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現在為什麼經濟卻都很發達?

知兵堂光亭 發佈 2020-01-02T01:21:43+00:00

李三萬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同盟國取得了完全勝利,軸心國陣營中,單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投降,義大利最後是倒戈一擊,加入同盟國陣營,才僥倖逃過了戰敗的命運。

李三萬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同盟國取得了完全勝利,軸心國陣營中,單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投降,義大利最後是倒戈一擊,加入同盟國陣營,才僥倖逃過了戰敗的命運。而戰敗國德國和日本今天經濟發展卻都很發達,這又是為什麼?


【頭條號首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同盟國取得了完全勝利,軸心國陣營中,單個主要的國家德國和日本都是戰敗投降,義大利最後是倒戈一擊,加入同盟國陣營,才僥倖逃過了戰敗的命運。而戰敗國德國和日本今天經濟發展卻都很發達,這又是為什麼?

關鍵原因就是人!德國為什麼接連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正是因為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在二次工業革命中,借後發優勢超越了英法老牌帝國,卻因立國比較晚,沒趕上瓜分殖民地資源的大潮,限制了德國的進一步發展,對德國而言,就是生存空間狹小,只好向已經被英法把持的世界霸權發起挑戰,希望通過戰爭重新洗牌,獲取更多的資源和利益。

二戰時,納粹德國政府鬧出了一個用百位諾獎科學家批判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笑話,這固然是一個真實的笑話,但是請注意德國為這種拍腦袋鬧笑話的主意,就能發動起百位諾獎得主科學家,正是有這個底子,才在戰爭中催生出現在還在影響世界的黑科技種子。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社會體系,本質上都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百位諾獎級科學家,也未必就是德國科學界的全部,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也出自德國,那麼通過這個金字塔的塔尖,我們還不能推論出塔基的厚實程度嗎?



這樣一個國家和民族,戰敗只是一時的坎坷,邁過去後照樣可以繼續發展,用不著別人操心,德國早就建設了歐洲最集中的鐵路系統,有著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除了體量較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戰後,藉助最早跟法國的煤鐵聯營,一直發展成現在的歐盟,也應證了一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日本也是同樣道理,由於日本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所帶來的巨大傷害,我們自然對日本不會有什麼好感,甚至仇視日本的都大有人在,這點用不著否認,不過即使在這些人里,你也找不出誰會否認日本昭和一代人的驚人能量,無論在戰爭還是在和平發展上,日本昭和這代人,就是靠自己的瘋狂努力,來彌補國家種種不足足的,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從國家級社會體系來說,到目前為止,把工匠精神發揮的最極致的,也是日本,所以儘管現在日本也是因為體量關係,很多方面已經被我們甩遠,但作為東亞的先行者,日本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你別看他現在表面很多工業層面的東西不行了,可是背後世界級的金融運作模式,工業上遊行業標準,我們的參與度,還無法相比。

最容易迷惑人的是義大利,表面上看,義大利人自由散漫,與德國、日本完全是兩回事,其實不然,義大利確實沒啥工匠精神,人家早在古代,就已經跨越了匠熟而入道的階段,古代歐洲貴族,要是湊不出一套義大利出品的罐頭鎧甲,長槍大劍,跑遍歐洲也別想找到家教堂肯幫著開光。

現代工業產品,義大利人如果真的那麼散漫,怎麼造的出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這樣的高端品牌?這種汽車曾經離我們太遠,我們只知道豐田、奔馳,現在這種情況實際還是沒有多少改變,除了發燒級玩自行車的,有幾個人知道一王四後?真正個人消費頂級奢侈品市場,義大利能占半壁江山,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義大利也是世界少數有完整工業鏈的國家。更更離奇的是兩次世界大戰,我們都是戰勝國,我們落下什麼好?而義大利連續兩次都是看著亂下注,人家吃什麼虧了?!而且一直混在人堆里,你看誰,看那個國家對義大利特別有敵意了?說他弱,歷史上又有誰真正欺負過他,讓他吃了很大虧?這個國家,才真的值得研究。



