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平台和保險到底有什麼區別

關哥說險 發佈 2020-01-14T19:52:20+00:00

我不是新聞專業出身,也沒有做過媒體這個行業,更不敢把自己當成意見領袖。對,都這麼大了,我還那是個,期末考掉出全校前十名,還沒回家自己就內疚的要哭,覺得沒辦法面對爸媽的孩子。

寫文章,本質是一種內容輸出。

我不是新聞專業出身,也沒有做過媒體這個行業,更不敢把自己當成意見領袖。

所以,寫文章向來是不太追熱點的。雖然我平時會想很多,但如果我覺得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思路不夠成熟,信息不夠全面,我是不好意思寫出來的。自己默默消化就好了。

就算是在理財領域,雖然在銀行也勤勤懇懇做了好多年,大陸香港一圈下來,職位的名頭也都是「資產規劃」「理財」相關。

我自己這些年的投資理財效果也還算不錯,算是有那麼一丟丟經驗心得,但我還是不覺得自己「足夠可以」「教」大家去理財投資,或是推薦某一款產品。

而且,儘管「關哥說險」只是一個小小的號,但是講出話來,也是要儘量負責任的。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不足夠擅長的領域,還是不要隨隨便便涉足的為好。

就踏踏實實寫好最擅長的也最喜歡的保險就可以了。

對,都這麼大了,我還那是個,期末考掉出全校前十名,還沒回家自己就內疚的要哭,覺得沒辦法面對爸媽的孩子。


就像之前引起我們關注的王鳳雅小朋友這件事,從最初的「詐捐」,到後來的反轉,看了很多文章和解讀,劇情越來越撲朔迷離。

到這個地步,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對你我來說,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真相是什麼,是媒體的責任。重要的是,每個人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有怎樣的解讀。

這件事,我真的很想說說自己的感受,作為一個媽媽,也作為一個保險號。思考了好幾天,深刻體會到了一個沒有經過媒體專業培訓的工科生,想正兒八經寫一個熱點事件,是多麼的困難。

所以,以下,都是我個人的感受和思考,並非意識輸出。僅供大家參考,歡迎討論。

大眾最初憤怒的點,在於媒體曝出,王鳳雅父母沒有用收到的捐款給王鳳雅治病,而是去給兒子治療兔唇。(後來得到了反轉)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即使有治病的錢,也未必能被用在得病的人身上。

別說是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人事不知。就算是一個壯年男子,平日裡大權在握,一旦病得嚴重,比如陷入昏迷,實際上都是沒有自主權的。治療的決斷權,都在家屬手裡。

拔不拔管?上不上呼吸機?還搶不搶救?這都不是本人決定的。

就連孕婦能不能做剖腹產,家屬不簽字,都定不下來。這幾年,跳樓的產婦,難產去世的產婦,還少了麼?

有部電視劇叫《青年醫生》,裡面有個橋段我印象特別深。



一個60多歲的老先生因腹痛暈倒被120送到急診。初步診斷是肝硬化,醫生認為病人很有可能是心臟有問題,建議馬上做PC和心肌酶檢查。但是老先生的老伴糾結於這個檢查到底疼不疼,非要和兒子商量再做決定。

而老先生的兒子是一家大公司的副總,正在開招標會,電話中,兒子一直和醫生討論檢查的做法和副作用,遲遲做不了決定。結果硬生生耗了四個小時,最後到底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老先生心梗,搶救無效去世。

同時,一個心梗的老太太被送進急診,醫生馬上搶救。並跟老太太的女兒溝通治療方法,家屬馬上籤了字,表示都聽醫生的,順利得到了救治。

且不論這件事情里有誰的責任,就看看這個家庭,一不缺錢,二不缺人,卻救不了一個明明還有救的人。

是錢的問題麼?是醫術的問題嗎?都不是。

只有規則,只有技術,都是遠遠不夠的,人性才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但正因為人性的不確定性,才需要我們去制定規則,去約束和規範人性中的弱點。

有了保險,就能確定百分之百解決擔心的問題麼?就百分百能獲得賠付嗎?也並不是。

關哥自己身上有上百萬的保險,但是不是能夠確定,當我出險的時候,該有的賠償我全能拿到?

