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症的認識誤區,很多人等到嚴重了才發現

劉建成醫生 發佈 2020-01-14T18:55:39+00:00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地球上約有3.5億人罹患抑鬱症,在中國這個數字明面上是5000萬,但還有不少人患病而不自知,或者出於病恥感不願意接受系統治療。

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心境障礙。如果突然對周圍的事物喪失興趣,無愉快感,並且反覆出現睡眠問題,就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患了抑鬱症。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地球上約有3.5億人罹患抑鬱症,在中國這個數字明面上是5000萬,但還有不少人患病而不自知,或者出於病恥感不願意接受系統治療。

很多人對抑鬱症有根深蒂固的誤解——「抑鬱症哪裡算病,不過就是太作太矯情。」

但是,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


誤區一:抑鬱了=抑鬱症?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把「我抑鬱了」掛在嘴邊。事實上,抑鬱僅僅是一種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有,它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沮喪、壓抑和絕望的主觀反應,這種情緒會隨著事情的解決、自我調節和環境變化等,逐漸化解。而抑鬱症則屬於疾病,是自己難以控制的,還可能會伴隨身體上的疼痛,必須接受專業治療。

抑鬱症有3個核心表現:一是存在抑鬱情緒,簡單來說,就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二是這種抑鬱情緒,持續在兩周以上;三是身體的認知功能發生了損害,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很多精神科醫生習慣將抑鬱症比喻為「心靈的感冒」。昨天,他向三秦都市報記者解釋稱,這個比喻有兩重意思,一是感冒人人會得,誰都有可能得抑鬱症;二是感冒好治,抑鬱症可以被治癒。


誤區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嗎?

臨床中,經常有病人家屬問我,「患者原本是好好的一個人,性格挺開朗,怎麼會得抑鬱症?」

很多人誤以為抑鬱症是胡思亂想出來的,是敏感、是矯情、是脆弱。抑鬱症的發病因素多元複雜,目前研究顯示,抑鬱症與遺傳、體內生化系統的不平衡、大腦的器質性和功能性變化以及其他的軀體疾病都有關係,社會環境、人格心理等只是發病原因之一。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個病本身,與性格是否開朗並沒有直接關係,在我們接觸到的大量臨床案例中,很多病人的自身條件其實都很優越,不乏一些出類拔萃的社會精英,性格也很開朗。


誤區三:抑鬱症可以自我調節,不需要吃藥

在抑鬱症的治療階段,心理疏導和專業的醫學治療,是相輔相成的,前者更多是側重於患者的心理架構重建和維護,增加對環境負面刺激的抵抗力,主要以輕度患者為主。後者則通過藥物、物理治療,幫助患者消除臨床症狀,主要面向中度、重度以上患者。

對於藥物治療,不少患者是有心理顧慮的。一方面,多數人認為,只有生病了才會吃藥,而抑鬱症完全可以自我調節,也可以尋找心理醫生疏導,拒絕服藥;另一方面,也有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成癮性。

心理治療和自我調節當然重要,但是很多患者已經自我調節不了,應該綜合干預。任何藥物都有可能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精神類藥物也不例外,但只要遵照醫囑服用,便不會產生「成癮」等依賴效果。

此外,大約30%的輕度抑鬱症患者有可能無藥自愈,但大多數患者如果不接受專業診斷評估和治療,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陰霾?

近年來,抑鬱症呈現出低齡化趨勢,兒童與青少年抑鬱症的上升趨勢是驚人的。

當我們身邊有人患抑鬱症時,應該做到早識別、早就醫、早治療,第一步應該學會識別,通過觀察病情和生活習慣的變化,發現是否有抑鬱症傾向;其次應該勸說其接受心理評估和治療,並提醒其規範用藥。

此外,還需要理解他們可能出現的任何身體症狀,比如無法查明原因的疼痛。

相比過去,很多人開始重視『抑鬱症』。更多的應該是全社會對抑鬱症患者的寬容、接納和關愛。全社會應該形成對抑鬱症患者的公共救助體系,科學地、標準地進行干預,重視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常識。

希望大家能輕鬆面對抑鬱症,而不是逃避和否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