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一),細看航海時代的前夜,靈渠——讓一切成為可能

青史如煙 發佈 2020-01-15T05:03:23+00:00

秦初的嶺南還在王化之外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在天下歸一的思想指導之下,五十萬虎賁秦軍再次啟程,迅速奔赴南面的百越之地,然而,令秦始皇也沒有料到的是,裝備精良的秦軍主力,竟與百越部落整整打了三年之久,卻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引言:



當六國的硝煙依次熄滅之後,秦始皇將目光再次投向了帝國的南方,那片被迷霧煙瘴、崇山峻岭所隔絕的土地——嶺南,始終還游離於王化之外。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在天下歸一的思想指導之下,五十萬虎賁秦軍再次啟程,迅速奔赴南面的百越之地,然而,令秦始皇也沒有料到的是,裝備精良的秦軍主力,竟與百越部落整整打了三年之久,卻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間訓》


讓秦軍為之一籌莫展的便是,嶺南之地困難的交通情況,交通成為制約秦軍調兵、運糧、駐守的最大瓶頸,一天解不了這個難題,秦軍便始終難以打開戰爭的局面。

儘快打通嶺南的交通,成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必然需求,然而誰都沒有料到,最終解決這個難題的卻是一段不到四十公里的水渠——靈渠。


靈渠,最終讓嶺南納入王土

從迫切的軍事需求出發,秦國朝廷最終下定決心開鑿一條水渠,這條水渠既可以將中原的糧草、軍隊順利地運輸到嶺南之地,又能夠滿足規模不大、耗費儘可能少的要求,最終聰明的秦國設計者找到了那個「黃金分割點」——海洋河(長江水系)與始安水(珠江水系)之間。

秦人將開鑿靈渠的位置,選在了興安之地,此地位於嶺南山脈地勢低洼之處,同時又是長江水系的湘江源頭——海陽河與珠江水系的灕江支流——始安水兩者相近之地,兩條河流在這裡相距最短的距離才不到兩公里遠,而靈渠的選址定在了兩大水系最近的位置,也使得這項水利工程在施工方面,耗費大為減少。

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淮南子》


在帝國意志的強力貫徹之下,十萬軍民用了六年時間,終於開鑿出了這條設計巧妙、結構完璧的水利工程——靈渠,而靈渠的建成,不僅開拓了中原與嶺南的交通,也使得秦軍在嶺南最終扎牢了根基,秦國的版圖向南延綿到了南海之濱。

發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 (嶺南 )地 ,為桂林、象、南海郡 ,以適遣戍。——《史記》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條蜿蜒的水渠,完全是為了應對軍事運輸的需要,然而歷史卻最終賦予了它別樣的榮光。

正是這條水渠,使得嶺南地區被徹底激活,同時也使得中國這個深度農耕文明國家,在今後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一抹蔚藍的海洋色彩。


航海時代的前夜,看似漆黑一片,實則充滿希望,而這條靈渠就彷佛撕裂長夜的那道微曦,看似不起眼,實則攪動了未來整片天地。

那麼,缺少嶺南參與的先秦時期,中原諸國就沒有與海洋接觸過嗎?

有,但那時的海洋行為,只是偏於一隅,相當局限。

先秦之前諸國面臨的那片海洋

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前,中原諸國所接觸的海洋,主要是黃、渤海、東海一帶,而臨海國家對於海洋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物質、遊覽、區域間的商貿交流這三個層面。



  • 物質追求,農耕思維的延伸

先秦時期,臨海國家對海洋的看法,更多的是農耕思維的一種延伸,煮海為鹽,捕撈海產,如同海洋農民一樣,在這片蔚藍之地,勞作收穫。

管子對桓公曰:「齊有渠展之鹽,請君菹薪煮沸水為鹽,征而積之」……山海之利,甲於諸國。——《山東通志》



在先民看來,靠海吃海,海洋之中,物產富饒,而臨海國家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從海洋之中直接獲取魚鹽物產,如同農耕社會中對土地作物的索取一樣,現實而又簡單。

除了物質上的索取,也有精神上的享受,海洋的景色與山川相比,對古代那些資深的驢友們來講,有著更加難以抗拒的誘惑。

  • 帝王的特殊遊覽場所

一直在陸地上生活的人們,除了對海洋充滿敬畏之外,還對之有著無限的憧憬,無邊無垠的海洋代表著無拘無束的自由,孔子曾經感慨道: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當然,孔老夫子子也只是發發牢騷,要知道,想在海上泛舟,單靠一個竹筏子,那肯定是不成的,而泛舟海上,必須有著足夠結實的船隻,能夠抵禦瀚海風浪,而在那個時代,能夠耗費龐大的人力、克服複雜的工藝製造大船的,只能是朝廷了。

因此,泛舟海上則往往成為了一項國君們樂此不彼的娛樂項目,比起陸地,遊樂於海上自然別有一番滋味。

齊景公游於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說苑.正諫》


除了旅遊,國君們也辦正事,那就是鼓勵貿易,然而這時的沿海貿易,只是在東北亞之間的交往,與航海時代的世界性遠洋貿易相比,偏於一隅,且顯得非常局限。

  • 「區域網」式的海上交流

在先秦時期,齊國作為臨海便利之國,開展了積極的海上商貿活動,但相比中國後來真正意義的海上絲綢之路來講,這個時期的商貿,如同區域網一般,相當封閉,同時因為各地地理位置差異不大,大家對物產的需求也比較相似,因此當時海上的貿易量,並不算高,更類似於溝通交流。


