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不是單打獨鬥的技術,新時代將產生無數行業的BAT

億歐網 發佈 2020-01-15T04:10:04+00:00

5G新時代會產生無數個行業的BAT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隨著5G落地,一場技術革命與產業升級滾滾而來。

5G商用的時代已然來臨,為了迎接5G的到來,各行各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粵港澳大灣區又該如何把握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

1月14日,由深圳市商務局指導,深商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主辦的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在保利劇院舉行。在「5G時代,大數據論壇」五位「大咖」暢談了5G發展趨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良性生態的話題。

5G新時代會產生無數個行業的BAT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隨著5G落地,一場技術革命與產業升級滾滾而來。

在一項技術走向商用的過程中,除了國家與政策的支持之外,行業內頭部企業及相關話語力量的支持與否,將直接決定這一領域的商用化進程,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在5G牌照發放的大背景之下,結合三大運營商、華為、中興等大廠以及眾多手機廠商對5G的重視程度來看,5G商用加速到來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019年是5G元年,5G為社會和生活帶來全新變化。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海濤在現場表示:5G網絡建設不僅僅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各行各業來說也是如此。他還提到,5G會帶來萬物互聯的新時代,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個新時代會產生無數個行業的BAT。

圖: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海濤

他表示,對於中國而言,在5G時代要做網絡強國的主力軍,數字經濟的使能者。大數據、雲計算、5G的融合,將會帶來更多機遇,中國聯通將和各產業合作方共同推動5G的發展。「中國聯通認為,5G將是萬物互聯的發展機遇,5G的標準仍在演進當中,5G技術的融合也在持續當中,重要的是5G和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控制技術、視頻技術等全新技術的結合。」

當然,張海濤也強調,一波科技浪潮的襲來僅僅只有口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各大通訊企業不斷帶來好的產品以及應用,通過產品來詮釋「5G已來」。

目前,中國聯通已擁有從送貨機器人、5G無人機智能物流以及聯通eSIM智能終端等眾多5G終端產品。其實早在2018年,中國聯通就宣布成立了自己的5G創新研究中心,這也是如今他們能夠擁豐富的5G應用以及產品的關鍵所在。

除了聯通外,各大通訊企業也都推出了各式各樣的5G產品,這說明5G商用在產品運用層面已初步準備就緒,接下來就等5G網絡的鋪設完成及爆發。

但是也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小型企業的5G研發還有應用,與行業巨頭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小型廠商想要進一步參與5G的行業發展,在技術上還有一些限制。

5G和大數據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和新動力。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不斷創造新的商業機會,5G並不是「單打獨鬥」的技術,它將融合物聯網、大數據、AI、雲計算、區塊鏈等其他新興技術,形成新一輪技術革命。

「改革開放的創新基因」,讓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剛剛過去的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把數據作為第七個生產要素來提出,揭開了下一個一百年的重要序幕。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於施洋用「前所未有」形容當下的形勢。他認為,深圳在當下時代有著巨大的優勢。

圖: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於施洋

首先,深圳的科技資源、產業資源特別雄厚,擁有華為、騰訊、平安、大疆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世界級大公司。其次,在基礎設施方面,深圳的光纖接入率全國最高,廣州和深圳的超算水平也達到國際水準。

在大數據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深圳也已走在全國的前列,比如大灣區製造業企業網際網路銷售率和採購率超過40%,製造業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的採用率也很高,服務行業數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都在全國處於前列。

很多機構最近幾年都做了關於信息消費、信息社會的指數、排名,深圳在幾乎所有榜單中都居於前列。因此,於施洋認為,如果說1919-2019年是中國實現工業化的時代,是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一百年,那麼下一個一百年就是從工業經濟到數字經濟強起來的一百年,而在這「下一個一百年」當中,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灣區,灣區看深圳。

深圳有先機,也有挑戰,於施洋認為有六個方面的挑戰值得關注。

一、雖然深圳在組織體系上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在全球來看是超前的,但仍然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很多地方都建了大數據局和大數據中心,但設置各有不同,甚至有些地方是五花八門,頂層缺乏更強有力的統籌機制,頂層和地方還需要更進一步協同。

二、在法律和數據產權方面,我國在立法、實踐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推進,歐美地區在這方面都做了大膽的嘗試,歐洲甚至出台了嚴苛的法律法規,但中國在這方面還相對滯後。在數據要素確權或者產權性質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形成是無源之水,缺乏地基,這方面的工作未來挑戰很大。

三、形成數據要素市場需要具備一些基本要件,比如人才、資本,作為要素市場,需要一整套體系,要有交易所、評估、培訓等等一系列要素,中國要想形成數據要素市場,這些要素尚未形成一個體系,比如說未來數據要素質量的評估、定價體系、確權體系、監管體系等都需要加快推進。

四、未來數據要素市場應該是相對自由競爭的市場,一方面,目前我國的數據要素市場存在著局部相對高度集中的狀態,另一方面還存在脫節,比如政府的數據和社會化、企業數據之間的融合度還不是很高,科研數據和企業應用數據融合度也不是很高,數據和實體經濟的結合也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數據要素的市場尚未真正形成。

五、監管方面,現有監管模式對於線上線下,對於跨區域、跨時空,未來在技術和行政上的難度都非常大。

六、基礎設施,如今的預測是再過3-5年,現有數據中心、網絡等已經不能適應數據要素市場形成、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我們急需要在未來構建新型的國家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這是一個特別大的命題,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此外,光啟集團總裁劉若鵬在活動現場也談了超材料技術、航空技術與5G、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關係。

超材料技術與計算機、大數據、算法、微納製造相結合,誕生出全新的主動賦能的材料技術應用體系。他表示,5G最終還是要通過具體終端產品來實現落地,航空技術、超材料技術和材料技術等尖端技術,或許是接下來真正能讓5G和AI落地的關鍵。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即將迎來一歲生日,大灣區正在創新主導、政企協同的推動下蓬勃發展。

未來的1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望全面超越長三角、京津冀,成為中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創新研發能力最強、國際化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重要國家戰略發展區域,而且將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城市群和最具創新活力的科技灣區。這是大灣區產業從業者的奮鬥目標和共同期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