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縣正紫鎮農民胡伯康:養殖生態甲魚「爬出」致富路

榮縣宣傳 發佈 2020-01-14T19:49:13+00:00

冬日的陽光灑在榮縣正紫鎮田木溝村5組,暖意洋洋。「冬天了,甲魚基本都禁食鑽進泥巴頭了。等開春後天氣暖和了你再來看,那個場景才安逸喲。現在有13畝田都養起甲魚的。」

冬日的陽光灑在榮縣正紫鎮田木溝村5組,暖意洋洋。四周的青山,映著中間的一片碧水,胡伯康的川榮甲養殖家庭農場就坐落於此。

「冬天了,甲魚基本都禁食鑽進泥巴頭了。等開春後天氣暖和了你再來看,那個場景才安逸喲。現在有13畝田都養起甲魚的。」日前,記者慕名走訪了正紫鎮田木溝村的甲魚養殖戶胡伯康,聽他講述特色養殖的故事。談及選擇甲魚養殖的由來,胡伯康介紹,2011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中央7套《致富經》欄目上看到一期生態甲魚養殖戶的專訪,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身體特別虛弱,醫生喊我需要調理身體,我上網查詢甲魚和烏雞燉湯是最滋補的。於是,我買了很多甲魚和烏雞燉湯。後來我去華西醫院複查的時候,醫生就感嘆我恢復的如此之好。」胡伯康說到,這就更加堅定了他發展養殖甲魚的信心。

說干就干,胡伯康前往湖南洞庭湖、內江市、犍為縣等甲魚養殖基地考察、學習技術,買甲魚苗、上網查資料、請縣農技專家講餵養技術……當年3月,胡伯康就流轉了6塊田共計9畝,用於生態甲魚養殖。105隻團魚種苗,3200隻幼苗加上土地流轉和修築魚塘的投資就達到了20萬元,胡伯康把所有積蓄都花在上面了。2013年,眼看就要有收成的時候,卻因多場大雨衝垮了其中一個堰塘,跑了有好幾百隻團魚,胡伯康損失了差不多10萬元。對這一次「災難」,胡伯康記憶猶新。

許多村民以為胡伯康從此會一蹶不振,但他卻越挫越勇,重新修葺池塘、努力掌握甲魚蛋的孵化技術。幾年的時間,胡伯康再一次把養殖事業搞得風生水起。據介紹,生態甲魚生成周期較長,從3錢/只的幼苗成長為2斤以上/只的商品甲魚,大概需要3年半的時間。「去年,才賣了一小部分甲魚,就收入了5萬餘元。等到今年我的13畝田的甲魚都成商品甲的時候,賣的肯定不止這個數了。因為是採用稻鱉生態養殖,縣城裡有好幾家餐館、超市已經給我簽訂了銷售合同,銷路不用愁。」胡伯康笑著說到。談及現狀和未來發展,胡伯康做起了建立電商平台的打算。「除了養殖甲魚,這幾年我發展起了養殖野雞、烏雞、七彩山雞特色養殖,到時候電商平台建起了,通過電商把我們山裡的『土貨』也送到大城市。」胡伯康說到。

據正紫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胡伯康除了自己發展特色養殖致富以外,還積極帶動當地村民及貧困戶發展甲魚及野雞、烏雞養殖,通過胡伯康的帶動示範,戶均增收7000元以上。(丁文君/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