不能。

那我這些保險就沒用了嗎?也不是。我還是要買的。人生就像一場豪賭,如果有一把清空的可能,那麼,我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去降低這個可能。

保險,和養生一樣,代表的是,積極面對風險,主動尋求人性之外的規則,來幫助我們管理和應對風險。用部分的確定性代替完全的不確定性,用他律來代替自律。

就像我的讀者,95後程序猿不扯說的,「肯定沒有完全解決問題的方案的,只是一個機率問題,在能力範圍內儘量降低風險機率或者風險造成的影響。」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王鳳雅的錢,是來自於眾籌平台捐助。這也是為什麼最初群情激憤的重要原因。如果錢的用途和捐助者的意圖相違背,任何人都會感到氣憤,這本質是一種欺騙和背叛。

我特地去註冊了幾個互助平台,看得心情很不美麗。

目前互助主要有兩類平台。

第一類是專門為患病者提供平台,在網絡轉發以獲得慈善捐款。

能得到多少捐款,全看運氣,或者說,比慘。頁面上目之所及之處,全部是患者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圖片。

平台還會為你提供「籌款秘籍」,比如轉發時推薦內容不能太過簡單,要感情比較飽滿,才能更容易獲得捐款。

有些平台會把一些已經得到捐助的案例放出來。確實有很多人,籌集到了10萬、30萬、甚至更多的捐款,而且有相關人員證實,有治病的診斷書、收據,患者的身份證、單位或者學校的證明。資料可以說很是完善。


但同時我注意到三個事情:

  • 更多的進行中的捐款,目標是10萬甚至更多,但臨近捐款時間終點,仍然只有1-2萬的捐款額。對於患者的治療,估計也是杯水車薪。
  • 每一個籌款動態下面,都有將近一百條留微信請求捐助的留言。我相信,得到足夠捐款的,仍然是少數。

太長了,不放圖了

  • 在求助捐款的增信補充的地方,會標註求助者的家庭財產情況,比如有無房車,各家平台不同。但都有一條,是否有商業保險,是否有社會保險

我真的很同情這些家庭,我也明白他們未必有條件,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去想到「風險管理」這個概念。

但是我真的真的忍不住想,為什麼不能花點錢,就算幾百塊買個醫療險或者消費型重疾也行啊。何苦為這10萬塊如此這般。

只能說保險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公眾號只能覆蓋掉很小的一批人,廣大的代理人隊伍,請繼續努力。

第二類,是為健康群體提供的保障互助平台。

基本原理是這樣的,每個人在平台上預存一點錢。有誰生病了,就大家平攤費用。

假設有10萬人參加了這個互助項目,其中有人生病了,需要10萬的醫療費用,每個人就平攤1塊錢。每次分攤有上限,第一次預捐的數目和餘額要求,每個項目不同。扣完了再存。

這類平台有以下幾個特點:

  • 有很多種項目,按年齡劃分,針對少兒的、中青年的、老人的。按類別劃分,有針對癌症的,有針對意外的。
  • 有互助規則,加入條件即有年齡的限制,又有健康的要求,還有180天-1年的等待期。
  • 可以為自己,也可以為家人參加互助。
  • 預存了一點錢之後,平台還會不停的提醒你升級計劃,預存更多的錢,提升到更高的計劃,可以有機會得到更多的互助金。
  • 以及,很多的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的連結。

我就目瞪口呆了。

這。。。這不就是低配版保險嗎?保險,不就從互助發展起來的嗎?

大家可以去搜搜保險的起源——共同海損分攤制度。簡單的說,3000年前的地中海,商船在風浪中為了不翻船而拋掉的貨物,損失是由所有商人均攤的。

3000多年了,保險發展到今天不容易啊。我國的保險業雖然起步晚,但是也是正正經經的金融體系之一啊,法律健全,監管規範。怎麼突然大步倒退了呢?

如果說上一種方式,還帶有慈善捐助的性質,不能完全用保險等金融工具去代替。那這種互助保障,完全就是低配版的原始保險形式。

換一個角度,如果互助也是一種慈善捐助,那保險也是。很多人說保險不合算,你就當少賺的利息,是捐給其他得到保險公司賠償的人了,因為本質都是分攤啊。

冷靜了一下再想,凡事都有存在的意義。

階層在固化,貧富差距在拉大。隨著中國的創一代正在逐步進入退休階段,未來高端醫療和養老,都將是巨大的市場。

但大批的社會低收入家庭,仍然還會因為幾萬塊的醫療費用,苦苦掙扎,深陷困境。

而越是低收入的人群,越願意相信並尋找便宜,甚至免費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不相信所有參加互助平台的人都沒有聽說過保險。我也不相信所有人都困難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每年幾百塊的費用都掏不出來。

但為什麼他們更願意選擇互助,而不是更加規範,更加成熟,同時有法律支撐的保險,這個問題,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的。

保險也確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上升到民生的大層面,國家政策,金融工具,慈善事業,方方面面結合在一起,方能照顧周全。




不是要鼓吹保險多好,我只是覺得,生老病死,但凡有能力,人都要先為自己負責。

捐助,不是義務。求助,也不要變成乞討。

我照顧好自己,在能力範圍內提前規避好部分風險,不給家人和社會增加負擔,就是為節省社會資源作貢獻了。

其他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死有命。


這個號,沒有領導,沒有老闆,沒有人監督我寫什麼,寫得怎麼樣,寫得對不對。這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禁錮。我只希望,對你有一點啟示,引發一點思考。就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