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才上大學,38才拿第一個演戲獎:你們的中年危機,他才剛剛開始

苑燕兒 發佈 2020-01-14T17:25:42+00:00

主角靳東,在很多觀眾心中,不僅是演技精湛的男演員,更是德藝雙馨的"老幹部"。放下焦慮,勇敢執行,大膽追求,這才是在職場中永葆競爭力的根源。



隨著《精英律師》的開播,靳東與王鷗的"三世情緣"又被網友們津津樂道,劇中雲集的50多位大腕明星也可謂是為這部劇吸足了眼球。

主角靳東,在很多觀眾心中,不僅是演技精湛的男演員,更是德藝雙馨的"老幹部"。微博上文藝復古的畫風,直來直去的說話方式,都構成了這位中年男演員的天然萌點。

如今的靳東已經被大眾熟知喜愛,但是,他的演藝之路可不是一帆風順,而他本人,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從最初的隱忍蟄伏,到如今的演技口碑大爆發,靳東的經歷是對"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最好詮釋。

很多人認為靳東一直在演精英,沉迷於精英人設無法自拔,有些裝x,但是大器晚成,對演戲認真到執拗的人沒資本嗎?

我覺得他有!


對於努力的人,成功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相比於很多演員陰差陽錯的半路出家,靳東踏入演藝圈是從一而終的堅持。

1993年,17歲的靳東在同學的牽線下出演了第一部電視劇《東方商人》,飾演少年高顯陽,這是他演員生涯的開端。在此之前,他在歌廳里唱過歌,在餐廳里當過服務生,這第一次的演戲顯然激起了他對表演的興趣。

199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主修音樂劇。23歲的年齡在中戲,著實不算年齡小,演員劉燁也戲謔地稱他為"史上年齡最大的新生"。



年齡最大,心勁也最大。他是班級里最努力的學生,被老師同學稱為"戲瘋子"。每天只睡5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全部用在拍戲與讀書上;同樣交作業,別人教一份,他交兩份,對於演戲,他天生似乎就有用不完的熱情,使不完的勁。

這份對於拍戲的熱情,放在拍戲上就是對細節的無比認真和挑剔。

工作之外的他待人和善,溫文爾雅;可在拍戲的片場,他就變身成為難纏的惡魔:因為同組演員不背台詞,而氣到摔劇本罵人;拍《偽裝者》時,同組的王鷗看到他的劇本被標註的密密麻麻,具體到每一場景他該表現出的情緒和語氣……

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從琅琊榜中驚鴻一撇的藺晨,到令無數少女心動的男閨蜜老譚,再到商界精英賀涵……靳東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穩重,而演技也在數十年如一日的打磨中展現了應有的光輝:

2014年,38歲的他才憑藉《溫州一家人》,獲第二屆亞洲彩虹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5年,《偽裝者》的"明樓"又讓他榮獲"最具實力男演員";

2017年,榮獲第十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苦心人,天不負。曾經的他走得很慢,可是,好機會永遠不怕遲。他隱忍了一整個冬季,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破冰。

作為演員,他身在娛樂圈,卻不為了娛樂而存在

靳東多次表示,身為演員,要始終保持自己的私生活在舞台之外。

這是他作為演員的工作態度。他深知,娛樂圈是名利場,靠炒作熱度,立人設經營起來的"紅"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他也執拗地拒絕參加任何形式的真人秀,但是圈裡人都知,這是來錢最快的方式,以靳東今日的名氣,隨便在節目中露個臉,賣個中年男人的萌,就能吸引無數話題,就會帶來很多收益進帳。



但,即使身邊的工作人員來勸,靳東始終不願意妥協。演員在真人秀中設立的形象一旦與影視作品中設立的形象不符,就會給觀眾造成認知上的偏差,造成"出戲"的現象,而這對於一個需要經常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演員來說,可是大忌。

