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少數派說服多數派的4個步驟

哎呦姜紫 發佈 2020-01-14T17:53:37+00:00

第二件事尤其難,當自己在群體中還處於劣勢,屬於少數派時,想成功說服別人,更是難上加難。電影《十二公民》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少數派,成功說服了所有反對者倒戈自己的逆襲故事。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個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另一個是把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第二件事尤其難,當自己在群體中還處於劣勢,屬於少數派時,想成功說服別人,更是難上加難。

電影《十二公民》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少數派,成功說服了所有反對者倒戈自己的逆襲故事。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影片改編自美國經典電影《十二怒漢》,故事場景從美國轉換到了中國。在一所政法大學裡,未通過西法考試的學生,需要重考,模擬西方法庭,擔任法庭中的不同角色,對一起「富二代殺父案」做出審判。由這些學生的家長組成12人陪審團,對案件中的嫌疑人是否有罪做出判定。

這裡對陪審團制度作個簡要說明。與我國由法院審判,法官裁決並量刑的大陸法系不同,在英美海洋法系裡的陪審團制度里,判定一個人是否有罪,不是由法官說了算,而是由來自社會各業的普通人組成陪審團,陪審團成員一致通過決定。陪審團負責裁定有罪與否,再由法官負責量刑,看具體適用於哪些法律條款。

影片的主體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2人中唯一一個認為富二代「無罪」的人,如何一步步說服另外11人的過程。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帶你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看他是怎麼步步為營的。

01 步驟一:破局

運用「低價進入」策略和「喚起恐懼效應」,尋求情感認同

我們先來梳理這起引起爭議的案件:

一個富二代從小被生父遺棄,由養父養大。養父成了當地有名的企業家,身價百億。於是愛賭博、打架鬥毆的生父經常找富二代要錢,兩人時常發生爭吵。就在前不久,生父被發現在家中遇害,胸口插著一把彈簧刀。樓下鄰居老頭和街對面住的一個女人,作為證人,分別說自己聽見和看見了富二代行兇的過程,且遺留在現場的彈簧刀,富二代就有一把。由此,富二代成為了嫌疑人。

12個出身、職業、素養各不相同的學生家長和素人,正式圍在一張桌子前,開始就富二代是否有罪進行討論,且最終12人要得出一致結論,討論方可結束。至此,電影也開始進入正題。

在第一輪討論前的舉手投票中,11:1,只有1人認為富二代「無罪」。男主角8號由於投「無罪」,成了眾矢之的。

面對有人指責自己「不抱團」,有人讓自己改變意願,8號先選擇了「低價進入」策略,避免正面衝突。

特勞特·里夫金在《簡單的力量》一書中說:「當市場上有強大的領導者時,新競爭者常常把低價進入作為戰略。」

「低價進入」策略,原本是營銷學概念,指商品或商家,在沒有知名度時,為了迅速占領市場,擴散知名度,選擇比市場上同類產品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多,在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巨無霸面前,用「低價」迅速打開了局面。

這種「低價進入」策略在社會心理學中同樣存在,指的是放低自己,以一種看上去「弱勢」的姿態,反而容易引起同情,消解敵意。因為,如果別人不覺得你在試圖影響他,你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8號沒有一上來就否定大夥的有罪推論,也沒有據理力爭,而是反覆說:「我也不確信,我也沒有證據」,「就是想討論討論」,「我以為是大伙兒說,我一人聽呢」,一副弱勢者形象。

有人主動問他是怎麼想的,他又裝起了「可憐」:「我知道的跟大家一樣多。也許他是有罪,孩子們都這麼說,結論幾乎是百分之百。但天底下沒有百分之百的事,真相就容易在被我們忽視的小事裡頭。」

心理學家津巴多說:「說服是你對別人產生影響的一種形式,它的目的是改變對方的信念或行為。」

然而不幸的是,人天生都有一種「信念固執」,即傾向堅持自己原本的立場。人們越是想要證明自己的理論與解釋是正確的,就越是對挑戰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閉。

所以,8號先放低姿態,雖然為自己贏得了同情,但很快被反對派阻止了。面對言辭越來越激烈的反對者,8號又選擇使用「喚起恐懼效應」。

「喚起恐懼效應」,是社會心理學中的說服技巧,指讓人們意識到威脅的嚴重性和可能性,人們的恐懼程度越高,感覺越脆弱,越容易相信說服者的話。

面對有人說這場模擬是假的,8號義正言辭地說:「可這案子是真的!就您舉手投有罪這一票的同時,這孩子在您心裡,已經死了!」

面對有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嫌自己在吹毛求疵,8號提高了嗓門:「是為了我的孩子,也是為了你的孩子,為了我們的孩子在討論一個人的生死,這事不該吹毛求疵?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槍斃,這事不該吹毛求疵?」,「咱們就拿出一小時討論討論,為了孩子,行嗎?」

