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風格 | 日本設計=無印良品風?大錯特錯

杭州象內創意設計 發佈 2020-01-14T19:37:52+00:00

不止是日本設計,所謂北歐設計、新中式都是一個不夠具體的概括,其內涵無法用一兩個詞定義,但豐富和不同正是這個世界可愛的地方嘛。

提起「日式風格」,大家腦袋裡會閃過哪幾個詞彙?性冷淡設計?無印良品原木風?櫻花配上小清新濾鏡?「簡素」、「侘寂」、乃至念上它一句「Less is more」?

總之,按照大眾流行的印象來概括,東瀛來的設計應當是性冷淡、實用、柔和克制的色彩、自我抑制。但這樣幾個印象,足以概括日本設計嗎?



一、土味、浮誇,日本設計翻個面

咱們先拿一個國產的外包裝設計來拋磚引玉——椰樹牌椰汁外包裝。如果以大眾印象里日本設計的評價標準來說,這個外包裝堪稱是泥石流一樣的存在——只有信息的堆疊,跟當年恆源祥「羊羊羊」的洗腦廣告思路如出一轍。

但就在前幾年,一位知名的日本設計師卻為這樣一種設計點了個贊,宣稱這是「了不起的設計」,還充滿少女心地發了個圖,表示就沖這包裝,自己每天早上都要幹上它一瓶。大有他鄉遇知己,相見恨晚之感。

這個設計師名叫高田唯。他的設計,跟椰汁魔性的外包裝異曲同工:有如街頭牛皮癬小廣告一樣的畫面,江湖人稱「新丑風」。但注意,「新丑」這個詞,高田唯自己可不接受,他不認為自己算是「新丑」,應該是「全丑」才對——丑怎麼能分新舊呢?丑就應當是純粹的丑。

而高田唯,只是日本設計的一個縮影。如果我們把常規印象里,日本設計性冷淡那一面翻過來炒一炒——你會發現那魔性、浮誇、充滿腦洞的土味日式風同樣在國際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畫風突變的高田唯

咱們先講高田唯那些街頭牛皮癬一樣的作品。實際上,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了日本設計界的邪教徒。縱觀他的早期作品,雖然不受認可,反倒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的名門正派弟子畫風。

咱們可以在前些年他在上海的個展「潛水平面設計」,感受下啥是「全丑」風。

從展覽邀請函開始,畫面就已經充斥著火車站旅店小卡片級別的設計和配色。

左圖為2017「游泳 Graphic」海報

高田唯作品:左為JAGDA2017年鑒 封面設計,右為「For Stockists Exhibition」2017 海

比如說,面對代表日本平面設計最高榮譽的JAGDA(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約稿,高田唯絲毫不顧甲方的口味,為他們的年鑑封面和主視覺弄出了這樣畫風的作品。

高田唯 JAGDA東京新入會員聯歡會海報設計(入選東京TDC)

高田唯當然知道大眾能夠喜愛、接受的設計長什麼樣。

他打小就出生自一個設計家庭。他老爸高田修地早年供職於資生堂設計部門,是原研哉在武藏野美術大學時期的恩師。而高田唯本人在2011年還獲得了JAGDA新人獎,這可算的上是走向國際設計舞台的門票。

說我當上了營業廳售貨員、他考上了北京大學、高田唯獲得了新人獎,我們都有個美好的未來——平均一下絲毫不為過。

轉變也在這時發生,用高田唯自己的話講是:「日本設計有一個感覺就是看膩了」,「單單只把東西做得美觀,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要探尋一條如何將設計表現得更生動的路。」

街頭上那些日常的、堆疊滿信息而完全沒有設計感的圖像,反倒成為他靈感的新來源。

他說:「設計不僅是追求世界上的美感,一個沒經歷過正規的設計教育,不熟悉各種設計工具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候會更具有表現力,因為他們為了傳達自己的理念而去努力的這件事本身就是美的,我想把這種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這倒是可以說,他走向了高度專業化的日本設計反面:一種看山不是山、無招勝有招的狀態,他是用 「新丑」來挑戰「舊美」的人。

三、日本的藝術家有多浮誇?

除了高田唯,實際上還有很多國際知名的日本藝術家、設計師,也都跟小清新、性冷淡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就先說日本當代藝術吧,身價最高的幾位選手裡,像草間彌生、村上隆都有著獨特的自我風格,甚至有點精神污染。

這畫風一眼就能勸退密恐患者,但這些圓點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其實是偏執與童年記憶的產物。

10歲時的她,因為神經性視聽障礙伴隨著精神分裂,就看到的世界而言,真實反而是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

那些張牙舞爪的植物都是童年時、幻覺中草木開口後的結果。因此,幻覺占據了真實,繪畫對於她來說是釋放恐懼的途徑。

而村上隆的太陽花,雖然五顏六色、永遠微笑、永遠密密麻麻,但其實是在他一派赤誠的擔憂里誕生的。

村上隆眼中所謂的日本主流文化是由多種多樣的亞文化構成,這些戰後出現的流行文化一面成為日本的代表,另一面又令人憂心忡忡。

而他的作品,正是在極致的可愛、扁平、漫畫風格中,嘲諷越來越浮於表面的大眾文化——整個社會都已經進入超扁平時代。


四、日本的設計有多浮誇?

再走出當代藝術領域,回顧一下日本設計的歷史,就會發現浮誇、腦洞大開始終是它的另一面。用所謂性冷淡、簡素來概括,其實是一種偏見、一種被加工選擇後的刻板印象。

比如日本國寶級設計師、藝術家橫尾忠則,有著迥異於常人的腦迴路,年輕時曾莫名其妙跑到達利家強行做客。

他的作品同樣如此,極其詭異的腦迴路、帶有衝擊力但傳統的日本色彩,融合浮世繪的構圖、畫面,再拼接上彼時流行的波普藝術,「大和波普」可謂極具辨識度。

同時,傳聞他還因為自己的創意被甲方拒絕後揍了甲方一頓,最後,甲方(朝日啤酒)欣然接受了他的創意,這張海報也旋即成為橫尾忠則的經典之一。

橫尾設計的朝日啤酒海報,正是在這張海報上,橫尾成功揍了甲方。

光明正大喊出「一日之計毀於晨」、「在設計上我從不追求流行,我就是流行」的仲條正義,其部分作品也跟「日式性冷淡」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反倒充斥著大腦洞、極富童心,帶著返璞歸真的頑童之感。


五、日本設計的浮誇是怎麼來的?

日本設計以往給人的常規印象,大多和日本特有的美學特質——「禪」、「空無」,「侘寂」、「物哀」、「幽玄」等等關鍵詞有關。


作為傳統,與「簡素」,「侘寂」這些表面印象相對的,日本文化中還有很多浮誇的、魔性的、乃至金碧輝煌的經典元素——像浮世繪、古代的大和繪、妖魔鬼怪,武士鎧甲等等。


而每個設計師對這些傳統的文化又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與理解,所以才誕生了那麼多新奇古怪、紛繁複雜的、腦洞大開的日本設計。

不止是日本設計,所謂北歐設計、新中式都是一個不夠具體的概括,其內涵無法用一兩個詞定義,但豐富和不同正是這個世界可愛的地方嘛。



註: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