"老幹部"的愛稱不僅僅是由於靳東時常對粉絲正能量的"教導",更是因為他始終堅守作為演員的初心,而這份執著,使他獲得了尊敬。

拒絕了真人秀,在影視劇之外,靳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另一個舞台——話劇。

在他眼裡,話劇是對藝術最好的詮釋,更是人生完美的縮影:大幕一拉來,就沒有回頭路可走。

大學剛畢業,靳東選擇先做一個話劇演員。

2007年。與陳數合作話劇《日出》,飾演的方達生被稱為"最貼近原著的方達生";

2010年憑藉《驚天雷》中精彩表演獲得金獅獎。



傲人的成績從哪裡來?從這一份對職業的敬畏之心中來。他努力保持著演員這一份職業的純粹,這份專注與純粹,使他能夠醉心於自己的熱愛,逃離浮躁的外界環境,從而從日積月累的堅守中獲得成功。

追求更好的自己,永遠在路上

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靳東透露自己在攻讀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共管理博士學位。還鼓勵網友不要受年齡的限制,永遠對世界對知識保持好奇心,不斷地學習進步。

2019年上半年,娛樂圈學術造假事件引發學術界大地震的餘波仍未平息,所有演員對"知識分子"的人設避之不及,他卻大膽透露自己的學習計劃。

靳東也不是沒在這上面栽過跟頭,2017年他陷入了網友們集體對他"知識分子"的人設吐槽風暴中:愛讀書變成了偽裝,寫繁體字變成了作秀,無意間犯的錯誤被網際網路無限放大……在浮躁的今天,沒有人相信,一個藝術班出身的中年男演員對知識的渴求是真誠而純粹的。



可是,沒有人在意甚至完全忽略掉,那個能在嘈雜機場安靜看書的靳東,排演的話劇是國內翻譯都甚少的《海上夫人》;在片場隨手就能寫出漂亮的繁體字……

中年的他似乎更喜歡嘗試:學網球,從一個業餘愛好者到法網首位形象大使,如今,又積極探索戲劇之外的領域——公共管理。

他說:

"永遠不要被自己的年齡所限制,只要對世界還抱有熱情與好奇心,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

放下年齡焦慮,人到中年的靳東,永遠在路上。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對於靳東而言,即使所有美好都姍姍來遲,卻也都如約而至。他的成功,不是一路廝殺的鷹擊長空,而是隱忍蟄伏的臥薪嘗膽。

今日的口碑與知名度,是他大氣沉著的堅守與想到什麼就去做的強大執行力帶來的。

張嘉佳在書中有一段很經典的句子:

現在的年輕人,二三十歲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們配嗎?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沒見過世面的土狗!

雖犀利,卻也句句在理。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庸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有太多人把做不到的焦慮用來不及的藉口掩蓋,而這世界上哪有絕對的來不及?只要行動起來,就會有無盡的可能。

中年男人靳東有著少年的無畏與勇敢,你在他身上,看不到所謂的中年危機,與他而言,年齡只是無用的計數器,用腳步丈量世界,用知識填滿好奇心才是要緊的事。

反觀年輕的我們,卻被年齡束縛住了手腳,年輕的臉龐卻有著初老的神情。一邊給自己尋找著各種不再年輕的藉口,一邊心安理得地虛度人生。



的確,在日復一日的通勤與奔波中,我們早已在與生活的一場場戰鬥中喪失了鬥志昂揚的銳氣。

但一位又一位的"清華奶奶"卻讓我們看到了老當益壯的精彩:

83歲的李璐奶奶,畢業於清華大學,與眾多年輕人一同應聘阿里巴巴年薪40萬的老年產品體驗師崗位。這位奶奶退休後自學網購與手風琴,還經常邀請清華的同學們來給自己講解心理學,區塊鏈,比特幣等"新鮮玩意"的知識。

她認為,人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怕什麼路途遙遠年齡太大,進一步就有進一步的歡喜!

這樣看來,網絡上越來越熱的中年危機,根本就是偽命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不服老,不怕遲才應當是年輕人應有的面貌。追求更好地自己永遠不怕遲。



那麼在職場上,我們應該如何拿出不怕遲的勇氣呢?

