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公益,真經念給誰聽?

公益時報 發佈 2020-01-14T15:36:22+00:00

臨近過年,很多人都背起行囊匆匆忙忙走上了回家的路,但云南女孩何瑞亭並沒有著急給自己放假。學校期末考試剛剛結束,她就馬不停蹄地趕到北京,參加支教項目發起方——北京百仁慈愛公益基金會的年會,向基金會匯報這一學期的工作情況,同時也藉此機會和其他支教志願者進行交流。

臨近過年,很多人都背起行囊匆匆忙忙走上了回家的路,但云南女孩何瑞亭並沒有著急給自己放假。

1995年出生的何瑞亭目前在家鄉偏遠農村支教,學校位於中國和越南邊界,少數民族居多,優質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學校期末考試剛剛結束,她就馬不停蹄地趕到北京,參加支教項目發起方——北京百仁慈愛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百仁慈善基金會」)的年會,向基金會匯報這一學期的工作情況,同時也藉此機會和其他支教志願者進行交流。

高中時期,何瑞亭在家長的支持下經常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大一時,她參加了由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雲南省青基會」)指導、雲南協力公益支持中心開展的雲南高校公益社團骨幹能力建設培訓班,開始深入接觸公益。從那時起,她就堅定了未來投身公益領域的決心。

事實上,近年來大學生已經成為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的主要群體之一,何瑞亭即是其中之一。從志願服務、短期支教到深度參與乃至發起公益項目,大學生群體對公益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並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推動著公益進步。

不過,大學生公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私心」或「命令色彩」,有些時候甚至是被動參與。因此,如何對其進行科學引導、激勵其充分發掘自身潛力,也是校方、公益組織和企業等社會力量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淺嘗輒止到深度參與

參與志願服務、關愛孤寡老人、走訪福利院、短期支教……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最為常見的幾種方式。當然,這其中可能也夾雜著一些「非公益」因素,比如學校硬性要求、為完成學分或者為今後保研做鋪墊等。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方式較為簡單,不需要過多技術含量,確實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了很多社會實踐機會,能夠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然而,也正是因為參與方式簡單粗暴,導致參與者功利性較強,且難免存在應付心理。


以很多高校都會開展的支教活動為例。人人網此前發布的一項針對「90後」大學生公益的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1160人中,33.71%的受訪者表示「參與支教有學分或對獎學金和保研有幫助」,26.21%的人覺得「做公益是一種功利性很強的行為」。

何瑞亭覺得,有時候被動參與或命令式參與讓大學生公益變了味兒。

不過,隨著近年來公益機構逐漸增多,公益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作為一名「95後」,何瑞亭的觀點或許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心聲:「現代大學生參與公益的方式越來越靈活,可選擇性也越來越多,不再停留在捐錢捐物這樣粗淺的層面。」

以短期支教為例,大多數高校都會開展假期短期支教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而從以往的應付式上課、給孩子補文化課,到開展藝術教育或興趣課程,這也是一個不小的轉變。

2018年是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藍松枝」公益暑期實踐團隊在湖南湘西開展支教扶智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十年。在支教團隊看來,傳統的文化課程在短期支教中並不能發揮太多作用,相反趣味課堂更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鑒於此,他們給當地小學開設了美術課、書法課、剪紙課、警體課等特色課程。


在海南,由在校大學生髮起的暖鄉大學生志願服務隊也開展了不同以往的支教活動——鄉村少兒興趣班。興趣班開設舞蹈、音樂、話劇、科學實驗、手工五門課程,課程內容根據鄉村兒童的成長規律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材,目的是培養和啟迪鄉村少兒的興趣愛好,同時探索解決鄉村少兒厭學難題。

可以看出,不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大學生都在思考如何創造更多價值,如何讓自己的參與變得更有意義,從以往的流於形式慢慢轉變為持續參與、深度參與。何瑞亭的經歷在同齡人中更具代表性。


大一下學期,在身邊很多同學還未接觸過公益時,何瑞亭便申請參加了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公益項目——由雲南省青基會指導、雲南協力公益支持中心開展的雲南高校公益社團骨幹能力建設培訓班。除相應的理論培訓,參與的大學生還要進行實踐活動,比如假期到山區開展調研。

2014年8月魯甸地震發生後,在雲南省青基會的支持下,何瑞亭認識的一位公益夥伴成立了一家專門做災後重建的機構——昆明益行公益社區發展服務中心。這對她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在參與公益社團能力建設培訓班的同時,還可以到一線公益機構進行實踐。

「這段經歷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公益議題,比如環境保護、性別平等、兒童、社區建設等。」何瑞亭告訴記者,後來雲南省青基會發起雲南省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她便去基地做了項目助理,負責公益機構能力建設等工作,「這次機會讓我能夠和圈內一些資深專家及從業者進行深入交流,也讓我對公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公益讓我活得更像年輕人

或許是因為就讀於理工院校,何瑞亭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十分明確,屬於典型的「目標導向型」。大學期間接觸公益機構以及參與公益項目的經歷,讓何瑞亭堅定了今後投身公益事業的決心。

2018年3月,大學畢業前三個月,當很多人忙著研究生複試、忙著準備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何瑞亭毅然帶著自己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去了杭州,入職一家做鄉村閱讀教育推廣的公益機構——六和公益。


「我從大一開始接觸公益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投身公益行業,重點關注兒童、青年及性別平等這三個領域。這幾年我也一直在這幾個方向努力。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覺得公益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像一個年輕人。」何瑞亭談道。