8號巧妙喚起了其他人對於自己孩子前途的憂慮感,對決定著別人生死的負擔恐懼感,讓原本激烈混亂的場面,一下冷靜了下來。

作為少數派,想要說服別人,破局的關鍵,就是要放低姿態。先尋求情感認同,讓別人從心態上接納你,再去尋求道理認同。企圖一上來就擺事實講道理,反而容易招人反感。

02 步驟二:轉折

巧用「框架效應」,破除「從眾心理壓力」,引導群體中的個體覺醒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框架效應」。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通過研究發現:針對同一個問題,兩種不同的表達,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他把這種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生活中「框架效應」的例子很多,如醫生對病人說:「手術後的存活率是90%」和「手術後的死亡率是10%」,說的其實是同一個事,但給聽者造成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讓人的注意力在「生」,後者讓人的注意力在「死」,前者明顯更讓病人有意願和勇氣接受手術。

回到電影中,反對者們堅持的焦點有三:樓下老頭的證詞,住街對面女人的證詞,遺留在現場的彈簧刀。三者都「證明」富二代「有罪」。

8號運用框架效應,引導大家從「證明有罪」的「證實框架」,改成「證明無罪」的「證否框架」,通過帶大家去找證據中的疑點,推翻證據,從而證明富二代「無罪」。

於是,面對有人說:「從反證法角度看,沒法證明人不是他殺的。」8號立刻回應:「我們根本不用證明人不是他殺的。只要在證明他殺人這個過程中,存有疑點,這就行了。」

面對有人聲稱證人、證詞不會錯,8號又立刻指出:「證人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你能保證他們就不會犯錯嗎?」讓眾人啞口無言。

對於那把罕見的刀,8號也早有準備,拿出一把跟案件中一模一樣的刀甩在了桌上,把原本罕見的刀,變成了一把任何人都能輕易購得的刀,使刀作為指向富二代的「證物」的可信度下降了。

眾人震驚不已:「你是想說,存在這麼一種可能,有人用一把跟富二代一模一樣的刀去殺了人?」這個猜想,顛覆了大家最初的認知,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不是嗎?

至此,反對者們開始跟8號深入探討證據和證詞,其實已經是被8號不自覺引導著開啟了「證否框架」。且在此過程中,由原先對證據、證詞深信不疑,變成產生了懷疑。可以說,8號巧妙轉換「討論框架」的做法,對後面的一系列說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眼看大家產生了動搖,面對僵持局面,8號提議再投一次票,但需採用「不記名」投票方式。這個提議,十分精妙。

正如電影《烏合之眾》里說的:「人類的理性會在群體中消失。一個人可以是理性的,一個群體絕不可能。」

因為,人都有「從眾心理壓力」,即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會迫使自己在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公開舉手表決的時候,個人會受到群體意見壓力的裹挾,不一定敢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意願,而「不記名」則能破除這種「從眾心理壓力」,讓人能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不出8號所料,在不記名投票中,多出1人投了「無罪」,變成了10:2。有人從這種可能性中覺醒過來,成為了第一個「背叛者」。

說服的前期,通過轉換「討論框架」的角度,破除「從眾心理壓力」,不斷給出引導和暗示,讓大家相信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一旦接受這種設定,就會有人走出原來的思維模式,開始覺醒,走向就會開始狂飆突進。

03 步驟三:大面積倒戈

妙用「啟動效應」,引導群體決策

啟動效應,指由於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響,而使得之後對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變得容易接受的心理現象

大衛·伊格曼在《隱藏的自我》中這樣描述過:「啟動效應,讓大腦可以被巧妙地控制,從而改變未來的行為。」

啟動效應是一種心理戰術,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訓練人們的決心意識,使人們的行為通過這種「啟動效應」而發生改變。就像蝴蝶的翅膀,一旦煽動起來,威力會越來越大。

8號從一開始,就反覆強調「有沒有這種可能性?」,「萬一證人錯了呢?」隨著時間推移,大家對證據和證言的再討論,「啟動效應」發生了,對於更多的這種「節能性」的存在,由牴觸變成了可接受和可討論。

結合樓下老人和住街對面女人的證詞,8號提出一個被大家忽略的細節:樓下老人說聽見樓上富二代大喊「我要殺了你」,緊接著聽到倒地的聲音。此時,正有一列城鐵從他們的窗前通過。巨大的轟鳴聲中,能聽見這些動靜嗎?