首先,要有強大的執行力。

執行力,是完成既定目標的操作能力,也是將成本轉化為效益的關鍵環節。

40多歲的靳東任何新的嘗試絕不是一時興起的心血來潮,而是付諸了強大執行力的堅定。

不要以為,只有領導才需要有雷厲風行的執行力,在職場中,從高層領導到員工,強大的執行力是每個人必備的職業素養。



日本軟銀公司董事長孫正義說:

"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的執行力更好"。

在職場中,執行力能夠彌補天資不足,實力不夠,沒有想法,就沒結果;但只有想法而不去貫徹想法,也不會擁有結果。世界上有夢想的人很多,但真正付出實踐的人卻很少。夢想不分三六九等,但不去實現的夢想只能是黃粱一夢。

擁有強大執行力的人都有這些特徵:

強烈的責任感。干工作不是老闆面前的表演秀,而是真正地將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扛在肩頭;任務的完成不是為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實現自我價值,能力變現的過程。

強烈的願望。執行力高的人目標實現的願望更加強烈。銀河補習班裡,父親教育兒子,成功的秘訣就是,你要一直想一直想。這就說明了意願的強烈程度與執行力成正比,有願望才有動力;



超強的應變能力。執行力強的人通常對公司環境,行業前景能夠保持較大的敏感度,能夠迅速對外界的變化做出反應,採取行動,儘快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讓自己不至於在激烈的變動中喪失競爭力。

所以,要想使自己擁有強大的執行力,首先要給自己制定清晰而明確的目標,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訓練自己在行業內的警惕性與敏感性,提高對環境的應變力。

其次、放棄對年齡無意義的焦慮

《十三邀》有一期節目中中,俞飛鴻面對許知遠咄咄逼人的年齡焦慮的追問,以四兩撥千斤的姿態輕輕化解,拿出了女神的氣場,贏得了滿堂的喝彩。

俞飛鴻與靳東的強大氣場來自於對自身實力的清晰認知與對年齡無所謂的豁達態度。

在演員"年齡危機"頻發的今天,兩位演員在日益增長的年齡面前展現出的氣定神閒的態度告訴無數職場人:沒有所謂最好的年紀,只有越來越好的自己。

不少職場人都遇到過"中年危機"的焦慮:步入職場好幾年,除了日漸後移的髮際線,與踏出校門的自己相比,好像並沒有增添多少財富與閱歷;牆上的日曆一張張撕掉,皺紋一條條顯現,曾經的夢想毫無進展,事業卻仍原地踏步還要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



看不清的未來與無力改變的現狀構成了焦慮感的全部來源。

放不下二十歲那年對失去月亮的感傷,也就無法好好欣賞三十歲那年同樣皎潔的月色。

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好好計劃未來。總結自己過去歲月里犯過的錯誤,得到多少啟示,用過往的經驗為未來指路。確定自己未來的目標,多一份計劃能讓你少一分焦慮;

保持對待世界的赤子之心,勇敢嘗試,讓自己永遠在路上,就能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樣就會對一份對自己的認同,少一分無力感。

最後、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

有太多人天真地認為,走出了學校的門就關上了學習的門,但其實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是職場人永葆競爭實力的資本。只有在不斷地輸入與輸出之間,才能夠了解自己的無知,對職業與世界都多一份敬畏之心。

有研究顯示,進步的空間與知識更新的可能性構成了員工成就感的來源,而這種不斷求知的慾望,正是成長型思維產生的根源。

有人表示,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之間保持平衡已實屬難事,又何談在極其有限的時間裡不斷地充實自己,學習新知識呢?

其實我們都忘記了,最重要的,是從工作中汲取知識,在工作流中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比如,在見客戶時,從與他的談話中學習他的談判技巧;在與同事相處時,學習他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每一次會議中,學習上司的管理技巧與他對行業趨勢的判斷思維……知識無處不在,只要抱著隨時隨地學習,向任何人學習的態度,就一定能夠看得到自己的進步。

放下焦慮,勇敢執行,大膽追求,這才是在職場中永葆競爭力的根源。

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歡迎關注@苑燕兒,職場上,我們一起渡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