在六和公益工作期間,何瑞亭主要負責城市社區的工作,但也會經常到鄉村走訪,接觸鄉村的孩子和老師,而她內心深處也非常希望能夠跟鄉村的孩子們深入接觸。「這期間,我接觸到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也初步了解了鄉村教育,對鄉村教育產生了迫切想要直接參與的衝動。」她說。

也正是這種「衝動」讓她下定決心深入鄉村教育一線,何瑞亭說:「我在工作期間接觸到很多閱讀教育專家和先進的教育理念,但到底哪種理念才是適合老師們的,哪種理念能夠給孩子帶來幫助,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回答自己的疑問。這也是我決心辭職去鄉村支教的一個主要原因。」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鄉村教育現狀,摸索出一套自己認可的且真正適合鄉村兒童及教師的閱讀教育理念,工作一年半之後,何瑞亭決定暫時離開六和公益,去鄉村當一名支教老師。而她實現夢想的方式也很簡單:在網上看到百仁慈愛基金會招募長期支教老師的信息後,很快就和基金會方面進行了聯繫,並如願成為其中一員。

「我從2019年3月開始準備離職申請,在網上看到百仁慈愛基金會的信息後,馬上就填寫了報名表。我現在都還記得面試的時間是2019年5月19日,因為當時我正在河南省新密市的鄉村學校走訪,在一間幼兒園的教室和基金會項目官員通過視頻進行溝通。」

據何瑞亭介紹,她在工作中接觸的鄉村學校主要在安徽、河南及貴州的少部分地區。讓她吃驚的是,在不少鄉村地區,大家對於閱讀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鄉村閱讀教育面臨的問題也都大同小異:閱讀教育知行不合一,只注重學習成績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閱讀理念良莠不齊,但並不一定適合鄉村學校;孩子們的課餘活動形式化以及教師非教學工作過多等。



目前,何瑞亭在雲南省金平縣蕎菜坪小學支教。學校位於中國和越南交界處,苗族、哈尼族、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居多。學校共有339名學生,教師13人,其中事業編教師2人、特崗教師5人、臨聘教師3人、支教老師3人。何瑞亭不僅擔任六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老師,還擔任四年級科學老師和二年級美術老師。同時,因為學校是寄宿制,支教老師還要負責學生晚自習,工作強度非常大。

記者了解到,百仁慈愛基金會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邊疆山區長期支教。目前基金會在雲南和貴州12所鄉村學校開展支教服務,有40名志願者,每位志願者支教服務期至少是一年。

「服務期滿後,我將繼續從事跟兒童公益相關的事情。我希望能夠影響更多鄉村老師,讓他們有一個更高的眼界,而一個老師能夠影響更多的孩子,這樣也能夠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何瑞亭談道。


專業素養建設更為重要


近年來,以大學生群體為目標對象的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越來越多,成立高校公益社團、參與公益大賽或公益創業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同時,大學生群體的創造力和熱情也越來越得到社會認可,其參與公益的形式不再局限於傳統層面,而是慢慢拓展到重要的社會議題。

比如,2019年,貴州省從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所高校中選擇了一萬名大學生志願者,組織他們分赴一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對滯後的地方,從事基礎教育、農村產業發展、醫療衛生、基層社會管理等服務工作,服務期限為一至三年。而在河南、廣東等多個省市,這種服務方面也已持續多年。

2015年12月,中國扶貧基金會曾開展一次面向全國大學生公益活動現狀的問卷調查,並於2016年1月發布《2015年度大學生公益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大學生群體公益熱情高漲,參與調查的學生中九成以上參與過捐款、捐物、獻血、志願服務等公益活動,志願服務成為大學生參與度最高的公益類型。

此外,大學生群體對中國公益的發展也充滿信心。58%的大學生認為中國公益出於上升期,35%大學生明確表示有意願畢業後從事公益工作。

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推動大學生公益可持續發展,及時了解公益機構或服務對象的反饋也十分重要。以志願服務為例。對公益機構來說,大學生積極熱情的態度、創造力以及對新媒體等社交平台的熟悉程度是很大的優勢,但大學生專業性普遍不高,比如該如何與自閉症兒童打交道,導致志願服務只能停留在表面。

對此,何瑞亭也深有體會:某些高校參加支教的大學生掐頭去尾工作不了幾個月時間,支教隊員的頻繁更換導致一些鄉村學校對大學生支教產生反感情緒,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參與公益的熱情值得肯定,但在她看來,自身專業能力及素養建設更為重要。「我覺得不管是想要體驗公益,還是今後打算成為公益從業者,首先要紮實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要有這種意識。既然選擇了去做這件事,就應該在這段時間內專心做好。這也是我從當地學校老師的反饋中得到的信息。」

百仁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柳旭表示,現在大學生參與公益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多,最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目標。大學時期,柳旭曾在為中國而教做志願者,後入職該機構成為一名全職公益人。從大學生到志願者再到全職公益人,她的經歷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或者公益項目,最好和自己的專業相關,比如法律專業的可以找一些法律援助類的機構,醫學專業的可以參加醫療援助等。這樣一方面能夠避免盲目參與浪費時間精力,另一方面也能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如果是今後想做全職公益人,可以多參加一些專業性強的公益活動或公益機構。」柳旭談道。

上述報告同時指出,在大學生公益活動組織者中,公益機構、企業等校外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大學生通過公益機構、政府、企業參與公益活動的占比分別為18%、3%、1%。因此,如何集中資源助力高校公益發展,讓更多大學生接受並了解公益理念,為公益事業發展培養更多青年力量,也成為近年來行業思考的重要議題。


記者:皮磊

值班編輯:劉興

責任編輯:張雪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