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喝「臘八粥」習俗有何來歷?除了喝粥人們還要做什麼?

浩然文史 發佈 2020-01-02T02:28:04+00:00

至今臘八節施粥還是很多寺廟的傳統在描繪北宋時期社會風土人情的《東京夢華錄》一書中,孟元老便對臘八粥有相關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 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一進臘月,人們往往便會產生一種馬上要過年的感覺,而在這個月裡有臘八節、小年夜、除夕夜等諸多重要的日子,的確可以說是進了臘月便有種過年的滋味了。臘八節作為進入臘月之後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更是自古以來便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臘月的來歷

要說臘八節,首先就得說說什麼是臘月。

農曆的十二月一般稱為臘月,而在古代,「臘」、「蠟」、「獵」三字相通,都有祭祀的含義,祭祀對於古人來說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在一年當中的春夏秋冬四個大型祭祀活動中又以冬祭最為重要,人們往往會在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月將他們所獵獲的獵物用於祭祀大典。早在先秦時期的《禮記》中就有記載說蜡祭是:「歲十二月, 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意思是說在一年中的第十二個月里,人們往往會將各種珍貴的物品用作對上天和祖先的祭祀活動,人們把舉行冬祭又稱為臘祭,所以舉行冬祭的這一個月被稱為「臘月」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臘八節便是臘月里在春節之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


二、臘八節與臘八粥

古人雖然會在臘月舉行「臘祭」,但進行祭祀的「臘日」在一開始的時候卻並不確定,直到南北朝時期,人們才將臘日的日子固定起來,宗懍的《荊楚歲時記》里便講到:「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自此農曆臘月初八便逐漸成為一個固定的祭祀節日並一直傳承至今天。



一提到臘八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在這一天要喝「臘八粥」,但在臘祭的日子被確定為臘月八日之後,人們一開始並沒有喝臘八粥的習慣,直到唐宋時期,喝臘八粥才逐漸成為人們在臘八這一天內所遵從的最為重要的一項傳統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源,說法有很多種,但流傳最廣的一種是與佛教和釋迦牟尼有關。據傳釋迦牟尼在放棄王位繼承人的身份前往民間修行之後,在某一天因修行過度勞累而昏倒在河邊,有一位放牧的姑娘看到後便用泉水煮摻雜了水果與雜糧的粥飯餵給釋迦牟尼,而釋迦牟尼也得以甦醒。甦醒之後的他繼續在樹下打坐並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悟道成功。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把這一天稱為「成道節」,而各地佛寺也會舉行誦經活動並用水果雜糧煮粥以施於善男信女。



在描繪北宋時期社會風土人情的《東京夢華錄》一書中,孟元老便對臘八粥有相關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 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 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意思是說在臘八這一天,開封的諸多寺廟都要舉行浴佛大會並用水果雜糧煮粥,等粥煮好後便會發放給門徒,這就叫做臘八粥。

佛門中人認為喝了臘八粥就可以得到佛祖的庇佑,因此臘八粥又被稱為「福壽粥」、「佛粥」等。而就臘八粥的食物原料來看,宋代周密曾說臘八粥由胡桃、松子、乳蕈、梅、栗等做的粥為臘八粥,但這還不算詳細,在《燕京歲時記》中說臘八粥是由黃米、白米、紅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仁豆、去皮棗泥、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等食物原材料煮成,味道香甜而營養豐富。


隨著傳播的範圍的不斷擴展,除了寺廟會煮臘八粥之外,皇室和民間也逐漸盛行在臘八這一天煮臘八粥以過節。臘八粥的寓意十分繁多,在民間,人們喝臘八粥會在粥里放「棗」和「栗子」,寓意是「早立子」,表達了他們對家族繁衍興盛的期望。而民間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暖暖的臘八粥,會給身心帶來極大的舒適感。


三、臘八節的其他習俗

在臘八這一天,除了要喝臘八粥,人們還會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來迎接臘八節。臘八節最早因祭祀而起,所以在臘八這天,人們還會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祖先或者祭祀天地的活動。而與祭祀緊密結合的還有一項活動即驅疫活動,這種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儺」即驅鬼除疫的活動,而這種在臘月驅疫擊鼓之活動,在今日南方的某些地區依舊存在。


臘八蒜也是臘八節的重要食物,這一食物在膠東地區最為盛行。人們會在臘八節來臨前購買新鮮的大蒜,將大蒜去皮之後泡在米醋里並將其密封在器皿中。一段時間之後人們將其從容器中拿出,此時的大蒜已經去除了辣味,味道更加清脆可口,顏色也變得翠綠透明。而臘八蒜也會被人們一直食用到過年時期,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小菜。有些地區還會做一種叫做「憋辣菜」的食物,即人們將薺菜疙瘩切成細絲之後用醋和糖浸泡,再放置容器里密封,「憋」的含義就是要將密封性做到最好使疙瘩的辣味不會溢出。這樣在打開容器品嘗疙瘩絲時才能享受到最純正的疙瘩辣菜。


文史君說: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由原先的祭祀活動變為現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內涵是始終如一的,臘八粥也成為人們在臘八這一天最為重要的飲食習俗。無論是吃什麼或者有什麼活動,臘八的到來也標誌著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了。

參考文獻:

1. 蘭玲:《臘八節》,《走向世界》2018年第04期。

2. 吳正格:《臘字·臘八·臘月》,《尋根》2016年第02期。

(作者:浩然文史·劉越)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