在沿著渤海灣附近,齊國和遼東燕地、朝鮮等地進行著互通有無,向南最遠到達吳越之地,至此,中原王朝就再也沒有向南進行商貿溝通的慾望。

其最大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船隻不能經歷大風浪,只能沿著海岸航行,同時南方之地,從長江口向南出發,除了漫長的百越蠻荒之地,很少有王朝、碼頭在航線上出現,這就使得臨海國家,因航行能力有限、沿途缺乏補給港口、地理自然信息匱乏,加之海上航行的困難(海浪、颱風、暗流、礁石),使得先秦時期,臨海國家對遠洋航海商貿的發展,興趣不大。



而隨著靈渠的開鑿,嶺南地區最終併入,嶺南之地的陸地疆域進入了中原政權的視野之中,在嶺南的基礎之上,中原王朝的目光,瞭望到了南方這片陌生的海洋。


然而瞭望到了不代表就能夠接觸到,最終讓南方的那片海洋真正與中原之地形成交集,靠的還是那條新開鑿的水道—靈渠。

靈渠,溝通中原和嶺南的關鍵

  • 古代出行方式,水路優先

在古代沒有飛機的時候,古人交通出行無外乎兩種方式,陸路和水路。

走陸路,在當時沒有國道、省道的情況之下,一路上車馬顛簸,翻山越嶺、懸崖密林,不僅勞累不說,安全係數也不高。



而如果不是很著急的話,古人一般會優先選擇水路,水路運輸平穩、載重量大,同時出行之時,在舟上借水浮力而行,順風而進,行人在船上的舒適度也比較高,因此長江、黃河、淮河之間的水道之上,舟楫來往,川行不息。



我國的地形為西高東低走勢,因此境內的河流大多呈現出東西走向,長江、黃河、淮河、珠江這些水系也是如此,然而這些天然形成的河流在剛開始時並沒有連成一片,而是各自獨立,舟船只能在各自的水道之上運行,想去一個地方,還需要棄舟轉車,非常不便。



於是,古人們就開始開鑿運河,打通各個水系之間的連通,而珠江水系因為嶺南的最後開發,也成為了最後一個封閉的水系。

孤懸的珠江

在秦始皇統一寰宇之前,中原國家就開始了溝通水系的作業,邗溝、菏水、鴻溝等運河的興修,使得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連為了一片,中原之地的水路交通連成了一片,只有被嶺南的珠江水系還被孤零零地封閉在南方一隅之地,交通的閉塞,使得嶺南在秦代以前一直都是一片徼外之地。



隨著靈渠的開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被連通起來,通過水路,可以讓中原腹地的船隻順利到達嶺南之地,一直延伸到南海之濱,這就給未來的海上貿易,創造了貨運交通的可能。



而南海諸國的特產和中原之地物產之間的差異,也註定了未來貿易發展的必然。

形成中的貿易需求


打通嶺南之後,秦人看到了一片嶄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其實在早期已經與外界有了最原始的交通,從中南半島出發,一些原始的部落、國家已經開始和越人互通有無,他們或沿著中南半島穿越西南的河谷、雨林,或憑藉木舟沿著北部灣海岸航行,進行著物與物的交流。




當嶺南併入秦國之後,中原產出的瓷器、絲綢也隨之漸漸到達了嶺南之地,在中南半島的民眾眼中,這些從未見過的物品如同珍稀寶物一般,令人垂涎欲滴。




而當這些原始部落、邦國的民眾捧出了本土盛產的象牙、珍珠之時,秦人的眼睛也亮了,這種東西,在內陸可是搶手貨,因為差異,貿易便如此地天然形成了。

想要貿易,必然要有可行的貿易路線和交通,中原的瓷器、絲綢想要大批量運送過來,長距離的運輸,陸路顛簸易損,因此必然要走水路,而靈渠便很自然地成為了南北貿易交通的關鍵點。



同時想要進行貿易,還有一個必然的條件,那就是貿易環境,這在靈渠開鑿完成,秦國大軍紮根入駐嶺南之後,本地文化開始蛻變,讓一切成為了可能。

嶺南的蛻變——接受中原文明

在秦軍進入嶺南之前,嶺南這個百越之地,政治環境很原始,多邦國、多部落,沒有統一法度,沒有貿易規則,大家只是進行著最原始的交流,各取所需。


而秦國通過大量移民進行著民族融合,最終使得嶺南之地接受了中原文明的薰陶,那些經靈渠進入珠江水系的船隻們,從中原之地帶來的用品、貨物,也使得遷徙而來的秦人最終在這裡紮根下來,並與當地的越人通婚生活。

伴隨著移民人口的增加,中原的先進文化被帶入了這個封閉、尚未開化之地,使得嶺南之地,在文化、社會發展之上,迅速與中原對接並軌,得到了一次大的飛躍。



在靈渠這條紐帶的溝通之下,嶺南之地的文明開始發展,政治環境也開始趨向穩定,文明開始在這裡興起,並為日後中國的海上貿易發展、港口的開發和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基礎。

結語:

先秦時期,嶺南之地被中原政權視為徼外之地,而缺失了嶺南地區信息的中原諸國視野無法觸及到南海這片陌生的海洋,落後的航海交通也使得中國這個深度農耕文明國家與海洋的交際非常膚淺,在秦始皇揮兵進軍嶺南之時,為軍事服務的這條人工水道——靈渠,最終卻成為了溝通中原和嶺南的關鍵,它不僅溝通了南北,還使得中原政權在嶺南地區的基礎之上,看到了南部這片海洋及其周邊的精彩世界,貿易因為不同而開始萌發,溝通因為靈渠而成為了可能。

明代文學家解縉就曾在靈渠旁感慨,這秦朝若是不那麼就滅亡的話,秦時內陸的錦帆船隻恐怕就能經過靈渠,下南灕江,順水出海直達天涯海角了吧?

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石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紀,錦帆直是到天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