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用戶對生物識別接受趨穩定

人民網 發佈 2020-01-14T18:01:49+00:00

經濟參考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經過多年使用,在移動支付用戶中的接受程度已逐步趨於穩定。大部分用戶願意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

經濟參考報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經過多年使用,在移動支付用戶中的接受程度已逐步趨於穩定。大部分用戶願意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其中,指紋和人臉識別是用戶最了解的生物識別技術。與此同時,用戶使用生物識別技術時擔心的首要問題是個人隱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隱患。

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中青年群體作為主要的移動支付用戶群體,絕大多數用戶每周都使用移動支付,大部分用戶每天使用。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識別是用戶了解最多的一項生物識別技術,占比為91.4%;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為88.8%;對虹膜和聲波識別技術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別占比為21.7%和21.0%;對靜脈識別技術了解程度最低,占比為5.0%;與2018年相比,了解人臉識別技術的移動支付用戶增長了近十個百分點,與指紋識別技術的了解程度持平,這得益於該項技術在支付交易、用戶身份驗證方面的廣泛探索試用。而虹膜、聲波和靜脈識別技術有待進一步使用推廣。

報告指出,2019年,有84.4%的用戶能夠接受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這說明生物識別技術作為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手段已經過多年使用,在移動支付用戶中的接受程度趨於穩定。

與2018年調查結果一致,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首要擔心的問題仍是個人隱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隱患,占比分別為76.9%和71.3%。除此之外,支付失敗、支付環節操作複雜等問題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占比分別為26.5%和29.5%;但認為商戶不支持、開通繁瑣的用戶比例略有上升,占比分別為38.6%和23.1%。與2018年相比,生物識別技術在應用於移動支付可能造成的個人隱私泄露和安全隱患仍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相關方應加強對客戶敏感信息的保護,防範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