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藤野先生,我永志難忘!藤野:魯迅是誰?哦,那個中等生

盛弘 發佈 2020-01-15T05:10:30+00:00

其實魯迅這一生真可以說得上是漂泊不定,從家鄉紹興到南京,然後是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以至於現在中國各地都有魯迅故居,也真稱得上是,旅店似家,家似店了。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魯迅先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學家與教育家,他的文學著作往往現實而又深刻,魯迅先生經常在他的文章中揭露社會的黑暗。但是他也為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就比如說《祝福》中的祥林嫂,還有《阿Q正傳》里的阿Q,而要數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要數《藤野先生》了。

其實魯迅這一生真可以說得上是漂泊不定,從家鄉紹興到南京,然後是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以至於現在中國各地都有魯迅故居,也真稱得上是,旅店似家,家似店了。

不過,魯迅先生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對這個地方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一番,可是有一個地方,在哪裡魯迅度過了青年時期,可是對於那個地方的描寫卻極少極少,這個地方就是日本

從魯迅被官派到日本留學開始前前後後總共度過了有八年的時間,可是在魯迅先生的文章里、交談中、乃至回憶里都沒有對日本有過過多的提及,往往在別人談及的時候總是會避而不談,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厭惡談論。

甚至魯迅先生還在日本學醫的時候他給好友寫信的時候也曾說過,日本人並不比中國人要更加的出色。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日本是沒有多少好感的。

魯迅先生對日本的冷漠,其最大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在日本所受到的屈辱。這也是他對日本以及日本人厭惡感的由來。這與很多同時間段留日的中國名人的態度截然相反,就比如果郁達夫,他在留學日本的期間嘴上說的是愛國,可是卻對日本崇拜到了極點。

在抗日戰爭時期更是對日本人仍舊懷有不可割捨的好意。最後的結果自然也就是死在了日本人的槍下,還有魯迅先生的親弟弟周作人,更是把日本視為精神家園,是一個徹底的親日派。有這些人的對比,也更加體現出魯迅先生對日本以及日本人的冷漠與厭惡。

而魯迅先生對日本人唯一的好感就是來自於,他在日本學醫時的老師藤野嚴九郎了,並且根據魯迅先生本人回憶,他在日本留學的期間,給予他最多幫助的就是這位藤野老師。

更加重要的是,魯迅在日本學醫的經歷,對於他的感觸是無比巨大的,魯迅先生也正是在這期間才明白,弱國無外交,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而這段在日本的學醫時光,藤野先生給予了在異國他鄉的魯迅太多的溫暖,這也無形中推動了很多東西,而這也加速了魯迅先生思想上的轉變。

之後想明白過來的魯迅先生,毅然放棄學業並且跑去與他的老師藤野嚴九郎辭行,藤野先生聽完了魯迅先生的回答之後表示尊重魯迅先生的意見,並且鼓勵他,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

也正是這份來自藤野先生的鼓勵,使得魯迅先生一直都不敢懈怠生怕辜負老師的殷切期望,對於魯迅先生來說他從小父親就去世了,而藤野先生對於身處異國他鄉的他如此的照顧,並且也給予了很多的指導,魯迅先生早已經將藤野先生看作是自己青年時代的引導者了。

不過讓人感到尷尬的是,我剛才寫了那麼多,其實都是根據魯迅先生的名文《藤野先生》解讀出來的而已,這也可以說完全是魯迅先生自己的腦洞想像出來的而已,其實與很多的資料證明,藤野嚴九郎對於魯迅這個學生印象並沒有那麼深刻,更談不上有多麼器重了。

魯迅先生去世後,日本報社的記者在鄉下找到了藤野嚴九郎,並且向他問詢他與魯迅先生的關係,藤野嚴九郎直言不諱的對記者說他對「周樹人君」的印象並不深刻了,而且對於贈送照片這件事,藤野嚴九郎也是明確的說自己也忘了是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給的了。

藤野嚴九郎還與記者重點提過說,在他的記憶里周君只不過就是一個很「平庸的中等生」罷了,就是成績不好不壞的那種。並且藤野嚴九郎還說他之所以對魯迅先生照顧有加,那完全是因為魯迅是來自中國。

而他對於中國文化異常的痴迷,他覺得在那種全日本對中國普遍不友好的大環境下,對魯迅好一點,也算是出於對中國先賢尊敬的一種表示,並不代表什麼。

隨後藤野嚴九郎表示有可能他的好意被那個時候的魯迅給曲解了。其實這很正常,也許有人會批判藤野嚴九郎有眼無珠,但是仔細一想,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老師都只會對成績好的學生有所偏愛,對於那些成績中等的學生最多其實也就是略有關注。

不信的話,大家捫心自問,你們班級里長相普通、成績中游、獨來獨往的那個學生叫什麼?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回答不上來的最多也就是,哦,對班級里是有這麼一個人。

可以說在藤野嚴九郎的眼裡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並且他對於魯迅先生可以成為知名的作家表示非常驚訝,而且還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在魯迅先生去世後,第二年藤野嚴九郎就又被記者找到,並且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

並且在文章中提到,魯迅先生留給藤野嚴九郎最直觀的回憶就是「周君,實在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學生。我也只記得他在教室里會很認真的做筆記,而日語也說並不好,並且說出來也聽不懂,也因此在各方面學習上都非常吃力。」

不過也真是可悲,一個故事的兩個版本,一個到死都念念不忘老師的尊尊教導,而另一位完全不當回事那段記憶要已經隨著時間慢慢的消散了,甚至如果沒人提起或許他也早就忘了吧。

這世間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讓人說不清道不明了,叫人無法分辨背後的真偽對錯,也許只有時間才會檢驗一切吧。

文/盛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