作為證據的刀,既然是事先買的,為什麼不買一把普通的刀,而故意買一把罕見的刀來指向自己呢?

此時8號提議再投票,8:4,反對者中有人基於常識和推理,開始倒戈了。

還有人不死心,繼續拿證人老頭的證詞說事:「老頭說,自己15秒從床到門口開門,正好看見富二代下樓。」8號得到啟發,開始現場模擬老頭從自己的床到大門口開門,需要多久。最後發現,8號的速度比坡腳的證人老頭快的情況下,都用了43秒,跟老頭證詞中說的15秒,相差甚遠。眾人又一次恍然大悟。

至此,有人提議再投票,6:6平。更多的人開始發現證詞和證據里的漏洞……

隨著案件中證詞的漏洞、證據的漏洞被其他人不斷發現和指出,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動搖。於是8號提議再一次投票。這一次,共9人選擇「無罪」,局面戲劇性地發生了反轉,成了3:9。

正如戴維·邁爾斯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所說:「通過堅定有力的行為表現,少數派明顯的自我支持會促使多數派重新思考他們的立場。」

8號在說服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表達「存在這種可能性」,並身體力行地驗證這種可能性,從而實現了「啟動效應」,迎來了大面積的倒戈。

04 步驟四:最後說服

各個擊破時,引起「認知失調」,促使想法的轉變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在《當預言失靈》一書中,提出了「認知失調」這一概念,並在《認知失調理論》中做了詳細闡述。認知失調,指的是當人面對新的信息,需要表明自身態度時,自身以前的認知和新的信息產生了巨大衝突,不知該如何取捨。為了減少這種不愉快的感受,我們會自發地調整自己的想法。

然而,並不是態度和行為不一致就會產生認知失調。只有在行為是自己選擇的、有足夠的投入、會導致不願看到的後果,並且這種後果是可以預見的時,認知失調的緊張感才會產生,才會促使我們進行調整。

這段話怎麼理解呢?8號在電影中就做了經典示範。8號在電影尾聲,對僅剩的3名「頑固派」說:「現在我們9個人,不能明白為什麼您們三個人依然這麼肯定,也許你們能告訴我。」

這就是在提醒反對者,想清楚自己還在堅持的是什麼,讓他們預見自己已經成了少數,討論如果達不成一致,就成了他們的問題,讓他們快速形成了「認知失調」的緊張感,促使他們轉變觀點。

1號「頑固派」房產商人,面對越來越多的證劇和證詞里的矛盾和不合理,敗下陣來,率先改了票。

2號「頑固派」老北京人,一直的外地人歧視言論,此時引起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反感。「老北京」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情緒崩潰,道歉認錯,講出自己之所以歧視作為外地人的富二代,是因為覺得外地人擠占了兒子上大學的名額。

3號「頑固派」計程車司機,在僅剩自己「負隅頑抗」的情況下,壓力更大。面對眾人質疑的眼神,最終也在一場崩潰式的哭訴中,講出了自己與兒子多年的矛盾,並意識到自己之所以一直堅持富二代「有罪」,是因為把自己兒子的形象投射到了富二代身上。

至此,8號在其他支持者的共同幫助下,通過各個擊破,逐步加大壓力,引起「認知失調」的方式,讓「頑固派」最後都心甘情願轉化成了「無罪」支持者,完成了一場完美的逆襲式說服。


結語

影片到最後才告訴我們,這個一直據理力爭、步步為營的少數派8號,是一位人民檢察官。由這樣一個理性、正直的少數派贏得最後的「勝利」,讓人拍手稱快又倍感欣慰。

其實,每個人都有「證實偏見」,即會為堅持自己的立場,選擇性地收集和解讀證據。如何消解偏見、迎接理性,甚至作為少數說服別人,是一件艱難但又極具成就感的事,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要面對的事。一如影片中房產商人所言:「向真理低頭是一件幸福的事」,能說服別人,更是件幸福的事。

作為少數派,在說服的過程中,需要運用許多社會心理學的技巧。但所有的技巧,都基於我們對真理的堅持,對真相的追尋,對自己獨立思考的自信,這些是「道」,說服技巧是「術」,只有「術」與「道」相結合,我們才有反敗為勝,以少勝多的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