的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系掛於一小小的茶葉之上,通過對茶葉的壟斷,達到朱元璋想要的目的,所以茶葉才會在朱元璋的評價之中占據如此之高的地位。

朱元璋制定了茶業戰略之後,確實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三 小小茶葉,大大作用

以茶馭番的政策實施後,很快就達到了朱元璋想要的結果,西番徹底依附在茶馬體系之下,解決了明朝邊境上的心腹大患,而且還給明朝帶來了非常多意料之外的收穫,這些收穫足以讓明朝碾壓北元。

1.獲取戰馬

茶馬貿易一開通後,諸番紛紛帶著自己最優良的戰馬來到貿易地點和明朝官方交換戰馬,在茶貴馬賤的體系下,明朝獲取了大量西北地區天然的戰馬洪武二十二年,天全六番和碉門茶課司這區區的一個地方就產茶達到了恐怖的二百五十萬斤,為明朝的軍方提供了大量的西北戰馬。

洪武三十一年,四川等地用五十萬斤茶換了將近一萬四千匹上等的戰馬。再加上,茶馬交易需要確定比價,這樣會方便交換。在洪武末年,只需八十斤茶可以換一匹上等馬,而八十斤茶對於正常人家來說也不過是數月的消耗品,六十斤斤茶能夠換一匹中等馬,一匹中等馬就足夠武裝一個騎兵,四十斤茶交換一匹下等馬。

可想而知,明朝前期百年間用茶葉到底換取多少良好的戰馬,數字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武裝起一支十萬人的騎兵不過是舉手之勞,而且還能不再占用耕地牧馬,促進了國內農業經濟發展。

2.羈縻各部

明朝最後也得願以償地束縛住了西北諸番,茶馬貿易的展開,西北諸番在明朝這裡嘗到了甜頭,明朝還保護諸番在菜嗎貿易中應得的利益,就這樣加強了西北和內地之間的交流,疏遠了吐蕃和北元政權的聯繫,甚至可以說是斷絕了聯繫,吐蕃為了生存,也只能和明朝簽訂了攻守同盟的約定,雙方開展了一系列的軍事合作,明朝在吐蕃的幫助下,多次擊敗了來犯的北元,讓北元只敢在大漠地區蝸居,不敢再進犯中原,小小的茶葉起到了強大的束縛作用,讓西北諸番臣服。

3.民族交融

最出人意料又在人情理之中的就是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明朝洮岷地區的主要構成是番族人民,明朝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於是就大量的屯田駐紮,遷徙百姓,使得洮岷地區的漢族人越來越多,再加上明朝開展茶馬貿易迫使西北番人「不敢為叛」,斷了北虜的後路。

茶馬貿易的盛行,讓洮岷地區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於是番人感恩天子不敢為惡,滿足了番人對於茶葉的渴求,又讓他們在茶馬貿易中獲得了利益,遏制了遊牧民族以前對於明朝邊境的侵擾,鞏固了此地的邊防,於是從軍鎮轉變成了市鎮,茶馬貿易帶來的巨大利潤促使著大量的商人來此交易,他們一般呼朋喚友,拖妻帶子來到這個地方像番人一樣生活,番人也逐漸變得「內地番人頗雜漢風,其俗務稼檣,習工作,事畜牧」,形成了多民族的經濟活動,漢族人民也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自此以後,西北吐蕃被漢族同化。

總結:

明朝茶馬貿易取得的成果有三,捐山澤之毛收騋牝之種,不費重資而軍實壯,利一。羈縻番族,俾仰給予我而不能叛,利二。遮隔牆氛,遏其狂逞,作我外籬,利三。此三利保障了朱明王朝百年的長治久安,斷絕了元朝餘孽捲土重來的念想,還順便同化了吐蕃增加了版圖。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一切的肇事者只不過是小小的茶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不起眼的東西,造就了明朝這麼多種重要的措施,所以,朱元璋對茶葉「物有至薄,用之則重」的評價不但不高,甚至遠遠不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