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世界帆船史上最快的一艘運茶快船,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沙漠玫瑰rose 發佈 2020-01-14T17:54:02+00:00

記得上學學英語的時候,都要求熟讀或背誦《新概念英語》,在第三冊中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到過19世紀最有名的帆船之一——卡蒂薩克號。

記得上學學英語的時候,都要求熟讀或背誦《新概念英語》,在第三冊中曾經有一篇文章提到過19世紀最有名的帆船之一——卡蒂薩克號(Curry Sark)

在蒸汽機被船舶使用前,船舶唯二的動力就是人力或風力,小船靠手劃,大船靠風帆,開啟了人類歷史上諸如麥哲倫環球航行、哥倫布發現美洲等一個又一個的壯舉。都知道瓦特看到壺蓋被水蒸氣頂起來「發明」了蒸汽機,其實蒸汽機並不是他發明的,而是他改造了前人的成果。1807年美國機械工程師羅伯特·富爾頓(Robert·Fulton,1765-1815)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從此船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19世紀成了帆船與輪船「交接棒」的時刻,卡蒂薩克號,就標誌著帆船時代的結束。

1869年,耗資16150英鎊的3桅快速機帆船卡蒂薩克號在蘇格蘭鄧巴頓下水,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快速帆船之一。這艘船可是中國的常客,19世紀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英國從中國運輸的貨物最多的就是茶葉。卡蒂薩克號就為往來於中英之間的茶葉貿易而造,每年將中國出產的新茶運到英國銷售,獲利頗豐。在當時的英國,茶葉是上流社會才能消費得起的舶來品,從而也催生了「英式下午茶」這一文化,成了英國美食「黑暗料理」界一顆璀璨的明星。

卡蒂薩克號把接力棒交給了輪船,退出了世界船舶的歷史舞台。但作為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著名的帆船,又是「日不落帝國」全盛時期的標誌,它從未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現任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與卡蒂薩克號有多年交情,在1951年參與創建了致力保護這艘古船的「卡蒂薩克協會」。不幸的是,2007年5月21日,這艘珍貴的帆船發生火災,幾乎全部燒毀。

別看英國脫歐議會吵得沸沸揚揚,修復這艘船卻出奇地達成了一致。政府斥資5000萬英鎊(當時約合人民幣5億元),整整用了5年時間將其修復。2012年4月26日,這艘重達963噸、世界上僅存的運茶快船經過玻璃纖維加固後,用液壓千斤頂小心翼翼地被抬升到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碼頭旁,正式對遊人開放,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和菲利普親王還出席了剪彩儀式。

我從格林威治碼頭一下船,遠遠地便望見了這個龐然大物的身影。我來此恰好是她150周歲的生日,高高懸掛起的船體上掛著「Celebrating 150 years」的字樣。


船頭上裝飾的「船首像」被稱為「破浪神」,既標誌著船的精神氣質,又能保佑一帆風順,平安回家。船首像並不一定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用流行偶像、文人墨客甚至可能是船主家族成員。卡蒂薩克號的船首像是一尊白色女神,她手拿絲帶,似乎在召喚船員早日平安歸來。

卡蒂薩克號長64.7米,掛起離地3.3米,船底板與地面間建造了一間玻璃屋子,是售票處和紀念品商店。

入口在船體底部下方,先進入的是古老的船艙,立柱上一個斗大的「茶」字撲面而來。1870年2月15日,卡蒂薩克號離開倫敦首航,開往上海。八個月後返回倫敦,帶回了60餘萬公斤的中國茶,卸貨碼頭就在船現在的位置約3公里處。


如果說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裡的天文台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那麼卡蒂薩克號就是這一天最大的驚喜。整個船艙內部非常有意思,用一塊塊仿造貨箱的地板鋪就而成,「上海」、「正山小種」、「武夷茶」、「屯溪茶」一個個中文字樣直接向參觀者介紹了這艘船的商務作用。



船艙里仿造的貨箱上用中文和英文講述了卡蒂薩克號的歷史,還原了裝載茶葉的過程。從1870年至1878年,卡蒂薩克號曾8次往返中英之間,主要運輸武夷茶和紅茶,前4次從上海出發,後4次從漢口出發。




