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高以翔去世43天後,哥哥公布遺產分配方案,聲明中一句話讓人顫慄

一半一伴 發佈 2020-01-16T05:51:21+00:00

-02 -路遙是我很喜歡的作家。在那個時候,讀書是件奢侈的事情,但養母挺住了所有壓力,把路遙送進了學校。

關注

文 | 王耳朵先生 圖 | 網絡

來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gezishiba)

上方綠標讓音樂伴你閱讀

比死亡更可怕的,其實是被世界慢慢抹去所有痕跡,愛和被愛的人彼此遺忘。

昨天上午,再次看到台灣演員高以翔的消息。

這已經是在他去世43天後。

高以翔的二哥發表聲明,公布了高以翔遺產的處理方案。

高以翔在服裝品牌YOYUU LAB持有的股份,將由家人繼承。

來源:高以翔的個人微博

此外,他特彆強調,弟弟沒有投資其他事業,請其他人勿使用弟弟肖像權。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讀來還是讓人無限感慨。

高以翔的遺產,絕大部分將歸屬家人,這也算得上他對家人另一種意義的陪伴。

要知道,高以翔父母都已年邁,在他意外離開後,一夜之間蒼老得讓人不敢認識。

此生不能再伴父母左右,讓他們晚年少一些物質上的困擾,也是盡孝。

但真正戳中我,讓人顫慄的,是聲明中的另一句話:

「我們會共同努力持續發展弟弟所熱愛的事業,也感謝各位陪伴我們前行。」

是的,萬物依舊,而卿已經不在。

你還在,但高以翔不再需要你們的相伴而行了。

來源:高以翔的個人微博

高以翔事件,很多年後也許還會被提起,但高以翔這個名字,已經進入了被遺忘的倒計時。

你總以為,一個人會相伴我們很久。

但時間無需通知你,就可以改變一切。

都敏俊在《來自星星的你》里說:

知道人為何害怕死亡嗎?因為忘卻。

在我存在的世界,就算我消失,世界依然如故,只有我會被忘卻。

比死亡更可怕的,其實是被世界慢慢抹去所有痕跡,愛和被愛的人彼此遺忘。

- 02 -

路遙是我很喜歡的作家。

高中時代,我曾經不下十次讀過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

那年去陝西旅遊,參觀路遙的故居,偶然聽到他母親的故事。

因為少年時家窮,路遙被過繼給了伯父,伯母成了他的養母。

在那個時候,讀書是件奢侈的事情,但養母挺住了所有壓力,把路遙送進了學校。

為了不讓路遙餓著,她經常挎著籃子,走幾十里路給路遙去送吃的。

籃子裡是紅薯、南瓜,還有摻著糠的窩窩。

路遙43歲去世時,老人年紀大了,親人們並沒有告訴她。

後來,村裡的一個姑娘說漏了嘴,她哭著喊著去西安,在路上被攔截了回來。

路遙走了很多年後,老母親才離世。

中間這麼多年,她每天都重複著一個動作:

忙完家裡的事情後,就坐在家門口,等兒子歸來,風雨無阻。

她眼神空洞,心裡知道兒子再也不會回來了,但她仍然在等,直到生命的最後。

死亡是一堵牆,活生生把路遙和母親隔開。

路遙母親還在等的,不是其他,她只是怕自己愛的人,從這個世界上徹頭徹尾的消失了

她怕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牽掛在心頭,天人兩隔,卻終不得見。

這比看不到兒子更肝腸寸斷。

- 03 -

年齡越來越大,你就會發現,告別和死亡,是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告別,是去年。

一位認識很久的老鄉群群友,突然得了胰腺腫瘤。

儘管全家拿出了全部積蓄,丈夫還專門請了長假,最後還是沒能留住她的生命。

女群友平時為人熱情,群里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她第一個響應。

噩耗傳來,大家不勝唏噓,約了去她家悼念。

看到我們前來,她丈夫瞬間紅了眼,拿出了一疊手寫的信。

原來,這是女群友寫給現在1歲兒子的信,從1歲到25歲。

在2歲的信里,她說:原諒媽媽不辭而別,要出一趟遠門;

