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殺蟲劑發展歷史,未來發展方向又在何方?

農藥市場信息 發佈 2020-01-02T22:45:48+00:00

農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在我國已有近萬年的發展歷史。中華民族是農耕民族,同時也是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我國的農業史,同時也是一部與作物病蟲害的鬥爭史。殺蟲劑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

農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在我國已有近萬年的發展歷史。

中華民族是農耕民族,同時也是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我國的農業史,同時也是一部與作物病蟲害的鬥爭史。

殺蟲劑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

在古希臘,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蟲及防病的記錄;中國也在公元前7世紀到5世紀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滅殺害蟲。

農藥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20世紀40年代以前,以天然藥物及無機化合物農藥為主的天然和無機藥物時代;20世紀40年代初期開始進入有機合成農藥時代,並從此使植物保護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殺蟲劑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1階段:無機殺蟲劑;

第2階段:

有機磷、有機氯、氨甲酸酯、除蟲菊酯等追求廣譜、急性神經毒性、迅速殺死害蟲的合成殺蟲劑;

第3階段:

生長發育調節劑、保幼激素類等慢性作用、擾亂昆蟲的正常生長發育的除蟲或殺蟲劑;

第4階段:

信息素類、拒食劑等直接調節昆蟲行為活動的殺蟲劑,作用速度更加緩慢,但是可以顯著遏制下一代昆蟲種群數量的藥物。

公元900年,中國使用雄黃(三硫化二砷)防治園藝害蟲。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發展了一批人工製造的無機農藥,主要有砷酸鈣、砷酸鉛、磷化鋁、石灰硫黃合劑、硫酸銅、波爾多液等。

由於含砷的化合物大多有非常高的毒性,而且可以通過農藥殘留進入人體,已經禁止使用含砷類的農藥。而無機殺菌劑波爾多液和石硫合劑因為對環境和人體較為安全,仍然在廣泛使用。

有機合成殺蟲劑的發展,首先從有機氯開始,在20世紀40年代初出現了滴滴涕、六六六。二次大戰後,出現了有機磷類殺蟲劑。20世紀50年代又發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而上述的3大類農藥成了當時殺蟲劑的3大支柱。

後來由於高殘留農藥的環境污染和殘留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陸續禁用滴滴涕、六六六等高殘留的有機氯農藥和有機汞農藥,並建立了環境保護機構,以進一步加強對農藥的管理。如世界用量和產量最大的美國,於1970年建立了環境保護法,其把農藥登記審批工作由農業部劃歸為環保局管理,並把慢性毒性及對環境影響列於考察的首位。鑒此,不少農藥公司將農藥開發的目標指向高效、低毒的方向,並十分重視它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努力,開發了一系列高效、低毒、選擇性好的農藥新品種。

01 仿生農藥

擬除蟲菊酯類、沙蠶毒類農藥被開發和應用,尤其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開發,被認為是殺蟲劑農藥的一個新的突破。另外,在這段時間內還開發了不少包括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的昆蟲生長調節劑。有人把此類殺蟲劑的開發稱之為「第三代殺蟲劑」。其包括噻嗪酮、滅幻脲、殺蟲隆、伏蟲隆、抑食肼、定蟲隆、烯蟲酯等產品。

02 「第四代殺蟲劑」的昆蟲行為調節劑

「第四代殺蟲劑」的昆蟲行為調節劑包括信息素、拒食劑等。這一類的殺蟲劑並不能直接殺死害蟲,而是通過配合誘蟲陷阱來達到捕殺害蟲的目的。缺點是對於R對策型害蟲的控制能力弱,控害效果並不能立竿見影;優點是對環境友好,對天敵影響小。

03 雙醯胺類殺蟲劑

雙醯胺類殺蟲劑是研究領域的熱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邦公司的氯蟲苯甲醯胺。它作用於昆蟲的魚尼汀受體,具有作用機制新穎、高效、與傳統農藥無交互抗性、對非靶標生物安全和對環境相容性好等優點。從氟苯蟲醯胺問世至今,已有8個產品商品化或即將商品化,成為目前最有市場潛力的殺蟲劑品種。

不難發現,未來的殺蟲劑發展趨勢是高效、低毒、與環境相容性好。為此,專一性、特殊性將十分重要。以下5個方面會是今後殺蟲劑發展的主要方向。

(1)針對害蟲特有靶標,開發具有專一性的藥物。例如:針對幾丁質酶的殺蟲劑。

(2)利用害蟲的特殊功能,開發新的殺蟲劑。例如:集合信息素等。

(3)生物源物質仍將是尋找新殺蟲劑先導物的源泉。

(4)化學與生物相結合仍將是開發新藥劑的有效手段。如:阿維菌素的結構改造等。

(5)利用基因組技術進行模擬設計來創製新殺蟲劑。

來源:農博在線

第三屆殺蟲劑發展與推廣應用交流會

您絕對不可錯過

在這裡

您可以和國內一流的殺蟲劑方面的專家面對面交流

聆聽他們對於殺蟲劑方面的看法和建議

還在等什麼

拿起您的手機

預定好您的位置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