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20餘萬公里,中部戰區陸軍開展涉法維權專項攻關行動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發佈 2020-01-14T16:32:54+00:00

這一專項攻關行動,為解除官兵後顧之憂,聚力練兵備戰,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中部戰區陸軍針對官兵涉法涉訴問題,抽調軍隊律師組成涉法維權工作組,將涉案金額大、基層難解決、牽扯精力多的案件問題作為重點攻關對象,先後赴北京、吉林、四川、福建等17個省市現地調查,行程20餘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近年來,中部戰區陸軍針對官兵涉法涉訴問題,抽調軍隊律師組成涉法維權工作組,將涉案金額大、基層難解決、牽扯精力多的案件問題作為重點攻關對象,先後赴北京、吉林、四川、福建等17個省市現地調查,行程20餘萬公里,依法幫助部隊和官兵解決疑難案件115件。這一專項攻關行動,為解除官兵後顧之憂,聚力練兵備戰,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揮了積極作用。請關注《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依法維權助力練兵備戰

——中部戰區陸軍開展涉法維權專項攻關行動的調查思考

■周立德 李傑 解放軍報記者 周遠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革,官兵涉法涉訴問題難以避免。比如,房屋拆遷安置、經濟合同糾紛、人身傷害賠償、婚姻財產分割等等。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牽扯官兵精力,影響基層部隊安全穩定。解決官兵涉法涉訴問題,讓官兵心無旁騖練兵備戰,是新形勢下對涉軍維權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涉軍維權工作牽涉軍地雙方,事關兵心士氣,各級應把依法維護好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做實做好。要積極與地方司法機構協作,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建立涉軍維權長效機制,以滿腔熱情為官兵分憂解難,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增強獻身國防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近年來,中部戰區陸軍針對官兵涉法涉訴問題,抽調軍隊律師組成涉法維權工作組,將涉案金額大、基層難解決、牽扯精力多的案件問題作為重點攻關對象,先後赴北京、吉林、四川、福建等17個省市現地調查,行程20餘萬公里,依法幫助部隊和官兵解決疑難案件115件。這一專項攻關行動,為解除官兵後顧之憂,聚力練兵備戰,提高部隊戰鬥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1

【維權案例】「如果及時提起訴訟,這起維權案件就好辦多了。」2015年1月19日,某旅一名排長的母親王某借給吳某錢款15萬元,約定借期12個月,利息按月支付。借款到期後,欠款人並未按約定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經多次催要,只支付了部分利息,後以無力償還為由久拖不還。排長母親由於法律意識淡薄,沒有及時訴諸法律解決。

前年,戰區陸軍涉法維權工作組巡迴送法下基層時,這名排長向工作組反映其母親的涉法問題。工作組第一時間指派兩名律師具體負責。律師研究發現,這起案件的關鍵在於訴訟時效問題。由於排長母親缺乏法律知識,如果按照借據約定還款日期計算,已經過了3年訴訟期,且沒有保留催要借款的相關證據。同時,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地址書寫粗略,法院文書無法送達。

為維護軍屬合法權益,律師指導設法搜集固定證據,同時通過多種途徑找到了欠款人吳某的住址。訴訟最終得以順利進行,排長母親終於要回了借款本金及利息。

【事件反思】排長母親的官司打贏了,但律師的心情並不輕鬆。維權工作中遇到過不少類似案件,有的官兵借錢給朋友、親戚時,覺得都是熟人,沒必要要求對方出具借據,錢借出去了不好意思及時催要,導致後來催要時無憑無據,有的已經過了訴訟期。在一次官兵法治課上,律師提醒官兵,向他人借款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借款人的情況,走合法規範的借款程序,出現問題要及時留取證據以免債務超出訴訟時效。

2

【維權案例】某部幹部小牛入伍前名下有兩畝自留地,2004年他就讀軍校期間,村委會執行「參加工作人員不再保留土地」的政策規定,通知小牛及家人「若想保留土地需出具仍在上學的證明」。當時,小牛正在參加演習,未能及時提供證明,導致其自留地被村委會收回。後來得知情況後,小牛多次向駐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但一直未得到解決。

為依法維護官兵合法權益,部隊委託律師及時了解掌握案件事實。由於年代久遠,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已經結束,解決問題的難度很大。在部隊多方協調下,律師陪同小牛與村委會多次協商拿出可行措施,並簽訂和解協議,一場曠日持久的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事件反思】現實中,這種「什麼招法都用了,就是沒想到法律」的案例並不鮮見。有的官兵遇到家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緒衝動,採取過激行為;有的習慣於托關係找人幫忙「擺平」;有的遇到問題認死理、鑽牛角尖。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科學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因此,官兵遇到涉法問題,不能「病急亂投醫」,一定要及時向組織匯報,向法律專家諮詢,確保問題得到依法有效處理。

3

【維權案例】前年6月,戰士小王的父親與某建築公司簽訂協議,承包了鋼管搭建施工工程。協議規定,鋼管搭建所需配件、人力均由小王父親承擔,公司按工程進度支付工程款。小王父親在工作期間,不慎觸電造成身體嚴重燒傷。事故發生後,那家公司以多種理由推脫責任。

接受案件後,律師依據證據材料,認為小王父親與公司既構成承攬關係,又符合僱傭關係。部隊法律專家對照相關法律條文規定,預判各種法律風險後,認為雙方的僱傭關係對小王父親有利。經過與那家公司多次交涉溝通以及法院的調解,小王父親獲得合理的賠償款,最大限度保障了軍屬的合法權益。

【事件反思】在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中,遇到類似的案件還有不少。同一個案件,可以找到多個法律依據,也有多個訴訟方案,方案不同導致最終結果也不同。官兵遇到涉法問題時,「要依據法律法規,講究策略,選擇最佳方案,才能實現涉法維權利益的最大化。」法律專家這樣提醒官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