在7歲的信里,她說:孩子,你上小學了,一定要學會做個勇敢的男子漢;

在18歲的信里,她說:你終於上大學了,爸爸應該已經和你說起了媽媽,我為你驕傲。

最後一封,是寫給25歲的兒子。

她寫到:

兒子,你應該已經結婚了。不好意思,媽媽又缺席了你這麼重要的儀式。

在婚禮最前排的椅子上,你放一束花吧,這樣,媽媽就會來了,替你祝福。

大家看得紛紛落淚,好幾個女群友哽咽得不成聲。

廖之坤在《活著不是給別人看的》里說: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中。

你總說,生應如夏花之燦爛,逝應若秋葉之靜美。但這充其量只是理想的狀態。

人為什麼站在生物鏈的頂端,是因為人心最複雜,也最豐富。死亡並不讓人畏懼,讓人畏懼的,是你會真的不見了,你會停止愛。

- 04 -

一個人的消失,到底需要幾步?

作者「深夜飯票」,曾經有過一段解釋:

如果你想消失在朋友圈裡,改掉你的暱稱,刪除甚至拉黑所有的好友,就可以了。

如果你覺得還不夠,乾脆買個新手機,重新註冊相關信息。

如此,你就成了全新的人。從前再熟悉不過的朋友,也被你阻隔在另一個世界。

如果你想消失在親戚的圈子,更簡單。

換個手機號碼,退出所有的親戚群,加上兩年不回家過年,他們就很難再談起你。

但一個人要從這個世界銷聲匿跡,真的太難了。

網絡上,曾經有一段曾被紛紛轉發的話。

人的一生,其實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心臟停止跳動,你被醫生宣告死亡;

第二次,舉行葬禮,你的社會學關係不再存在;

第三次,這世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從此把你忘記,整個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

而第三次,恰恰最難。

你曾經留下的那麼多的好,怎麼可能被輕易遺忘;你留下的漫長的空白,可能需要用一輩子時間去逐漸填滿。

死亡有一千道門,不同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散去。

只有那個還活著的人,愛會蔓延,痛會繼續。

他想你還像以前那樣無所顧忌,但從今往後,你們不再彼此打擾。

- 05 -

梵谷說:

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死去的人就不會死去。

為什麼?

因為所有死去的人並沒有憑空消失,他們只是被埋在活著的人的骨血里。

這個意義說,摯愛之人的離去,是人世最揪心的事情,也是最複雜的情感集合體。

離去之人已經離去,但他最後時刻,一定希望活著的人能活得更好。

活著的人仍然還在,但他不再是此前的自己,他已經被背負了其他的東西。

就像那麼多網友,仍然在高以翔的微博留言

在某一個時刻,他總會想起,如果你還在,該多好。

來源:高以翔的個人微博

所以,這世間最大的事情,仍然是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相聚請傾盡真心,用力微笑,內心柔軟,果斷行動。

這一點,對父母,對親人,對朋友都不例外。

你活著,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不辜負,為了別人可能留下的寄託,不被輕易落空。

用力生活,努力熱情,就是你應當趕緊去做的事情。

如果說,真正的死亡,是這人世間再無一人記得你。

那麼,在愛的記憶消失前,你應當不留遺憾,記得告訴他,你那麼愛過。今生,走好,走好。

文末點個「在看」,願來生,有緣再見,不相誤,不相欺,不相負。

作者王耳朵先生,新聞學碩士,青年作家,知名媒體前首席記者,關注於職場和個人成長,多篇文章全網閱讀量超過千萬。微信公眾號:王耳朵先生(lD:huangezishiba)。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一半一伴經授權後發表。

關注

關鍵字: