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稱,中年危機真實存在,人在47.2歲時最痛苦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14T18:53:49+00:00

近日,一項經濟學研究印證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擔憂:中年危機真實存在,而且是一種世界普遍現象。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網站13日發布了一項研究稱,經過調查,已開發國家居民的最不幸福年齡為47.2歲,發展中國家居民則為48.2歲。

近日,一項經濟學研究印證了人們一直以來的擔憂:中年危機真實存在,而且是一種世界普遍現象。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網站13日發布了一項研究稱,經過調查,已開發國家居民的最不幸福年齡為47.2歲,發展中國家居民則為48.2歲。

世界普遍現象

據彭博社報導,在13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官網的論文《各地的幸福都呈U形嗎?132個國家年齡和幸福感的關係》中,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戴維·布蘭奇弗洛爾通過對132個國家居民的調查,描繪出了一條「幸福曲線」:以人的一生為時間軸,幸福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呈U形;而不幸福程度則呈山丘形,其中位於最高點的便是「最不幸福的年齡」。

布蘭奇弗洛爾寫道,研究「不幸福」的參數包括對絕望和焦慮的感受,孤獨,悲傷,壓力、抑鬱和不良情緒,恐慌,情緒低落,睡眠不安,失去自信,無法戰勝困難,感覺失敗等。

研究顯示,在調查所覆蓋的37個受調查的已開發國家中,「最不幸福的年齡」為47.2歲。在95個發展中國家裡,48.2歲被普遍認為是「最不幸福的年齡」。

研究發現,「痛苦的中年」是一種世界普遍現象。雖然身處不同國家,但居民最不幸福的年齡都很接近——都為人生中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年危機」,而且這種痛苦和收入水平和壽命長度均無明顯關係。

研究指出,金融危機和日益加強的全球化是造成「中年危機」的因素之一。報告稱,中年群體需要承擔生活壓力,2008年金融危機削弱了脆弱群體應對危機的能力,他們擁有更少的資源來面對生活的打擊。而對40至50歲群體來說,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削弱了他們與社會的連接。

此外,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也對個人幸福存在影響,尤其是教育、婚姻狀況和失業率。報告稱,在美國,已婚人士的幸福程度明顯高於未婚人士。

另據英國《電訊報》報導,布蘭奇弗洛爾認為,除去社會、經濟因素外,也許基因可以解釋「中年痛苦」,「這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布蘭奇弗洛爾說,有一項研究曾採訪動物飼養員,結果發現在猴子中也存在類似「中年痛苦」的感受。

真的很糟糕嗎?

人到中年,真的很糟糕嗎?美國知名政治、文化網絡雜誌《Slate》根據這一理論採訪了一些47歲的中年人,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有人歡喜有人憂。

達西生活在紐約,有時會為了這個世界糟糕的局勢感到憂心忡忡,但她自己的生活卻過得「十分美妙」。現階段,她正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成果。來自加拿大埃德蒙頓的傑夫說,「我喜歡47.2歲的年紀,有許多好事正在發生!」

不過,也有很多人沒那麼好運。來自美國肯塔基州的道格表示,過去十年,一些生命中重要的人相繼離世,這給她造成煩憂。來自華盛頓的伊莉莎白說,身邊同齡的朋友不斷提醒自己,他們即將邁入50歲大關。美國克利夫蘭的蒂娜表示,最痛苦的莫過於在46歲時換了工作。

在現實訪問中,沒有人明確感到47歲是特別痛苦的年齡,但不少人承認,人到中年,的確是個轉折點。

報導稱,在50歲前,人生可能迎來許多變化。以美國人為例,美國人的第一次生育年齡平均為26.3歲,當他們47.2歲時,他們的孩子剛剛21歲——一個離開父母獨自在外闖蕩的年紀。

身體的衰老也是不可避免的。對大多數女性來說,47歲處於更年期早期階段,會出現偏頭痛、睡眠障礙等症狀。也有一些人開始對生命、死亡有更多思考。芝加哥人斯科特說,自己在47歲時開始每天要去醫院接受治療。生活在倫敦的湯姆說,「我感覺自己來到一個臨界點,未來活著的時間可能沒有之前活過的時間長。」

而在回望過去的過程中,還有些人認為,比起現世安穩,躁動不安的20幾歲的日子似乎更不好過。50歲的美國丹佛居民霍利說,47歲算什麼,40歲人生才剛開始呢。

還有媒體指出,經濟學家的研究也有積極一面。根據布蘭奇弗洛爾的理論,人在47歲以後不會繼續走下坡路,而是會「觸底反彈」。換句話說,只要堅持活到70歲,並且保持相對健康,你就能像20歲時那麼快樂。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葉田媛設計 圖片編輯:笪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