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要做到「勁通豎脊」,使你的功勁更加通透

太極浮屠 發佈 2020-01-14T18:57:32+00:00

山河大地,一切大海。鷹翱翔,魚戲水,任意自如。人退化了,很難完美自控。練拳,就是練控制力。人體四大力,關節韌性開合力,肌腱鬆緊彈簧力,骨骼結構支撐力,內腔內壓運動力。腰長一寸,勁長十分。一套拳下來,幾百個勁,都離不開腰,豎脊拔腰占很大比重。

山河大地,一切大海。鷹翱翔,魚戲水,任意自如。人退化了,很難完美自控。練拳,就是練控制力。人體四大力,關節韌性開合力,肌腱鬆緊彈簧力,骨骼結構支撐力,內腔內壓運動力。腰長一寸,勁長十分。一套拳下來,幾百個勁,都離不開腰,豎脊拔腰占很大比重。好比,人拿高處之物,手勾不到了,自然開始長腰,腰肌縱向延長。練拳是腰力強化,不等手放長,腰先放長。腰不是一個點,腰圍是一圈,大而渾厚。丹田抱出一個力點,左右轉體,擰腰勁就出來了。臂膀彈性好,松肩作用很大,抽鞭子般的乾脆,臂力綿沉,打上都是悶聲。拳這種東西,有大刀闊斧的大活兒,也有一針一線的細活兒。每個時期,側重不同。由淺入深,格局縱橫,大的小的,快的慢的,都要練上一練。一套好拳,能把腿力練出來,而不傷膝蓋。一位師兄,下盤功夫強悍,打拳興起,一發力,新買的布鞋都蹬撕了。不是腳下有勁,是胯骨有勁,連碾帶蹬,胯法透著威風。一套拳下來,酣暢淋漓,雙腿熱熱的,異常舒服。練練轉肩,手臂快速劃圈,慢慢就感知豎勁了。撐是什麼,不僅是形飽滿,還要放鬆的飽滿。打拳時,掤撐無處不在,漸漸形成動態,由此產生了身法。會練拳的,身上先兜個小圈,腰力一橫,勢能就出來了。拳練到後來,沒有勁,只有勢。




日月交替,動與不動。一動必有一定。手腕子不能太活,要固定住,掌力才渾厚。膝蓋不能晃,不能壓,也要固定住。蹬地旋轉,自下而上,是整條腿的軸力,並非膝蓋扭動。肘如掛物,松肩拉斜方肌,沉墜有勁。抱住丹田,核心力有了,再旋腰轉脊,東西就厚實了。有句話叫,起勁如挑擔。正起正落,胯似千斤頂。沒有手,只有胯,蹬地即是蹬胯。打拳,梳理肢體關係。四肢即是軀幹,軀幹即是四肢。同進同退,周身一家。推手,也不是推胳膊,涌動身上,催腰換胯,肋骨接轉來力,別抗肩,松肩突發冷勁。槍法基本功,攔拿扎,看著一片槍花,其實都是擰腰力。槍法藏在腰裡。幾百個攔拿扎,強度也不一般,把槍一扔,再一打拳,發現腰裡有內容了。肋不離肱,不是肱骨找肋,而是撐肋找肱骨,東西就不一般了。武術強調身形,形不是擺設,形是內勁塑造的。空泛的拳,大多沒內勁,一動起來,內中缺乏鼓盪感。手臂不是直的,直的力柴,要有三道彎,坐腕,肘窩,腋下,都要有彎兒。人除了兩臂兩腿,還有脊柱。打拳,就是開發脊柱功能。脊柱中通,上領頭,下掖溝,形成一條大槓桿。



槍挑滑車,力通豎脊。豎脊肌練通了,肌肉紋理舒暢,縱性提升,勁一直通到後脖子。走起路來,後背似有兩條大槍,腳底一蹬,牽動後脖肌。掖股溝,拉長後背筋肌。撐胸腰筋膜,豎脊肌猶如拉弓,彈縱力就出來了。學會用內壓膨脹,牽拉豎脊肌群,使其充滿彈性。擴開雙胛,菱形肌牽拉,豎脊肌一拔,又正又有范,豎拉橫撐是必要的。背上有了動態,身法為之一變。內腔一動,豎脊肌上下交錯,肋骨多變,招式就活了。頸椎不能不立,脖子犯軟,通常是頭沒領住,後背豎勁就軟了。頭部虛領住,提了精神,後背順通敏感,反應也快。領頭懸,虛襠,松順脊柱,啟動內壓,填海,後背力線放長。這樣的結構,無論是彈,還是縱,又或騰挪,槓桿力也高出一大截。腳底一蹬,精神輕提,正身豎脊,催動內功,釋放背勁。好比說,三換掌,換得不是掌,脊柱兩旁大筋交錯,好似磨槍。運動肋骨,助長背勁。挒勁手上有,肋骨也有,要有矛盾呼應。內腔互掙,就是鼓盪。催動內勁,撐開雙肋,活動肩胛。持久練功,使背力暢通,拳法活力無限。發力通透,傳導也快。時間短,只因內在通順。每個部位練通了,本有潛能得以發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