在碼頭裝船的工作就由熟練的中國工人負責,裝載一萬箱茶葉僅需2-3天。

在船艙正中央有一個用玻璃罩子罩起來的貨箱,這是19世紀留下來的茶葉箱。可以想像,當時的茶葉就先裝在這個箱子裡,再運到碼頭裝船,歷經數月運送到英國。小小的一片茶葉,就這樣連接起了東西方文明。


所以,當時的租界洋人橫行,白花花的銀子流出抵了戰爭賠款,極其不平等的貿易是中國的國恥,更能想像當時碼頭的裝船工人是如何在洋人的皮鞭下不分晝夜的辛苦裝卸。但開放通商口岸也 使得閉關鎖國的清政府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才會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和「洋務運動」。唯有國家強大,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登上卡蒂薩克號,就是一次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向上來到中層船艙,這裡被改造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主要展示卡蒂薩克號的航線和當時船上水手的用品。

卡蒂薩克號模型

卡蒂薩克號離開英國的時候並不是空船,也裝滿了包括葡萄酒、啤酒、烈酒、手工製品等。這些在英國人看來是普通商品,可在當時的中國,也是奇貨可居的的舶來品。

在中英之間航行的時候,卡蒂薩克號最快的一次記錄是從漢口出發,抵達倫敦僅用了109天,被稱為「順風威士忌」。隨著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放,蒸汽輪船將中英之間的航程縮短到了60天。但由於紅海和地中海風較小,不利於大型船隻航行,所以帆船並不經過蘇伊士運河,航行仍需要100餘天。在這種情況下,帆船逐步退出了茶葉貿易。

從1883年開始,卡蒂薩克號往返於澳大利亞和英國間的羊毛貿易中,在這段時間裡,它是世界上最快的商船。在理察·伍德蓋特船長的指揮下,只用了73天就完成了雪梨和倫敦間的航程。

萬幸的是,2007年火災發生時,船體封閉準備翻修,許多設施和物品早已轉移,從而倖存下來。卡蒂薩克號基金會負責人理察·道蒂不希望這艘船變成一個仿製品,所以在修復過程中儘量使用原來的材料。船上的許多木板仍是曾去過中國南海和東海的木板,這艘船仍然是真正的卡蒂薩克號。


今天在船艙里還可以看到許多貨真價實的古董。船員們在海上的生活並不枯燥,有船員喜歡攝影,還把照相機帶到了船上,記錄下航行中的一切。

船上還曾有一架鋼琴,可以想像在浩瀚的大海上,船員就依靠這些物品打發時間。

上層甲板還保留著桅杆和船舵,任何遊客都可以想像自己是船長,操縱船舵乘風破浪。



在《新概念英語》中曾提到過卡蒂薩克號與「賽姆皮雷號(Thermopylae)」展開過一次航行比賽。兩艘船於1872年6月18日同時從上海啟航駛往英國,賽姆皮雷號率先抵達印尼爪哇島,後在印度洋上被卡蒂薩克號超越。但不幸的是,8月卡蒂薩克號遭遇了風暴,失去了一隻舵,船員用備用木板趕製了一隻舵,雖然安裝成功卻大大降低了速度,最終比賽姆皮雷號晚到了一個星期。這次持續了4個月的比賽是帆船航行比賽的最後一次,標誌著帆船偉大傳統的結束和輪船新紀元的崛起。


站在船頭,對面就是倫敦金融區高樓林立的天際線。

參觀卡蒂薩克,重溫歷史上的巨型帆船時代,感受當年海上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太平洋貿易路線的歷史。

Tips:

1、交通:火車至Greenwich,地鐵到Cutty Sark站,或輪渡至Greenwich碼頭

2、開放時間:10:00-17:00,最後入內16:15,12月24-26日間關閉。

3、門票:成人13.15英鎊,老人/16-24歲青年人及學生9英鎊,4歲以上兒童6.75英鎊,有免費中文語音導覽。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