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腸治久安——結腸癌,誰之過?

胃腸病科普 發佈 2020-01-02T21:43:27+00:00

一個中年患者,1年半前查體,發現結腸多發息肉,建議切除。有一個已經明顯癌變,「息肉」表面結構紊亂,也開始變得稍僵硬,初步判斷內鏡無法切除,只能等待手術治療。

三年前,曾寫過一篇科普文章《結腸癌,誰之過?》,後來被多家媒體轉載,雖然換了名字,但基本內容沒變,我看了看點擊量75萬+,能有如此高的點擊量,我很高興,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科普文章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

連結點擊:《結腸癌,誰之過?》

3年過去了,百姓對結腸鏡檢查的認可和需求大幅增加,從之前的勸說,到查體主動要求做腸鏡,這是一個質的變化,是許多人接受結腸鏡檢查後獲益,而不斷宣傳推廣的結果。


但前不久一個病例又刺痛了我的心。


一個中年患者,1年半前查體,發現結腸多發息肉,建議切除。不知是患者疏忽還是沒在意,竟然一直沒管。前幾天來切息肉。有一個已經明顯癌變,「息肉」表面結構紊亂,也開始變得稍僵硬,初步判斷內鏡無法切除,只能等待手術治療。


也許一年半前不需要外科手術,內鏡下就能完全解決問題。好在總體預後是還不算差。

所以,今天想就結腸癌的內鏡診治再科普一番。

首先,我們看看結腸癌的發病情況。

從全球來看,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男女一起算),結腸癌發病排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約占10.2%。病死率排在第二位,占9.2%,僅次於肺癌。


中國是什麼情況呢?男性中結腸癌發病率排第4位,病死率為第5位。女性中發病率發病率排第3位,病死率為第4位。而隨著生活方式的西化及平均壽命的延長,發病率及占比還處於上升趨勢。

那麼結腸癌是怎麼發生的呢?


目前認為有4種途經,分別是腺瘤—癌變途徑,潰瘍性結腸炎—癌變途徑,鋸齒狀息肉/腺瘤—癌變途徑,以及直接癌變途徑(De novo cancer)。其中,最重要的仍是腺瘤—癌變途徑,超過90%以上。至於是怎麼發生,簡言之就是一系列基因突變,最終引起癌變。

那這個息肉(腺瘤)在不同年齡段及性別上又是個什麼情況呢?

我統計了我們科2018年的腺瘤檢出情況,

發現腺瘤檢出率(年齡>=50歲)為31.7%,

其中男性為37.6%,女性為24.5。

我又進一步按不同年齡段做統計:

發現男性40-49歲,26.3%;50-59歲,36.2;60歲以後38.7%。

女性40-49歲,14.7%;50-59歲,28.8;60-69歲,32.7%;>69歲,37.1%。

從這組數據,我們發現男性40-49歲,每4個人就有1個有腺瘤性息肉。

而50歲以後,每3個人就有一個有腺瘤性息肉。

女性息肉的生長明顯晚於男性,或許是因為雌激素的保護作用。

而絕經以後,女性腺瘤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快速增長。

因此,推薦男性40歲,開始腸鏡查體,女性50歲以後腸鏡查體。

那發現息肉怎麼辦呢?

息肉是什麼?

說文解字說:息者,余也。

意思就是,息肉就是長出來的多餘的肉。息肉從病理上可進一步分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也叫錯構瘤性息肉)。

其中,腺瘤性息肉癌變率高,需要切除。

當然,息肉數目較少,個頭較小,腺管及血管排列規則,可以不用馬上切,方便時切掉即可,但拖延時間不宜過久。

如果個頭大,數目多,表面不規則,建議發現後立即切除或短時間內切除,以絕後患。

增生性息肉以前認為是良性的,但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右半結腸的鋸齒狀息肉/腺瘤也容易癌變,建議切除。

幼年性息肉容易便血,建議切除。

炎症性息肉,建議隨訪觀察。

如何去判斷不同息肉的性質呢?

有經驗的內鏡醫生通過內鏡下表現,加上必要的手段是可以判斷出來的。而不需要每個息肉都取活檢,送病理檢查。

至於如何切除,那就是醫生的工作了,而且不同的醫生選擇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裡就不再詳述了。

總之,

結腸癌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而且還有上升趨勢。結腸癌發病當中,腺瘤(性息肉)—癌變途徑是最主要的,切除腺瘤是可以預防大部分結腸癌的。不同年齡段腺瘤發病率不同,且男女有別。最後,發現腺瘤是需要切掉的,才能真正腸治久安!

致青春,2020年元旦!

#生命召集令超能團##清風計劃##健康真相館#@南方健康@生命召集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