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奸臣難,最忠臣更難——談談包拯包大人真實而又開掛的一生

紅塵如鏡 發佈 2020-01-02T00:51:52+00:00

《紅塵看大宋》系列第20篇上面這句話乃是宋仁宗——換成現代話也就是包青天的老闆或者說總裁給予他的高度評價,而且還是作為包公的墓志銘,這對封建時代一個臣子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殊榮了。

趙禎(宋仁宗):「 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陰幸也。」


《紅塵看大宋》系列第20篇

上面這句話乃是宋仁宗——換成現代話也就是包青天的老闆或者說總裁給予他的高度評價,而且還是作為包公的墓志銘,這對封建時代一個臣子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殊榮了。

對於包公相信大家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北宋名臣——而若論現世的影響力和名氣的話,整個封建王朝數以億記甚至數十億的官吏們中絕對的第一,更是有著「包青天」的美譽。

但是對於包大人一生的仕途,估計熟悉的朋友就不會太多了,大家可能只知道包大人曾「知開封府」,對歷史熟悉些的朋友可能還知道他做過御史中丞,龍圖閣直學士,最後逝世的時候追封過禮部尚書,但是其餘職位大家想要了解一下嗎?而且包大人的一生仕途算是順利還是普通還是坎坷的呢?

接下來咱們就來一起看看包大人擔當過的主要職位,不過紅塵君可以先給出結論——包大人的仕途,那是相當順利,二十五年升遷多達二十七次,中間只是偶然有一次小波折而已,但是聖眷不減,很快就再次提升。

而且對於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民眾們對於「君明臣賢」的那些朝代都是津津樂道,同時還有一個至今懸而未決,爭論不休的問題——先有明君還是先有賢臣?這就像是那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的糾結費解。

不要緊,看看包拯的仕途以及他老闆宋仁宗對他的態度,也許這個問題就能找到答案了。

北宋官制簡介

下面是一張包大人一生的仕途表,是我從孔繁敏老師的《包拯研究》中轉過來的,裡面具體時間,包大人年齡,官,差遣,職都列的很清晰,可以說一目了然。

在此之前,紅塵君先來對北宋的特殊官製做個簡單的說明,以免有些朋友看了頭暈,畢竟絕大部分朝代的官員就一個職位,沒有這麼多講究。

宋朝由於歷史遺留原因,其官員數量較多,所以就有了一種特殊的「官職」分離的制度,如今我們一說官職感覺是一個詞,但在宋朝並非如此。

這裡的「官」往往也被稱為「寄祿官」,只是代表了一個官員的品級高低和相應的待遇而已,和你實際的權力並無關係,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簡單的認為「只拿錢不幹活兒」。

而一個官員真正的職務,也被稱為「差遣」,這才是其真正的權限和責務所在,和其餘朝代的官職大體相當,然後還有一個「職」,其實指的就是中高級官員才有的待遇,大體可以理解為其餘朝代的「加封」或者是後世的「職稱」

明白了這些之後,我們再來看這張表就應該完全清晰了。

少有孝名

如果您仔細看了這張表的話,從一開始就會感覺非常震驚,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項和第二項時間跨度太大了,竟然長達十年之久!

這是因為包公能力不夠,或者是被奸臣所阻,才不得不在「知建昌縣」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多達兩三任期的嗎?

非也,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只能說是官場戲看的太多了,沒有波折也要生出點波折出來才覺得過癮,其實包拯這時候幾乎不名一文,又是官場無名小卒一個,又有誰回來巴巴的害他呢?這完全是他自己的選擇。

原來包拯在29歲的時候考中進士,被朝廷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但是由於此時包拯的父母年歲已大,再加上家中其餘孩子都亡故了,包拯不得不留下來侍奉雙親,無法赴任。

然後朝廷為了照顧包拯,就給他安排了鄰近的和州監稅的職務(宋朝有規定,官員不可在自己的家鄉做地方官),但是包拯還是不忍離開父母,一直到父母相繼去世後,包拯又在雙親墳墓前結起草廬來守孝,所以一直到十年之後,也就是他39歲那年才出仕「知天長縣」(也就是知縣)的官職。

29歲,正是黃金的年齡,如果要出仕的時候該有多麼好啊,可是為了孝道,包拯寧願白白的「荒廢」了這十年,這種品行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要知道許多在任的官員都為了不因父母的故去而被迫「丁憂」而傷透腦筋,而包拯卻是選擇主動不去做官,因此獲得了同代和後代許多士大夫的交口稱讚和敬佩,哪怕是他的政敵都不例外。

歐陽修:「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

司馬光:「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仕宦且十年,人稱其孝。」

在許多人看來,包拯這種浪費十年的大好光陰的選擇實在是「愚不可及」,要知道當時他的許多同年都已經功成名就了,而他39歲了,才從一個知縣起步,但是包大人會用事實告訴你,什麼是厚積薄發,什麼是火箭般的追趕速度。

青雲直上

包拯39歲出任「知天長縣」,由於政績出色,一任(三年)之後就被提升為「知端州」,也就是從知縣到了知府,那年他42歲。



而端州盛產硯台,在這古代可是文房四寶之一的好東西,尤其受士大夫們歡迎,所以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大都斂取是貢數幾十倍的硯台,來贈送給別人或者自己留下,都已經形成慣例了。

用「上大人孔乙己」的名言來說——這乃是讀書人的事,竊書不能算偷,這收幾塊硯台嘛,自然也不能算貪的了。

但是包拯卻不管那些,直接下令製造正好滿足上貢的數量,然後任滿之後,竟然連一方多餘的硯台都沒帶走。

《宋史》:「徙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這種行為無疑讓其餘官員們極為佩服和讚嘆,所以這一任知府幹滿了之後,包拯就被調到京城汴梁做「權度支判官」的職位,換句話說就是由地方官升任京官了,這一年包拯45歲,出仕才不過六年而已,這絕對是讓人瞠目結舌的提升速度,要知道多少官員在地方熬了大半輩子都無法進京。

但是厲害的還在後面,第二年包拯就又被授「監察御史」,這個職位大家應該太熟悉了,就是專門來監察和彈劾百官的,乃是監察體系的重要職位。

而這個職位顯然和包拯的性格和能力非常契合,然後包大人就開始了自己「懟人」,哦不是,彈劾官員的職業生涯,包大人性格剛烈峭直,反正看不慣的現象,不管你是什麼達官貴人還是皇親國戚,絕對是「彈」你沒商量,而且他還不是背後打小報告,而是當面和你講理,讓眾多同僚都是尷尬不已,甚至常常狼狽不堪,下不來台,但又不得不服氣。

就這樣,包大人也在彈劾的過程中,名氣和功績越來越大,直接彈到了「知諫院」的超級重要位置(諫官之首),這一年,包大人52歲。

但是,人生總不能一帆風順,這一年,包大人遇到了仕途中的第一次挫折。

小挫折過後,更加開掛

原來之前包拯曾經舉薦過一名同僚,但是因為這人犯了事兒,作為推薦人的包拯也要負連帶責任,再加上包拯這些年確實沒少得罪人,因此被從京官又下放回了地方官,做了池州知府。

《續資治通鑑》:「降知廬州、龍圖閣直學士、刑部郎中包拯為兵部員外郎、知池州。」

正當包拯的政敵們歡快無比,甚至彈冠相慶的時候,朝廷中那些正直的士大夫都坐不住了,紛紛請朝廷把包拯這個能幹的「判官」調回來,其中又以歐陽修發聲最早——其實他之前也和包拯因為政見不合有些不對付,但是君子之爭就是君子之爭,絕對是只對事不對人的。

歐陽修《再論水災論》:「拯以小故,棄之遐遠,此議者之所惜也,」「函加進耀,置之左右,必有裨補。」

其實仁宗也不捨得放走包拯,雖然這廝動不動就朝堂上懟人,甚至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可是這都是堂堂正正的講理,一心為公啊,但規矩所在,又不能不懲罰包拯,所以正等著有人給台階下呢,看到歐陽修的奏摺大喜,順著台階就下來了。

所以包拯只是受了個小挫折,在池州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調回來了,而且這次更加開掛,直接就坐了「天下第一府」而且也是後世對他最熟悉的——知開封府的位置上,這一年,包大人58歲。

功德圓滿,與世長辭

而從包拯坐了開封府之後,聲望和權威更加隆重,彈劾審判的力度也更加大,使得哪怕是皇親國戚們見到他也都戰戰兢兢,整個京城的風氣都為之一新,當時的民謠都說道「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意思對那些貪官污吏來說,包拯就像是閻羅王一樣可怕。

接下來包拯開掛的仕途並未結束,接下來的幾年內又連續做了「御史中丞」,「權三司使」,樞密副使等宋朝最高階的官位,並在64歲的時候因病逝世,否則後續做宰相也應該是順理成章之事。

而當包拯逝世的消息傳開後,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衢路」,甚至仁宗都親臨弔唁,並為其輟朝一日 。追贈禮部尚書,諡號 「孝肅」。

紅塵君說

包拯包希仁乃是紅塵君最欽佩的賢臣之一,所以感覺已經沒什麼好多說的了,索性就用包大人做的一首詩來總結好了,而這無疑也是包大人自己一生的寫照——其實詩的文采和歐陽修司馬光等文豪相比只能說是「一般」,但貴在真實直接。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成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但是,我們也一定要看到,包公一生「職業生涯」如此順利的背後,其實更是他老闆宋仁宗的理解,欣賞和支持,畢竟在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年代,帝王才是一言九鼎的九五之尊,就算再賢明的官員,除非是造反,否則從階層上來說也無法和帝王抗拒,「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是降職罷黜?

所以正是有了宋仁宗這樣的明君,才讓包公這樣的直臣有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而若是換成宋徽宗這樣的君主,不管是包拯還是歐陽修,范仲淹,富弼,恐怕都沒有出頭的機會,這明君賢臣,還是有一定的先後關係的。



參考文獻:

《宋史》

孔繁敏《包拯研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