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都曾經被法西斯勢力控制,都是二戰的策源地。軸心國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此戰敗後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分子都遭到了應有的懲罰。出人意料的卻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在戰後的經濟都快速發展了起來,尤其是日本和德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超過了大多數國家。作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經濟如此發達的原因不外乎內外兩方面,內部堅實的基礎,外部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內外兩方面原因的交互作用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實現了戰後廢墟中經濟的崛起。

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經濟如此發達的內部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德意日有符合本國國情的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要快速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就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資本主義制度,而且這種資本主義制度必須是符合本國國情的。或者說,是本國人民自主選擇的制度,而不是嫁接於其他國家的制度。德國和義大利都是自己選擇的,符合本國國情的制度,日本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是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但在戰後卻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造。

第二,德意日的教育水平較高且培養出了大批的合格的產業工人。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工人的素質,高水平的教育也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素質;高素質的社會群體和高素質的產業工人,為戰後德意志的崛起提供了必須的合格熟練的勞動力條件。

第三,德意日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戰後經濟的崛起提供了科技支持。德意日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強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技術,培養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擁有深厚的科技基礎。在這深厚的基礎上,德意日才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會。現今社會,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生產力。

第四,德意日有充足的人口數量和基本的國內市場。任何國家的經濟,都是在國內發展起來之後才能擴展到國外。德意日都應有6000萬以上的人口數量,日本在戰後通過各種手段,甚至達到了1億2000萬人口的程度;這意味著德意日有支持本國經濟的國內市場。德意日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是立足國內,擴展國外。

第五,德意日國內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德國和日本;其基本設施基本上被摧毀。戰後的廢墟即是損失,也是崛起的有利條件。為什麼呢?因為白紙上好作畫。基礎被摧毀意味著大量的需求,基礎被摧毀意味著可以按照最科學的態度進行規劃和發展。有一個詞叫後發優勢,德意日在戰後就擁有後發優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日兩國均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尤其是德國,堪稱執牛耳者。軍事上的需要更催育了科技的發展。在軍事,工業,科技等方面都很發達,列強之名名不虛傳。二戰後雖然戰敗,各方面都受到了勝利方的限制和閹割,但是畢竟工業化的路途已經鋪就,基礎已經打下,更積累了無數寶貴經驗並且儲備了不少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對戰敗國進行了清算和懲罰,但是確是不徹底的。事實上,二戰還未結束,因為意識形態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同盟國內部就已分裂。二極格局的形成使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壓倒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

邱吉爾的鐵幕演說之後,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為了對抗蘇聯,歐洲的復興在所難免,西德就是在這個夾縫裡獲得了生機。日本也是同樣,美國想要的並不是一個一窮二白的日本,而是一個可以幫助美國抵抗蘇聯在東亞勢力的日本。韓戰更是讓日本經濟得到了復甦的機會。

德意日有符合本國國情的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要快速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就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資本主義制度,而且這種資本主義制度必須是符合本國國情的。或者說,是本國人民自主選擇的制度,而不是嫁接於其他國家的制度。德國和義大利都是自己選擇的,符合本國國情的制度,日本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是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但在戰後卻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造。

德意日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戰後經濟的崛起提供了科技支持。德意日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強國,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技術,培養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擁有深厚的科技基礎。在這深厚的基礎上,德意日才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會。現今社會,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生產力。

德意志有充足的人口數量和基本的國內市場。任何國家的經濟,都是在國內發展起來之後才能擴展到國外。德意日都應有6000萬以上的人口數量,日本在戰後通過各種手段,甚至達到了1億2000萬人口的程度;這意味著德意日有支持本國經濟的國內市場。德意日的經濟發展策略就是立足國內,擴展國外。



在世界兩極格局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競爭為德意日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二戰結束後,美國要遏制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希望有更多的國家變成社會主義性質。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經濟。發展經濟需要什麼?需要資金。德意日缺乏什麼?缺乏資金。因此,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向歐洲提供了大量貸款。

在美蘇爭霸的格局下,美國甚至為德意日提供了安全的外部條件。美國於1949年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抗蘇聯帶給資本主義陣營的軍事壓力。戰敗後的德意日的軍事力量已經被最大程度削弱了,面對蘇聯的軍事壓力是不可能專心發展經濟的。怎麼才能專心的發展經濟?獲得國家安全。德意志有國家安全嗎?有!北約建立後,德意日就獲得了實際上的安全環境。

德意日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市場在繼續向前發展,出現了全球化的趨勢。尤其是美國建立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之後,世界經濟自由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德意日經濟的發展衝擊了兩極格局,使世界朝著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德意日的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德意日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衝擊了美國和蘇聯對世界的控制。現在,德意日又成為了國際秩序里的重要國家。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是經濟的發展。

1940年的9月在東京三國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史稱《三國軸心協定》。此協議以侵略為手段,企圖稱霸世界的邪惡軸心國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發動二戰的並非僅僅只有德意日三國,還有一些國家也跟隨其中參加了二戰。比如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克羅埃西亞等,這些國家都被稱為德國的僕從國,也都加入了上述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標誌著德意日在軍事和政治上結成了同盟。1941年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導致美國加入了戰爭。出於同盟關係,德國也被迫與美國宣戰,至此二戰的形勢發生了逆轉,直至戰敗。



德國戰後開始重建國家,發展經濟,重視教育,科技水平大大提高。包括虛擬經濟,房地產等等,德國擁有13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數量遠超美國,因此德國的經濟實力依舊強大,國家各項任務很快發展起來。

日本的技術不如德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從1957年開始進行免費義務教育,培養了大批人才,等到這批學生畢業進入社會,日本經濟快速增長,尤其是八十年代。

當然要實現後發先至就必須擁有資金,資金哪裡來呢?答案很明確,來自美國的援助。

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經濟如此發達的外部原因又有哪些呢?

第一,兩極格局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競爭為德意日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二戰結束後,美國要遏制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希望有更多的國家變成社會主義性質。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怎麼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經濟。發展經濟需要什麼?需要資金。德意日缺乏什麼?缺乏資金。因此,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向歐洲提供了大量貸款。

第二,馬歇爾計劃雖然有大量的附加條件,雖然這些附加條件是加強了對德意日的控制。但無法否認的是,德意日可以從美國獲得大量的資金,德意日甚至可以獲得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擁有了資金和市場的德意日等國就獲得了發展經濟所必須的重要外部條件。

第三,美蘇爭霸的格局下,美國甚至為德意日提供了安全的外部條件。美國於1949年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抗蘇聯帶給資本主義陣營的軍事壓力。戰敗後的德意日的軍事力量已經被最大程度削弱了,面對蘇聯的軍事壓力是不可能專心發展經濟的。怎麼才能專心的發展經濟?獲得國家安全。德意志有國家安全嗎?有!北約建立後,德意日就獲得了實際上的安全環境。

經濟的發展有一個定律:國內環境的穩定和國際環境的和平才能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德意日擁有穩定而有利的國內環境,又擁有和平安全的國際環境,經濟怎麼可能不迅速發展?!



德意日經濟的發達對現在的世界秩序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一,德意日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市場在繼續向前發展,出現了全球化的趨勢。尤其是美國建立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之後,世界經濟自由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第二,德意日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世界和平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德意日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得益於力量的增強。隨著經濟的發展,就逐漸的出現了多個的力量中心;多個力量中心的出現,意味著降低了美國和蘇聯發生戰爭的可能性。

第三,德意日經濟的發展衝擊了兩極格局,使世界朝著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德意日的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德意日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衝擊了美國和蘇聯對世界的控制。現在,德意日又成為了國際秩序里的重要國家。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是經濟的發展。

那麼德意日在戰後的經濟發展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經濟發展的前提是有和平的國際國內環境,所以中國經濟要發展也必須擁有和平的國際國內環境。從新中國建立起,我們就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然後才有了改革開放中中國經濟的崛起。經濟發展是目標,和平是前提,綜合國力是根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