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滎陽走出學霸界的「一代宗師」

滎陽身邊事 發佈 2020-01-14T16:54:01+00:00

引起老王感觸的這個「地殼波浪鑲嵌構造說」距離我等吃瓜群眾有些遙遠,但從科普的角度可以了解一下:大地構造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的構造、演化及其運動變形和發展規律等問題,是研究地球科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對深入認識地球發展史和地殼、岩石圈運動史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研究成礦

1973年,紀委老王作為工農兵大學生進入西北大學歷史系就讀。西北大學的副校長在一次老王和同學們向他的請教中,通俗的講述了自己是如何推導出獲得國際承認的「地殼波浪鑲嵌構造說」的過程的。據老王后來回憶:校長的講述「讓我感受到歷史的潮流。人類歷史的潮流與大自然實際上有一樣的屬性。那就是:順歷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贏;逆歷史潮流者亡,或者叫敗。因此,要順潮流而動。」老校長的啟迪「對我一生都有影響」。

張伯聲先生(1903.6.23—1994.4.4)

這個對老王一生都有影響的老校長叫張伯聲,時任西北大學副校長,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九三學社先賢,地質學家、大地構造學家、地質教育家,世界地質學界被公認為「一代宗師」的重要人物。

引起老王感觸的這個「地殼波浪鑲嵌構造說」距離我等吃瓜群眾有些遙遠,但從科普的角度可以了解一下:

大地構造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的構造、演化及其運動變形和發展規律等問題,是研究地球科學的基礎理論之一,對深入認識地球發展史和地殼、岩石圈運動史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研究成礦條件、地表成因及預測礦產資源等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中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和特提斯構造帶的丁字接合處,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地構造特徵,這其中被老一輩地質學家總結出的「波浪狀鑲嵌構造說、地質力學、多旋迴構造、地窪說、斷塊構造說」被稱為「中國五大地質構造學派」。

這其中的「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就是由張伯聲先生提出的,這相當於在江湖上開宗立派。能作為門派的開山祖師,憑實力被奉為「一代宗師」必須是實至名歸的。

張伯聲先生1903年6月23日生於滎陽喬樓鎮東郭村板大劉。先生原名張遹駿,其父張銘宸時任河南省議員、南陽中學監督。生長於賢達之家,張先生1913年進滎陽縣城高小學習後,便在學業上表露出學霸天賦,一路開掛:

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內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

1917年考取開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同年進北京清華學校學習。

1919年,進入清華大學。

1926年,清華大學畢業後被公費保送赴美留學,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攻讀化學專業,僅用一年半就成了班裡的第一個碩士。

1928年3月,被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博士研究生部錄取,拜入地質學家詹森教授和坎伯蒼教授門下。

1929年2月,轉入史丹福大學地質系,成為名氣更大的美國地質學家維里教授的親傳弟子。直到1930年5月,張先生才因家事中斷學業歸國。

戶外考察中的張伯聲先生

學霸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回國後的張先生29歲就被聘為教授,先後在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河南大學、北洋工學院、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合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講授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和岩石學等課程。他的學生中不乏諸如前寒武紀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國偉,新疆工學院院長李耀,煤田地質研究院西北分院院長袁耀庭,陝西省地質局總工程師閻廉泉等地質、冶金、煤炭、石油方面領軍人物。

第四屆「張伯聲獎」頒獎典禮

在民國國力勢微、民生凋敝的混亂時局中,有一張平靜的書桌對學者來說就是奢望,但並不妨礙和影響他們的滿腔報國之志。就是這樣的時代,誕生了一大批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極具影響力的學術大師。除了出眾的學術水準,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的傲骨和民族氣節。1942年,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深惡痛絕的張先生加入了九三學社。1949年初,駐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南逃,張先生同當時的西北大學校長、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一直堅持守護著學校,等待勝利的曙光。

民國時期西北大學地質系成立,前排左八為張伯聲

新中國成立後,張先生先後被任命為西北大學理學院院長、地質系主任兼岩礦教研室主任、中國區域地質研究室主任、教務處長、副校長等職。

西北大學校門

新中國百廢待興,石油部門極缺地質人才,希望找一所院校代培幾屆專修科。由於任務緊、招生量大,又缺少教材和專業課教師,各大學都不敢貿然接受這項任務。張伯聲知道了這一情況之後,便急國家之所急,毅然把這一任務領回了西北大學地質系。為了集中力量培養每年六七百名(連招3年)的專科生,他下了很大決心終於把辛勤培養的二、三、四年級學生在院校調整時拱手讓給了北京地質學院。為了編寫石油地質學講義,他除翻譯了大量英、德、法文石油地質文稿外,在年過半百、兩鬢成霜的景況下又孜孜不倦地突擊學習俄文,並在4個月後終能閱讀俄文文獻資料,大大豐富了講課內容。西北大學地質系被中國石油界人士尊稱為「中華石油地質之母」,這一殊榮同先生的貢獻是連在一起的。

韓戰爆發後,張先生無比憤慨,他親自送大兒子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還將自己多年的積蓄及老伴的金銀首飾全部拿了出來捐獻飛機大炮。

1950年,為了在中原地區給即將開展的社會主義大建設奠定礦產資源基礎,河南省政府成立了豫西地質礦產考察團,時任河南省政協主席兼河南大學校長吳芝圃、副校長嵇文甫聯名邀請張先生擔任首席顧問。張先生欣然接受,並說:「為故鄉人民找礦,是我20多年的心愿,但以前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人民政府好像摸透了我的心事。」他冒著盛夏酷暑,在豫西山區輾轉十餘縣,行程逾千里,檢查和評價了100多個礦點,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鞏義小關鋁土礦(後來擴大為鞏縣鋁土礦)和寶豐大營梁窪煤礦(後來擴大為平頂山煤礦)。鞏義鋁礦的發現,奠定了中國煉鋁工業發展的基礎,成為鄭州鋁業公司的主要礦石基地;平頂山煤礦不但儲量大、煤質優,而且是華北最南部的一個大型煤礦,對減少「北煤南運」的花費有重要經濟意義,成為武漢鋼鐵公司的最主要焦煤資源供給地。

位於嵩山的張伯聲先生「嵩陽運動」題字

也正是在這場豫西地質礦產考察中,張先生在登封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下面小溝中發現並命名了「嵩陽運動」。「嵩陽運動」介面是在中國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層間首次發現並報導的不整合介面。

我一直以為學地質專業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做學問,也遊山玩水、戶外探險。直到認識了幾個搞地質專業哥們以後,才知道他們健碩的體格、黝黑的肌肉是每天扛著十幾二十公斤重的儀器上山涉水練出來的。要是沒概念的話,自己可以扛桶純凈水爬個十幾層樓感受一下屁股的顫抖和酸爽。但張先生地質調查事業最輝煌的時期卻已經年過半百,長時間的風餐露宿和繁重的野外作業搞垮了張先生的身體,可他卻在「地學江湖」樂此不疲的穿行,踏遍黃土高原,走遍黃河流域,深入秦嶺山區,登上巴蜀天險。他對地質構造研究的高深造詣,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利用暑期帶領學生實習,僅用1個多月時間就基本查明了中條山地質構造的主要特徵,圓滿地結束了中條山地層構造爭論,使人們對中條山前寒武紀構造發展的認識進一步深化。

在黃河水利資源調查中,發現黃土的分布都存在一個最高線,並提出了「黃土線」的概念,為黃土的「水成說」提供了有力佐證,重建了黃河河道發育史。

唐山大地震後,為了儘快摸清陝西地震活動規律,先生進入地震研究這一全新領域,從理論到實踐上都為陝西地震研究工作指出了方向。

1959年,通過對秦嶺南北兩側地殼在不同地史時期互相作用此起彼伏的運動的論述,提出了相鄰地塊的「天平式運動」的概念並導出「地殼波浪」的觀念。

1962年發表《鑲嵌的地殼》,立即使國內地質同行們承認:一個新學說誕生了,並被稱之為「鑲嵌說」。70年代初,先生遭到不公正待遇,數次打入「牛棚」,學術研究被迫中斷,但他所創建的「鑲嵌說」卻以其頑強的生命力通過國外輾轉傳回到祖國的寶島台灣,並立即被台灣地質學者們所接受。1972年台灣出版的百科全書式巨著《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地球科學卷)中,把「鑲嵌說」列為對中國地質構造認識的首席觀點。

1979年,在全國第二屆構造地質學術會議上,先生首次提出了「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為國內外地學界所矚目,與會代表公認這一學說是中國地質學界五大學派之一,世界地質學界則稱其為「盛開在地質科學園地里的奇葩」。

張伯聲先生的部分重要著作

時間掏空了先生的身體,耄耋之年的他每日仍然不停看書,伏案寫作。他編寫創作的論文、專著和教材遍及了地質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即使身患腦血栓、輕度偏癱,他依然堅持奮戰到了生命最後一刻。

位於河南理工大學校內的張伯聲雕像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但問世間有幾個絕對出眾?張先生必定是其中一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